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父子同为皇帝中的耻辱,最后全家被人灭了!

父子同为皇帝中的耻辱,最后全家被人灭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3/12/20 23:20:33

宗法制自从周朝确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保全权力的利器。

虽然,后来分封制度被废除,可是,每一个王朝的基石都是深深根植在宗法制度之上。可以说,由血缘而勾连的社会网络是中国古代王朝更迭传承的保证。因此,在很多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嫡庶有别,出身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如此严苛的社会制度下,如果出生在皇家,而恰巧又是皇后嫡出的长子,通常情况下都会被皇帝立为储君。这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想必大家都非常羡慕,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宋朝的嫡长子往往运气都很差!有宋一代,皇权更迭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权力的交接非常顺畅。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文恬武嬉的太平朝代,嫡长子们的命运却非常坎坷。比如说:宋钦宗的儿子赵谌,他几乎是随着父亲登上皇位便成为了皇太子。属于帝国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宋钦宗刚继位不久,屁股都没坐热,金兵便大举南下,攻破了汴梁城,将徽宗、钦宗、以及赵谌祖孙三人全部变成了俘虏。

怎么样,现在大家还会认为赵谌的运气好吗?堂堂天潢贵胄,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竟然,变成了蛮夷的阶下囚,这落差简直令人难以接受。之后,在靖康二年,靖康之变,金国军队攻破汴京,废徽钦二帝为庶人,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张楚”或“伪楚”。金人俘虏徽钦二帝和皇室成员北归,张邦昌取消帝号,迎哲宗废后、妙静仙师孟氏入宫垂帘听政,尊为宋太后,后改为元祐皇后。孟皇后下诏立康王赵构为皇帝,撤帘归政,被尊为太后。

当然,诸君可能会认为赵谌的例子是个特例,那就让我们再看几位宋朝的皇太子。赵谌虽然可怜,但是,他的父亲钦宗同样命途坎坷。身为徽宗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尊贵的王皇后,他本人出生不久便被徽宗册封为皇太子。虽然,和自己的儿子相比,钦宗还算是登上了皇位,可在钦宗的心里,这样的皇位还不如不要!他根本就是为父亲的罪过买单,徽宗骄奢淫逸的罪过统统算在了钦宗的头上。可以说,这父子二人一起成为了皇帝中的耻辱!

徽宗在位的最后一段时间,辽国被金人灭亡,此后,金人便将矛头指向了宋朝。眼看大势不妙,徽宗便想撂挑子不干,他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自称太上皇,准备逃到南方去避难。可惜金人来的太快,徽宗还没来得及躲到南方逍遥,他们祖孙三代就被一勺烩了。他们被金人带到了北方,宫中的妃嫔和婢女也成了金人贵族的玩物。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夕之间就成了俘虏,并且,客死他乡,实在令人唏嘘。如此一来,大家就对钦宗遭遇非常了解了,钦宗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不过是因为徽宗不愿意做亡国之君,而被迫当替罪羊罢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几位皇太子以外,宋朝其余的几位皇太子运气也实在背到了家。宋太祖驾崩以后,本来应该是他的嫡长子继位,然而,皇位最终却被赵光义夺走了。几百年后的宋恭帝虽然成功继位,可是,他继位的时候大宋江山已经摇摇欲坠,没过两年便开城投降,成了又一个亡国之君,可谓悲惨到了极点!是啊,国家沦亡病入膏肓又不是宋恭帝的过错,就算他也有错,可是继位不过两年时间,那怎么也不能把灭亡的过错算在他头上!

事实上,宋朝的皇太子运气都不怎么好,正牌皇后的嫡长子中仅有宋钦宗和宋恭帝两位。而且,宋朝的皇子成活率非常低,当时正值天花泛滥,寻常小百姓家的孩子存活率比皇家更差。更何况,赵家的基因并不好,宋太祖年纪不过五十多岁便早早驾崩,其后的皇帝也基本没有活到七八十岁的!可见,赵家人并没有长寿基因,反倒身体素质极差。宋神宗赵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本来有希望重整河山,恢复大唐的版图,可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身体无法支持他日日夜夜殚精竭虑,最终,也是早早离世。

