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毒誓,背后隐藏更多故事

窦娥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毒誓,背后隐藏更多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哥历史观V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1/14 3:54:01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就是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在《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所呐喊出的古代社会现实。

我们通常渴望光明、公平、正义,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善良、友好的和平相处。可是,在这个世上,没有黑,怎么会有白,没有坏,又如何会有好。人群之中,总有一些小人、坏人在穿梭。而那些原本应该惩奸除恶、除暴安良的官吏,也总会有一些贪赃枉法、颠倒黑白之徒混杂其中。

窦娥很不幸,恰好就遇到了小人、恶人,还遇到贪赃枉法之徒。无辜的窦娥,自知冤屈,却无力反抗。最终,她只能借助最后的信仰,天道,来替自己鸣冤。所以,她在临刑之前,发下了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

窦娥七岁时,被卖给了寡妇蔡婆婆,给蔡婆婆八岁的独子做媳妇。到窦娥十七岁时,两人正式拜堂成亲。可惜,刚过了两年,窦娥的丈夫就因病去世。孝顺守礼的窦娥,就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准备为夫守孝三年。

当地有个被称作赛卢医的行医,欠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想赖账不还。他还自我吹嘘:“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道医死多人,何尝怕人告发!”只有在律令不通的年代,无耻之徒才会这么嚣张吧。

赛卢医为了赖账准备勒死前来讨债的蔡婆婆。恰巧,张驴儿和其父经过,吓跑了赛卢医,救下了蔡婆婆。张驴儿也非良善之辈,他胁迫蔡婆婆给他爹当老婆,而他自己也想霸占守寡的窦娥。

窦娥还在为亡夫守孝,自然不从。

张驴儿就从赛卢医那里靠恐吓买来了毒药,准备毒杀蔡婆婆,再逼窦娥就范。可是,阴差阳错,张驴儿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就威胁要去告官,说是窦娥干的,如果窦娥顺从了他,那就私了,不再追究。

窦娥没有做,自然不肯。张驴儿骑虎难下,告到了楚州太守衙门。

这位太守跟赛卢医一样,很有个性,自我表白道:“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所谓的“刷卷”,不是现在所说的刷试题,而是元朝的一种监察制度,定期有肃政廉访使到各衙门检查讼狱案件是否有拖延、枉曲。一句唱词,关汉卿将恶吏的一副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小人、赃官都凑齐了,窦娥还可能有好结果么?自然没有。

赃官审案的方法很简单,上来就是一顿酷刑。窦娥不怕用刑,可是,她不忍婆婆受罪,只能招认。

但是,在窦娥心中,还是相信有“青天”的,她相信她的冤屈一定会被洗刷,“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人可以弱小,但不可无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窦娥在行刑前发下的三桩毒誓,每一桩背后,都有相应的典故。窦娥以此表白,自己跟这些典故中的人一样,也是被冤枉的。

血溅白练,窦娥是要学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为自己鸣冤,“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说的是周朝大夫苌弘死后三年,鲜血化为碧玉的故事,出自《庄子·外物》和《左传》。

苌弘是刘国国君刘文公的属下,他们一起侍奉周王。而刘氏与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世为婚姻。当晋国公卿发生内讧时,苌弘自然要站在范氏一方。晋卿赵鞅就到周王室声讨苌弘。周王室衰弱,不敢得罪赵鞅,就将苌弘杀死在了蜀地。

苌弘因为自己的忠贞被冤杀,蜀人感念苌弘,就用匣子将苌弘的血藏了起来。等到三年之后,苌弘的血竟然化为了碧玉。

望帝啼鹃,则是讲的战国时的望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鸣不止的故事,出自《禽经·杜鹃》。

杜宇在蜀地称帝,号称望帝,为蜀地清除水患立下大功。杜宇年老禅位给了臣子,隐居西山修道。死后,他化为了杜鹃鸟,每到春天时,便啼鸣不止,直到啼出鲜血。其啼声凄切,听到的人也不免凄恻。

