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张天佑,郭天叙,朱元璋有没有用借刀杀人之计?

对于张天佑,郭天叙,朱元璋有没有用借刀杀人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泽爱美食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3/12/18 17:35:26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领的部队攻下太平后,这时候的太平,处在非常危险之中。

元军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率领部队用巨舟堵住隘口,封堵朱元璋水师的出路。民兵首领陈野先,(有的史书用的“埜”,是野的古字),康茂才率领的部队和元军结合,水陆结合,大部队浩浩荡荡,几万人马攻打太平城。

注意这两个人,陈野先,康茂才,都是无间道的一把好手。

朱元璋这边,精锐尽出,派遣徐达,邓俞,汤和从东边迎战,然后又派遣了部队,绕到了陈野先部队的身后。

《明太祖实录》描述得很有意思,“忽有双龙见于阵,上云端,敌众方仰视惊愕”。

总之,一前一后,元军大败,陈野先被俘虏。

陈野先本以为朱元璋会杀了他,但是朱元璋放了他一条生路,他怀疑朱元璋想使诈,就问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

朱元璋说:“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是用人之际,失败者依附于他人的也很多,既然你自称是豪杰,那你应该能明白我为什么放你生路。”

陈野先问:“你想让我们军队投降吗?”

朱元璋回答说,是的。

陈野先就真的投降了,并且让旗下的部队也跟着依附于朱元璋。

元军将领阿鲁灰,蛮子海牙见民兵已经投降,自己兵力受损,也不敢再大举进攻,干脆就直接把兵驻扎在这里。

注意这个时候的陈野先,其实是诈降,但是朱元璋也未必就不知道他是诈降,由此引发了后面的很多事情。

七月,朱元璋的部队终于准备着要攻打集庆了。他是这样安排的,命陈野先留守太平,命张天佑率领部队攻打集庆,这部队里包括陈野先的降军。这次攻击到了集庆,但是失败回来了。这个安排上,有点让陈野先当人质的意思。至于陈野先的降军有没有出力,出力多少, 是个问号。

八月,朱元璋继续召集部队攻打集庆,陈野先就干脆和旧部说,你们只需要装装样子,别认真打,等我脱身离开这里,我们还要和元军汇合。

陈野先的计划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说:“我早就知道了他不是诚心投诚,但是如果杀了他,恐怕失了天下豪杰的心。”

于是,朱元璋和陈野先说:“人各有志,我也不能强求你,你是真心投诚我,还是真心投诚元,都随你选择,不强求你。”

陈野先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败露,信誓旦旦地发誓,言外之意朱元璋对他如同父母再造之恩,怎么会背叛呢?

此后,朱元璋放陈野先回去,而朱元璋的部队就暂时停止进攻。

以下就是两位演技派的对决。

陈野先长篇大论,洋洋洒洒,从地理位置的险峻分析,劝朱元璋向南攻击溧阳,向东攻打镇江,然后断绝了粮食运输道路,这样集庆就可以不攻而占领。

朱元璋识破了陈野先的计谋,给陈野先回信,大意就是你说的这些险峻的地方,我们都已经占领,天险已经越过,如今大军粮草充足,船只富裕,士气旺盛,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怎么能舍弃呢?

陈野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计划让元军将领左答纳识里假装俘虏打入朱元璋军队内部,此计又被朱元璋识破。

这些人都是演技派高手。

朱元璋命令张天佑率领部队继续攻打集庆,等张天佑的部队到达方山附近,攻破了元军左答纳识里的大营。

张天佑的部队走了,但是陈野先坐不住了,干脆就叛变了,与元福寿合兵攻打张天佑他们。在秦淮河上,两方交战激烈,张天佑的部队失利。

胜败原本乃兵家常事,但是有一个情况是张天佑,郭天叙在此战中,都战死了。

这边两位主将战死,那边陈野先也没好下场,而且死状挺惨,本来好好的,本来没啥大事,但是三天后,忽然间呕血而死,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违背对朱元璋发的誓言的下场。

张天佑,郭天叙的战死,让这支部队彻底归属于朱元璋,此后蛮子海牙的水军虽然仍然试图围堵住起义军,截断太平与和州的联系,但是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命常遇春率领精锐部队攻击蛮子海牙的军队,众将士的神勇发挥,蛮子海牙逃进集庆城,这样,和州到太平的交通,完全打通,朱元璋也不用再担心大后方和州的家人和自己失联。

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集结水陆大军,攻打集庆,这次准备充分,先攻下陈兆先的大营,其他的士兵也投降了,总共降了三万六千人。

朱元璋从中选择了五百勇士,这忐忑不安的五百人,本以为可能是要杀了自己,但是朱元璋为了让他们消除疑虑,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自己的亲兵撵出去,留下了冯国用和这个五百勇士当卫兵。

这五百人一看朱元璋如此对待自己,自此也是心甘情愿为朱元璋效力。这次攻打集庆,终于打下来了,元军将领福寿战死,蛮子海牙投奔张士诚,康茂才投降。

整个战役中,有一个让人有疑问的地方,张天佑,郭天叙的战死,是不是朱元璋的借刀杀人之计?

这里面还涉及到,对于陈野先的叛变,朱元璋有没有告诉张天佑和郭天叙,有没有提前让他们做准备?