由此看来,在宋朝当皇太子实在太悲催了,不是亡国之君,便是早早离世。如果大家有穿越的机会,千万不要选择穿越到宋朝的皇帝之家,万一有人运气不好,穿越成了宋朝的皇太子,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还有一点就是,宋朝可以说是中国最倒霉的朝代了,刚好赶上了少数民族崛起时期契丹,女真,蒙古,党项这些少数民族崛起。在那个时期就已经进入高度文明的社会,没一个是吃素的,就连越南在宋朝时期也刚好处于越南历史以来最高峰是时期。

所以,这些崛起的少数民族可不是汉唐时期面对的那些原始部落能比得了的。汉唐朝运气好,当时周边都是一些原始部落,这些野人根本威胁不了华夏,此时,匈奴会铸造铁器,会筑城,竟然成了原始部落;突厥人更是表示来来来,我原始在哪里了;鲜卑人更是不爽,老子都入主中原了,我原始?

标签: 皇帝,宋朝

更多文章

  • 光绪在位期间,为何不直接杀掉慈禧来夺回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绪

    光绪为夺回皇权而直接杀了慈禧?这当然是行不通的,甚至想都不敢想。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光绪帝既然是皇帝,何不找机会杀了慈禧,然后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当时想的是,光绪毕竟是皇帝,即使他杀了慈禧,总不会导致清朝的官员造反吧。可是,光绪帝根本完不成这场夺权政变,他既不敢也没能力用“杀”这么暴力

  • 慈禧死前最害怕的竟是一只石头雕刻的壁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

    慈安皇太后死了,慈禧最终登上了权利的高峰,能够肆无忌惮地以皇帝的名义颁旨,在圆明园的清漪园原址之上修建颐和园,同时增葺西苑为本人吃苦之用。就清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而言,建造这么一个在康乾盛世之时看来缺乏一提的园林,曾经非常费劲了。但国度的动乱不安,经费的严重缺乏,并没有阻止慈禧一味吃苦的念头。她在下旨

  • 汉高祖刘邦开始200多年,西汉哪些将军最强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

    西汉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的政权汉朝,是秦朝后大一统的王朝,共历12位皇帝,享国210年。西汉这200多年里,哪位将军最强,最厉害?刘邦开国时期名将:“韩信”,汉武汉时期的“卫青”、“霍去病”最强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 为何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

  • 鞠躬尽瘁还是穷兵黩武,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前言: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谈及汉末三国不能回避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然而,经过几千年的代代相传,特别是后世《三国演义》的追捧,其真实形象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因为距离历史越近的时期写成的书籍则往往距离史实越近,所以先看看,西晋陈寿《三国志》是怎样评价诸葛孔明的。“诸葛亮之为相

  • 姚广孝送给朱棣的这4个字,泄露天机,让朱棣龙颜大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

    导读: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郎中。奇怪的是姚广孝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郎中。在姚广孝1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取法号道衍。在做和尚的几十年间,姚广孝遍寻名师,学习了阴阳术数。姚广孝一生最大的成就无疑是辅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建文帝的

  • 隋唐第一福将,武艺高强,忠肝义胆,成唐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隋唐演义》中第一福将,可说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了。这个程咬金有几个特点,一是胆子大,敢劫皇岗,敢探地穴,敢反大隋;二是武艺少而精,招数就三斧子半,吃了一辈子;三是嘴好使,满嘴放炮,死人也能让他说活了;四是心路宽,活得够长,从高祖李渊算起,一直到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六朝元老

  • 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为什么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是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正一品的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成为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利禄的重要渠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俗语并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众对通过科举制获得崇高社会地位之人的艳羡。由于科

  • 此人装弱智18年,却突然翻身逆袭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洋

    公元549年,东魏发生了一起刺杀大案,大丞相高澄在家中被送饭的厨子给杀了。当时的北魏实行霸府统治,皇帝不过是傀儡,真正掌管这个国家的是高澄,而高澄在父亲高欢的铺垫下,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做的是取而代之。但就在受禅前夕,29岁的高澄死了。忠于北魏的一干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默默的感谢上天

  • 唐太宗为防止武则天篡位,留下两大猛人,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武则天

    古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封建历史时代,不论是尧舜禹一样的圣贤明君,还是桀纣那样的暴君,都逃不出改朝换代的规律。所以才会有“自古无不亡之国”那句话。道理人人都懂,可无论谁来当皇帝,无不希望自己江山永固,社稷绵长,千秋万代都是铁桶河山,所以古代皇帝都爱听“万岁”两个字。话说唐太宗年轻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