古人所说的“禅”字,春秋意味很浓,比如汉献帝禅位魏文帝曹丕,周静帝禅位隋文帝杨坚,到底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不好一概而论。而在民间传说中,则很直白的说杜宇被大臣篡位。望帝杜宇应该是感觉比较冤屈,所以,化身杜鹃之后,才啼鸣不止。

六月飞雪,窦娥是要效仿圣贤邹衍,替自己鸣冤,“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

战国时,邹衍,就是著名的邹子,尽心竭力帮助燕王治理国家。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自然就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就有人开始对邹衍不满。结果,燕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将邹衍囚禁。邹子身受不明之冤,仰天而泣。当时,正值盛夏,天却为之降下霜雪。燕王见天生异象,意识到冤枉了邹衍,就将邹衍释放。

这个典故,出自《淮南子》、《论衡·感虚》等古籍。

大旱三年,窦娥则是要学东海孝妇,继续为自己鸣冤,“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说是西汉时,东海郡有一名孝妇,年轻守寡,膝下无子,专心侍奉婆婆。婆婆劝孝妇改嫁,孝妇始终不肯。婆婆为了不拖累孝妇,在跟邻人诉说后,不久就自缢身亡了。

婆婆的女儿应该是想谋夺家产,告到了官府,说是孝妇杀了她母亲。糊涂的地方官抓人过来就是一顿严刑拷打,孝妇被迫承认谋害了婆婆。

好在,定案后呈报上级官府,终于遇到了一名公正廉明的好官,于公。这位于公时任县狱吏、郡决曹,主管刑狱。他认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如此孝顺的女子,怎么会杀害婆婆呢?可是,东海太守根本不听。也许这件事,对于东海太守而言,就是一件赶快办结的案子罢了,至于是非对错无所谓。

于公争之不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于公争不来公正,只能痛哭着辞官而去。唉,可见世道之艰难。

于公辞官后,东海太守杀孝妇,致使郡中枯旱三年。之后,新任太守到来,从于公那里得知了孝妇的冤屈。这位太守倒是雷厉风行,有错就改,杀了一头牛,亲自到孝妇的坟前祭奠,并为其立碑,洗刷了孝妇的冤屈。直到这时,才天降大雨,让当年的东海郡获得了大丰收。

而在于公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于定国,也成为了汉朝的一代贤相。这个典故正是出自《汉书·于定国传》。

看完了窦娥三桩毒誓背后的典故,其实都只是在说一件事,冤!冤!冤呀!

只不过,窦娥的这三桩毒誓,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血溅白练,让现场的人立刻明白,的确冤枉了窦娥。六月飞雪,则在鸣冤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做人的尊严,哪怕是被冤死,还是要将遗体遮盖,入雪(土)为安。而三年大旱,则是在鸣冤的同时,惩罚那些制造冤案和袖手旁观的人,也预示了冤情一定会被昭雪。

楚州的三年大旱,很快招来了窦娥的父亲,时任参知政事(类宰相),加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窦天章。在窦天章的主持下,查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恶人张驴儿被钉上木驴,一百二十刀凌迟处死。试图杀害蔡婆婆、卖毒药给张驴儿的赛卢医,发配烟瘴之地,永远充军。相关枉法的官吏,则是各杖一百,永不叙用。而蔡婆婆则由窦天章收养。

故事到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今日个将文卷重行改正,方显的王家法不使民冤”,窦娥的冤屈,总算得到了昭雪。

虽然世道多有不公,但追求正义之心,却应该永存。也许很无奈,却要去抗争,只要不放弃,总会有一个结果。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窦娥行刑前许下3大诅咒,前2条合情合理,第3条祸及无辜却仍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窦娥

    众所周知,我国古典文学的三大代表分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前两者早在上学期间就已经被国人熟稔于心,唯独元曲却很少被教材提及。这么多年学上下来,笔者印象里除了《窦娥冤》,似乎再没有接触过其他元曲。究其原因,无外乎跟元曲篇幅太长,不方便学生理解背诵有关。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元曲的魅力。作为现代戏剧的鼻祖之

  • 比窦娥还冤!陈羽凡白百何微博承认离婚为何躺枪的是胡海泉?

