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是出了名的爱申遗和抢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什么端午节、泡菜、汉字,还有屈原、孔子和曹操等等都说是他们国家的,还宣称自己国家有五千年历史,韩国人的这些举动既令人搞笑又令人愤怒。
1982年在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洗布塘的重庆织布厂基建中发现了一座帝陵级别的陵墓,经过发现这是元末明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陵墓。在陵墓被发现十年后,有一群韩国人特地从韩国跑来重庆祭祀这位中国皇帝,还称明玉珍是他们的祖先,这时又有人说了,韩国人怎么什么都敢说是他们的,然而经过专家调查发现,韩国人并没有说谎,明玉珍确实是他们的祖先。那么问题来了明玉珍是谁,怎么没听说过。一个中国皇帝怎么成了韩国人的祖先。这一切都要从元末明初说起。
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紧接着徐寿辉、李二、彭大、赵均、郭子兴、起义,明玉珍素有大志,“以信义为乡党所服”,所以有数千人前来投奔他。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
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寿辉称帝,使人招降明玉珍,明玉珍归顺徐寿辉。明玉珍任统兵征虏大元帅,隶属于倪文俊部,驻守沔阳。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
至正十五年(1355年)倪文俊再次攻占沔阳,沔阳连年遭受洪涝灾害,军粮不济,于是命明玉珍率领万余人,船50艘,朔江而上,到巫峡一带筹粮。明玉珍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以军功升奉国上将军、统兵都元帅。
刘桢画像
陈友凉雕像
在此之后明玉珍屡立战功,先下攻下了重庆,随后又攻占了四川成都各地,摧毁了元朝在四川及其相邻的陕、甘、黔、滇、鄂边境部分地区的残暴统治,还获得了名士刘桢,奠定了建立夏政权的基础。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史称陈汉。消息传到巴蜀地区,明玉珍与陈友谅断绝关系,自称陇蜀王,以刘桢为参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至正二十二年三月三日(1362年3月29日)明玉珍在刘桢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夏,史称明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天统,定都重庆。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在冶国这一方面明玉珍和刘桢都很不错,明玉珍在刘桢的辅佐下建立各项统治制度,废除元朝一切徭役,减轻赋税,设置翰林院,开科取士,去释老二教专奉明教社会安定,使蜀地的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外方面明玉珍派万胜由叙南界首,邹兴由建昌,芝麻李从八番分三路进攻云南。万胜孤军深入,攻占云南首府中庆路(今云南昆明),迫使梁王逃到金马山。至正二十三年梁王挟大理兵击万胜,万胜以孤军无继引还。复遣邹兴取巴州。
明玉珍还派人派遣参政江俨与还是吴王的朱元璋交好,朱元璋回信给明玉珍说要结为三国时代的孙刘联盟那样,互为唇齿。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夏,明玉珍病故,留下遗嘱臣下要固守巴蜀,不要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九月太子明升即位。在明玉珍死后的两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吴王朱元璋在顺天府(今江苏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定年号为洪武。朱元璋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路,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十月遣使劝降明升,夏主明升拒绝,遭到拒绝后朱元璋决定以武力攻取巴蜀。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周德兴、廖永忠副之,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副之,率步骑从陕西南下,两路明军水陆并进攻夏。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夏军的反击简直不堪一击,六月夏主明升出降,明夏政权灭亡,七月傅友德围成都,夏丞相戴寿出城投降于明军。蜀地全境被明军占领。
在平定巴蜀后,朱元璋对人家还算好,并没有赶尽杀绝,给了一个归义侯的爵位,并将明升迁徙到了高丽(因为高丽是明朝的藩属国),明升在高丽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他收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并被赐给布匹等物品。还娶了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后育有四子,从此在朝鲜半岛代代相传。所以在明玉珍墓被发现以后,每年都会有很多朝鲜人和韩国人来祭拜这位乱世英雄明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