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黑桃K:所罗门之王的父亲,古以色列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黑桃K:所罗门之王的父亲,古以色列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3/12/11 10:30:35

如果请你说出这世间什么游戏最为流行,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LOL”或者“者农药”。可有些人则会不屑地说:“那是你们小年轻的思维,我们的游戏就是喝酒打麻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大家的想法未必全面。

因为在全世界之中最为流行的游戏一定是扑克牌,不管男女老少有几人敢说自己没有碰过扑克呢?不过对于扑克你真的熟悉吗?J、Q、K这十二张牌中印着的人物不尽相同,这些画像代表的到底是谁你是否都了解?那么,我们就从最大的黑桃K说起。

一、大卫

我们拿起黑桃K这张牌,只见画片上的人物眼光柔和,手持一柄短剑,方正的脸庞以及卷曲有序的发衬托出此人敦厚的王者风范。画中的人物是古以色列国的第二任国王——大卫。

大卫?!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就是那个左手端着东西,全身赤裸健美的大理石雕塑。没错,此大卫就是彼大卫。他曾经杀死侵略者巨人歌利亚,保卫了自己的城市与人民。

米开朗基罗正好生活在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意大利动荡不安。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米开朗基罗渴望有英雄出现来拯救世界,《大卫》就成为其思想的寄托。那4米高的雕塑由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巨人般雄伟的体格彰显出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

二、一战成名

“巴勒斯坦”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会非常熟悉,因为从二战之后这个地方就从来没有消停过,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搞出点事情在全球范围内刷一遍存在感。

而“巴勒斯坦”这个词最早是古希腊语,其意是指:腓力斯丁人居住的地方。有史料证明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大批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乃至灭亡都与腓力斯丁人的入侵有关。

身处巴勒斯坦附近的古以色列王国自然也难逃此厄运。在大卫青年时期,腓力斯丁人入侵犹太人领地,并派遣猛将歌利亚前来挑战。

歌利亚有着“巨人”的称号,身材高大并且勇猛无比,连续叫阵了四十多天,以色列军队中竟无人敢上前应战。当时还在给前线哥哥送水送饭的大卫对此愤愤不平,他拿着随身携带的甩石鞭,顺便在路上捡起几块大的鹅卵石,单枪匹马前来应战。

他先用石头打中了歌利亚额头将其击昏,接着用歌利亚的刀砍下了歌利亚的头。腓力斯丁人彻底崩溃,犹太军队趁机一路掩杀,大卫成为了王国英雄。

大卫,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家放羊。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石子打得好,因为西方的放羊娃都喜欢用石子把跑远的羊打回来。

三、辛苦起家

为了奖赏大卫的功绩,当时的以色列国王扫罗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是击杀歌利亚的事迹实在太值得歌颂了,百姓非常拥护大卫,甚至以色列的先知将膏油倒在了大卫的头上。

“膏油涂头”,意味着上帝挑选其作王,扫罗就是通过这样的程序成为了以色列的国王。可是大卫仅仅是个女婿,自己的王位凭啥不传给儿子?因此,扫罗开始对大卫进行迫害,反正二人都住在一个王宫之中,刺杀、暗害这种事情也方便进行。

在躲过几次刺杀之后,大卫觉得必须要跑,于是在妻子的帮助下逃了出去。一路辗转之后,大卫悲剧地发现以色列王国竟然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遍地都是追杀自己的军队。

于是乎,一战成名的大卫被迫跑到了昔日敌人腓力斯丁王国寻求庇护,并且成为了其南方疆域的守将。在往后的岁月中,大卫依靠不断的对外征伐壮大自己的实力。

四、成为国王

当大卫帮助腓力斯丁人攻击其他国家的时候,腓力斯丁又与以色列爆发了大战,并一举将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全部杀死。看到机会的大卫迅速带兵回到以色列境内,被当地人拥立为国王,那年他三十岁。

大卫在位四十年,每年都对外用兵,他先是将腓力斯丁人赶出了以色列,接着持续对迦南人、亚玛力人用兵。在此期间,以色列王国的版图空前扩展,势力遍及半个地中海。

耶路撒冷成为了王国的新都城,并更名为大卫城,成为以色列的政治中心。这也解释了以色列在现代为要不顾一切与阿拉伯国家争夺耶路撒冷。那不仅是宗教的中心,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地。