    历史人物编辑:曾宁美食标签:窦娥

    近几日,随着“第一狗仔”卓伟接二连三的大爆料,白百何陷入了“鲜肉门”。又是泳池嬉戏又是相拥摸臀,引得网友们大呼:“辣眼睛!”与此同时,网友们也在焦急地等着二人给个说法。陈羽凡之所以选择发视频而不是文字,一是想证明这次声明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想证明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好,让大家不要担心。视频中陈羽凡表示这

  • 窦娥死前为什么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用图说史标签:窦娥

    说起窦娥,脑海里浮现出的只有一个“冤”字!从古至今老老少少人尽皆知,窦娥冤死之前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一一都在死后得到了应验。窦娥是一个善良、孝顺、明事理的一个人,从小接受儒家“仁爱”的思想教育。为什么窦娥死前发下三誓,呼唤天地听自己的声音,来为自己作见证呢?一、乎天唤地窦娥在

  • 吕布比窦娥还冤?黑锅都让他背了,好人都让刘备做了!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窦娥

    如果把吕布和刘备放在一起来品评,想都不用想,几乎所有人都会站在刘备这边。这也难怪,几百年来,人们对于刘备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被《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给完全洗脑了。现在的人们,一提到刘备,脑海里仿佛就马上出现一位仁厚之君的形象;而对吕布的印象呢,就会把他跟助纣为虐、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之类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

  • 8罚7罚不中!为什么中超卫冕冠军是窦娥VAR系统里的一出戏?

    历史人物编辑:紫警铃标签:窦娥

    北京时间4月23日上午,我足协官方宣布,武汉三市外援锋线阿齐兹禁赛4场。中超第8轮,本届冠军“武汉三镇”3:3战平做客“成都荣成”。8轮战罢,他们2胜5平1负排在中超积分榜第6位。上半场结束,阿齐兹踩反抢,但主裁判石祯禄并没有判罚点球。但是现在足协又追加处罚,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上,对于三城来说

  •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金城观史知今标签:窦娥

    窦娥临死前发下了三桩毒誓,除了是想说自己蒙受了千古奇冤之外,还有对这个无情的社会充满了怨恨。从说的誓言上来看,也能感受到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力感。此外三桩毒誓,冥冥之中有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窦娥没有办法再为自己伸冤了,于是只能祈求上天能显灵。毕竟无论是皇帝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既

  • 窦娥临死,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窦娥

    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王国维先生曾高度评价:“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毒誓。后来,窦娥带着满腔悲愤含冤而死,她的三桩誓言也一一实现。窦娥为何要在斩首示众时,发下这三桩毒誓呢?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窦娥三岁丧母,

  • 他连续22年登上舞台,却因一句台词被封,真的是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我的宠物叫丢丢标签:窦娥

    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每天都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天也是不断的更新着热搜,在这个圈内无时无刻都上演着让人难以猜测的事情,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了解娱乐圈的你不知道的事吧!演艺界的发展瞬息万变,但演员和明星可能是大家心中独特的记忆,他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也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力量。今天我们想说的

  • 窦娥3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为何要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窦娥

    现实中我们时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自己受到的委屈,却很少有人深究窦娥到底遭受了何种冤屈?窦娥被贪官污吏陷害含冤而死,当时发了三桩毒誓,其中有一桩是大旱三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窦娥的毒誓使得庄稼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但是被牵连的百姓,是真的无辜吗? 身世悲苦的童养媳 窦娥并

  • 他比窦娥还冤,明明只是从犯,却成主犯,写到史书上被骂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窦娥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是发生在郑国的事情,而事情的开始这得要追溯到当初的春秋时期。郑国有两位大夫,他们分别是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两人一同上朝。而等两人到了宫里的时候,公子宋他的第二根手指头自己就动了一下。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不同的指头有着不同的叫法,分别为巨指、食指、将指,还有无名指与小指。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