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相谢安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出言论封杀的第一人

名相谢安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出言论封杀的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1/23 7:22:20

说到谢安也算是魏晋时期的一代名相,曾在淝水之战中稳如泰山的下棋足见其从容,收到捷报后仍然不动声色亦可见其淡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却有个一生的瑕疵。

晋哀帝隆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出了一本书——《语林》,记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言谈、容止和轶闻,开了志人笔记之风,“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畅销书了。

一天,庾道季拉着谢安的手说:“裴郎(即裴启)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晋朝名僧),如方卑之相马,略其玄黄(不重外表),取其隽逸(只观风神)。”(《世说新语》)不料,一向沉静从容,淝水之战中亦稳如泰山地下棋、收到捷报后仍不动声色的谢安一听就怒了;“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辞耳!”意思是说,我从没说过这两句话,这都是姓裴的自己编的!

庾道季一愣,随后又拿出了王珣的《经酒垆下赋》展示给谢安。庾道季本是想告诉谢安,裴启写的也未必都是无中生有,如在《语林》中就记载了王珣作《经酒垆下赋》之事。但没想到,谢安读过之后更加不快,“于此《语林》遂废”。

沉静有识鉴的谢安为何因此小事发怒呢?

事实上,即使谢安真的没说过那两句话,《语林》也不至于被废。谢安之怒,压根儿并不是因为裴启,而是与王殉交恶有关。

王珣是王导之孙,东晋书法家,官至尚书令,封东亭侯。他长期为桓温部下。深得信赖。桓温去世后,王珣又做新钻营,谢安以其弄权术而恶之。及至执政,谢安有意打压包括王殉在内的琅邪王家,并支持弟弟谢万的女儿与王殉离婚。

其实,王珣并没有谢安想象得那么糟糕,只不过于仕途上主动进取罢了。谢安去世时,王珣正在会稽,但还是连夜奔赴建康吊唁,却为谢安属下所阻:“谢丞相生前从来不想见您这位客人!”这话说得够绝,但王珣不为所动,直步上于灵前哭吊。

在《语林》中,裴启用非常欣赏的笔调记述了王珣作《经酒垆下赋》一事,并在文后附载了该文,称其“甚有才情”。王珣的这篇作品是歌颂王家先人王戎的,而谢安认为王戎位居高官后经黄公酒垆,追忆年轻时与阮籍嵇康一起喝酒的故事并不属实,是东晋好事者虚构的,加之又与王家交恶,因而恨见《语林》中的记载,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他的不快,遂废其书。

所幸《语林》虽被废,但却未完全散失,其中很多条目直接为《世说新语》所采用,也见于其他引文中,使得我们今天仍得窥其貌。但封杀裴启的《语林》,却成为谢安一生的瑕疵,也使得他成为史上搞封杀第一人。

标签: 谢安东晋名士

更多文章

  • 八阿哥母亲良妃简介 清朝出身最卑微的妃嫔良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良妃,胤禩

    良妃卫氏出生在辛者库,她是终清200余年出身最低的妃嫔。她的儿子皇八子出生于康熙二十年,可见她很早就得到了康熙的宠幸,但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才被封为良嫔,而此时她的儿子已经是19岁了,因为了儿子的优秀以及儿子到康熙的喜欢,所以她才得以加封。至于她为妃则应该是在康熙四十年到五十之间,但她最初的受到宠幸,是

  • 荒唐皇帝陈叔宝:隋军过江时正在听一千美女合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叔宝,隋军,后宫,

    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为了不辱没亡国之君这个名号(当亡国之君也不容易啊,因为在历史上他们和功名赫赫的开国之君一样多,所以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当的),陈后主这个人的荒淫腐败也达到了相当的造诣,别的不敢说,但是至少填补了陈朝的历史空白。陈叔宝自幼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换算成现在的文

  • 唐初名将王方翼:因唐高宗的后宫争斗抱憾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高宗,名将,王方翼,

    王方翼(625年-687年),字仲翔,唐代并州祁(今祁县)人。其祖父王裕,武德年间官至隋州(今湖北随州)刺史,其祖母为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其父王仁表,贞观时曾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博得“孝童”的美称。后来,李氏因与婆婆同安大长公主关系不和睦,被赶到乡下

  • 当韩信从屠夫胯下钻过:韩信看到了什么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汉初三杰

    人走在路上,不可避免要撞上墙。因为,有时候,墙是活的。公元前二百年,韩信撞上了一面墙。一位杀猪的堵住了韩信,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请钻我的裤裆。那时的韩信穷困潦倒,穿着麻布衣服,吃饭基本靠蹭,唯一能让他挺起腰杆走路的就是他有把剑。剑是士的标志,就像马车是士大夫的标志,苹果手机是小资的标配(曾经哈)。韩

  • 揭秘项羽失天下仅是刘邦的存在?还是其他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刘邦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早年他跟随项梁起义反秦,英勇善战,项梁死后带兵击败章邯等大将,灭亡秦朝,称西楚霸王,意为最强的王。后与刘邦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自身的自负和猜疑的性格缺陷,终究败给善于抚慰民心的刘邦,最终于乌江边自刎,

  • 三国历史上有哪四个被过度拔高的将军?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吕布,赵云,姜维,华雄

    说三国的事情好像总是绕不开《三国演义》,你明明是在说一段历史,就会有人来反驳你,而反驳你的理由,就是人家所看到的《三国演义》上不是这样说的。比如说那个关羽关云长,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等英雄业绩,却不知道这仅仅是“小说家言”,于史实却是丝毫不沾边。不过,

  • 从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看千古兴亡英雄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萧何,韩信

    英雄,无论任何时代都总有点崇敬乃至憧憬的意味。然而当我们细细走进历史,去探究英雄的结局的时候,又未免不会发出阵阵的叹息。西汉初创之际,汉初三杰身上则把这种故事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汉初三杰者,张良、萧何、韩信是也。刘邦这位虽无赖但却也有自知之明的皇帝有一天就进行了一番自我剖解:“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 隋唐第一猛将:刺翻单雄信,空手夺槊胜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唐,尉迟恭

    提到隋唐第一猛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人,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宇文成都则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是个虚构人物;至于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虽然勇猛,但在历史中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甚至不如程咬金。那么

  • 三国历史解密:奸雄曹操一生中最痛恨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何进,曹操,三国,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title="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生于公元155年

  • 揭秘:汉武帝即使过世后也能给匈奴致命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匈奴

    汉武帝刘彻打了一辈子匈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彻底将肆虐中国北方百年的匈奴斩尽杀绝,但随着老一代抗匈名将的陆续作古,西汉军界高层,也严重青黄不接,继任大将军的李广利,更是出名的草包,三次出击匈奴,不但劳而无功,最后一次还被俘做了汉奸,让匈奴好好找回了一些场子。 严酷的现实,也令汉武帝猛醒。公元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