五、最后的最后

虽然大卫治国能力很强,但是齐家能力就显得有些逊色了。在大卫的晚年,他的几个儿子爆发了夺位之战。甚至其中一个叫押沙龙的儿子组成了叛军在南方称王。

叛军的声势非常浩大,以至于大卫被迫放弃首都率众东逃。可是押沙龙的手腕还是稚嫩了一些,他在进驻耶路撒冷之后没有及时追击,让大卫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后来平叛大军将叛军击败,押沙龙一头俊秀的头发在逃窜的过程中被树枝缠住,继而被追兵刺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卫在盛年时期偶遇一个叫拔示巴的美妇人,色心大动的他想要将该女子占为己有。为了达到阴谋,他故意命令女子的丈夫在前线打仗时站立在城墙上被敌人射杀。

这是大卫一生的污点,那位叫拔示巴的美妇人没过多久便给大卫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耶底底亚,历史上也称这个孩子为所罗门。

标签: 大卫所罗门

更多文章

  • 父子同为皇帝中的耻辱,最后全家被人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宋朝

    宗法制自从周朝确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保全权力的利器。虽然,后来分封制度被废除,可是,每一个王朝的基石都是深深根植在宗法制度之上。可以说,由血缘而勾连的社会网络是中国古代王朝更迭传承的保证。因此,在很多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嫡庶有别,出身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如此严苛的社会制度

  • 光绪在位期间,为何不直接杀掉慈禧来夺回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绪

    光绪为夺回皇权而直接杀了慈禧?这当然是行不通的,甚至想都不敢想。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光绪帝既然是皇帝,何不找机会杀了慈禧,然后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当时想的是,光绪毕竟是皇帝,即使他杀了慈禧,总不会导致清朝的官员造反吧。可是,光绪帝根本完不成这场夺权政变,他既不敢也没能力用“杀”这么暴力

  • 慈禧死前最害怕的竟是一只石头雕刻的壁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

    慈安皇太后死了,慈禧最终登上了权利的高峰,能够肆无忌惮地以皇帝的名义颁旨,在圆明园的清漪园原址之上修建颐和园,同时增葺西苑为本人吃苦之用。就清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而言,建造这么一个在康乾盛世之时看来缺乏一提的园林,曾经非常费劲了。但国度的动乱不安,经费的严重缺乏,并没有阻止慈禧一味吃苦的念头。她在下旨

  • 汉高祖刘邦开始200多年,西汉哪些将军最强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

    西汉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的政权汉朝,是秦朝后大一统的王朝,共历12位皇帝,享国210年。西汉这200多年里,哪位将军最强,最厉害?刘邦开国时期名将:“韩信”,汉武汉时期的“卫青”、“霍去病”最强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 为何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

  • 鞠躬尽瘁还是穷兵黩武,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前言: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谈及汉末三国不能回避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然而,经过几千年的代代相传,特别是后世《三国演义》的追捧,其真实形象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因为距离历史越近的时期写成的书籍则往往距离史实越近,所以先看看,西晋陈寿《三国志》是怎样评价诸葛孔明的。“诸葛亮之为相

  • 姚广孝送给朱棣的这4个字,泄露天机,让朱棣龙颜大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

    导读: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郎中。奇怪的是姚广孝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郎中。在姚广孝1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取法号道衍。在做和尚的几十年间,姚广孝遍寻名师,学习了阴阳术数。姚广孝一生最大的成就无疑是辅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建文帝的

  • 隋唐第一福将,武艺高强,忠肝义胆,成唐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隋唐演义》中第一福将,可说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了。这个程咬金有几个特点,一是胆子大,敢劫皇岗,敢探地穴,敢反大隋;二是武艺少而精,招数就三斧子半,吃了一辈子;三是嘴好使,满嘴放炮,死人也能让他说活了;四是心路宽,活得够长,从高祖李渊算起,一直到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六朝元老

  • 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为什么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是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正一品的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成为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利禄的重要渠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俗语并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众对通过科举制获得崇高社会地位之人的艳羡。由于科

  • 此人装弱智18年,却突然翻身逆袭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洋

    公元549年,东魏发生了一起刺杀大案,大丞相高澄在家中被送饭的厨子给杀了。当时的北魏实行霸府统治,皇帝不过是傀儡,真正掌管这个国家的是高澄,而高澄在父亲高欢的铺垫下,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做的是取而代之。但就在受禅前夕,29岁的高澄死了。忠于北魏的一干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默默的感谢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