我翻阅了一些史书,包括《明史》《明太祖实录》《国初事迹》《皇明本纪》《国初群雄事略》《续资治通鉴》《明史上下册》等等,我没有找到关于这个细节的描写。

根据我自己读史书对于朱元璋的性格的了解,如果说朱元璋一定要借陈野先的手,杀了张天佑,郭天叙,这对朱元璋来说,不符合他的性格,以及当时的情况。

参考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对功臣下手,那都是明朝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而攻打集庆,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也不敢肯定就一定能打下来,而且就算他知道能打下来集庆,周围还有他虎视眈眈的邻居们,以及庞然大物元朝,当时的情况那么复杂,远远没有到朱元璋对张天佑,郭天叙下手的时候。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即使下手,那也是得卸磨杀驴的时候。

战争是很残酷的,而且,能活到最后的人,也是运气好的人。

自此,朱元璋占据了集庆,后来改集庆为应天。

这场战役打得非常不容易,从和州打到太平,又从太平打到集庆,朱元璋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国初事迹》《皇明本纪》《国初群雄事略》《续资治通鉴》《明史上下册》《朱元璋传》

标签: 郭天叙

更多文章

  • 刘琏:刘伯温的长子,一个颇有才学的文化人,可惜被胡惟庸逼伤了

    历史人物编辑:畅畅爱钓鱼标签:刘琏

    刘琏是明初著名政治家刘伯温的长子,出生于元惠宗的至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348年。刘琏从小就遗传了他爹爹刘伯温优良的文学基因,写出过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目前其作品大多因为历史原因没能留下来,仅有一卷的《自怡集》。《自怡集》是刘琏所作的一部诗歌文集,里面虽然只有一卷,但却收录有九十四首诗歌。可能有很

  • 这是宗喀巴大师留给我们的殊胜修法,切记!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宗喀巴

    在《大师应化因缘集》中,有“四力忏悔”的修持法门,如果修行之人能够如实屡践四力忏悔,自然能够净治罪障,积集福德在宗喀巴大师闭关的时候,他作了如是的观修:修行最大的障碍,是往昔所造的罪障习气,这种习气覆盖了清净自心,使深道殊胜功德难以生起,若修行人无广大的福德资粮,即便奋力勤修,也难以证得清净果位。是

  • 夏太祖明玉珍:韩国人祭拜的中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明玉珍

    韩国人是出了名的爱申遗和抢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什么端午节、泡菜、汉字,还有屈原、孔子和曹操等等都说是他们国家的,还宣称自己国家有五千年历史,韩国人的这些举动既令人搞笑又令人愤怒。1982年在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洗布塘的重庆织布厂基建中发现了一座帝陵级别的陵墓,经过发现这是元末明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陵墓

  • 川道险,攻蜀难,朱元璋为何却能快速消灭明玉珍的大夏国?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明玉珍

    题/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生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文/金色明月;一位热爱历史的,喜欢写点东西的小人物。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文章摘要: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反抗元朝暴政的起义烽火波及全国

  • 明玉珍在巴蜀地区建立夏国,促使朱元璋眼中的元末三国局势的形成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明玉珍

    自古以来,巴蜀一带地理形势优越,易守难攻,又相对封闭,再加上肥沃土壤和丰富物产,古代每逢天下大乱,便有许多枭雄据此地建国。像三国时刘备的蜀汉、晋朝时李雄的大成国、五代十国时王建的前蜀与孟知祥的后蜀。元末群雄并起,同样有枭雄在此建立了国家,这便是明玉珍在重庆建立的夏国政权。朱元璋曾将夏国比作汉三国时的

  • 张士诚在元朝换下脱脱后取得大胜,后来却腐化堕落还曾降元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脱脱

    至正十四年(1354年),盐枭出身的张士诚在高邮建立了大周政权,自称“诚王”。 周军占据高邮、兴化、泰州等淮东重镇,牢牢控制了京杭大运河,扼断了江南粮食和赋税北运大都的通道。在那个时代,京杭大运河就是如今的高铁,无论是粮草辎重,还是大军调度,江南与中原地区最便捷、最主要的通道就是运河。而高邮城恰恰就

  • 他是元朝最贤明的丞相,却亲手导致元朝灭亡,诡异的“脱脱困局”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脱脱

    通常来说,在古代,贤明的大臣会使得国家正常运转,政治清明,使得国家维持盛世,甚至实现中兴;而奸邪的大臣往往会使得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导致王朝倾覆,但是在元朝末年,却出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情况:良相亲手导致元王朝覆灭。后世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就是“脱脱困局”。脱脱是元朝末年著名政治家,他办事干练

  • 开分9.4,该脱脱,该杀就杀疯!年度剧王坐实!

    历史人物编辑:嘉许娱乐标签:脱脱

    很久没见过爆成这样的韩剧...开播前一个月,全网开始造势,从韩国火到中国,又火遍全球。上线1分钟,就有人在豆瓣打出5星,两天以后,豆瓣开分,可怕的9.4...虽然2023年才过完3月,但它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年度剧王。相信你已经在网络各个平台,看过有关于它的各种解读、评论、花絮、幕后...但乌鸦这次,

  • 元朝士兵赢了有奖,打输了不罚,脱脱的这个策略延续了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乐标签:脱脱

    在最初,元王朝的正规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它们的带兵官也被红巾军的规模和凶猛所震惊。即便是这样,如果他们能够保住州城,他们还是可能对付得了这场叛乱的。在这里,元朝一贯的政策是让城墙倾倒,对那些原来被攻破了的城墙缺口也不再修复,这就使他们吃尽了苦头。一时间叛军所向无敌,攻取了一个又一个城池。1352

  • 脱脱被罢官后,北方红巾军重创元朝,却又因流寇思想迅速瓦解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脱脱

    脱脱罢官以后元朝军队的瓦解,使得华北平原上的红巾军又重新活动起来。1355年,刘福通在毫州拥韩林儿为复辟的宋朝的皇帝。这个叛乱运动受分崩离析的元朝军事制度中力量还强大的各部分的冲击差不多有两年之久。从实际权力来说,刘福通仍然是红巾军的主要领袖;在1356年1月,由于军的压力他被迫把宋都向西南迁移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