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哄抬米价这种事王安石也干过

哄抬米价这种事王安石也干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庸武侠解读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3/12/11 10:24:46

/唐三彩

古往今来,估计再也木有比安石胆子更大的宰相了。

正因为胆大,他才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推新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也许王家有这种基因。早在1047年(庆历七年)担任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知县时,他就干过一件更胆大的事,从而一举成名。

有钱人倒没啥,普通百姓就惨了。

作为父母官,王安石应该做的,是想办法控制米价,这也是具备正思维的人应该做的。

其他各州县官员就是如此,在朝廷请求援助的同时,既强力抑制米价又严厉打击奸商。

可是这个王安石,不但不在他的辖区这样做,反而哄抬米价,以政府的名义硬性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

这个“缺德”的公文一发布,鄞县老百姓便骂声载道,恨不得把王安石当大米煮来吃了。

米商们却高兴得做梦都会笑醒。

咱们发了大财,得感谢王大人啊!走走走,排队送银子去!

王安石不但来者不拒,统统收下,还会提醒忘了孝敬的外地商人,并且让师爷上门去讨要。

这个王安石,难道脑壳真的被驴踢了?

如此明目张胆地受贿索贿,这不是找死吗!

持类似想法的,包括王安石的顶头上司,杭州知府吕向高。

可是他却不敢追究王安石的责任,因为王家世代为官,势力太大了,一般人哪里敢惹!

吕向高在等机会,待王安石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再收拾他。

而那时,由于陕西等地连年大旱,已赈灾多年的朝廷早已国库空虚,对江南的雨灾无能为力,希望朝廷救助的其他州县愿望落空。

结果就是出现大量饥民,每天都会饿死不少人。

王安石所在的鄞县,却是另一番景象,那里米粮充足,人民生活安定,哪里像受了灾的样子!

怎么会这样呢?

这不科学啊!

其实仔细一想,道理就不难明白:

王安石当初哄抬米价,外地商人自然争先恐后把米运到鄞县贩卖,老百姓虽然要花高价买米,但好歹有米可买,对于买不起米的百姓,王安石统统给予救济

——他“受贿索贿”的目的,就是这个。

这是其一。

其二,自古物以稀为贵,反之亦然,当外地商人运来的米越来越多,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肿么办?

不可能再运回去吧,只好降价销售。鄞县的米价竟然越来越低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回落到1500文一石。

人们这才明白,王安石这招实在是高。

顶头上司吕向高,对王安石更是佩服得紧,除了嘉奖王安石,还下令江南各地提高粮价,各地商人纷纷把粮食运来,江南百姓虽然耗尽了钱财,却度过了难关。

要想做非常之人,就得做非常之事。经此一事,王安石声名鹊起,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一代名臣。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王安石的变法与司马光的守旧,政见不同的两个人谁才是真正的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王安石

    很显然,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以及司马光守旧的问题,咱们从本质上来看还真就不能去说谁对谁错,简单直白的来说也无非都是为民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竟然两个人都是为民,然而两个人的能力还都那么强,为什么后来北宋还是灭亡了呢?所以,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王安石的变法与司马光的守旧,政

  • 王安石变法到底对北宋影响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王安石

    关于北宋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在历史上争议可谓很大。有支持者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北宋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王安石的变法给北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以后北宋陷入自我毁灭的发展模式。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模式:包括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1、北宋的弊政从北宋宋仁宗开始,北

  • 和而不同:王安石、苏轼的君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王安石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安石为其求情,这是历史少见的君子之争。这种文明且激烈的争论

  • 北宋名相王安石为何与儿媳传出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王安石

    有历史学家说宋朝是中国最具现代性的朝代,此言不虚,因为连政治斗争都用上了现代的手段,用绯闻抹黑对手,是现代政治斗争极为有效的手段。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一代名臣的人,都有爬灰的绯闻出现。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朱熹等,历史上都被说成是爬灰的无耻小人!想一想,这可能吗?宋朝不是唐朝,唐朝风气特别开放,而宋

  • 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没能挽救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北宋宋神宗在位期间,北宋遭遇严重的统治危机:其实打从宋仁宗时代,北宋就面临财政危机、军事腐朽等一系列危机。宋仁宗试图改变这一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宋神宗时代,宋神宗面临不改不行的危机。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宋神宗开始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宋神宗希望王安石的变法,能改变

  •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君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名列千秋的人物。在北宋的官场上,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现象级的存在。王安石从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受到宋神宗的赏识而一跃成为宰相,主持变法;苏东坡则是因为反对变法、反对全盘否定变法而被王安石和司马光一再贬谪。但苏

  •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天灾”,还是“人祸”?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一名伟大的诗人,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几乎都学过他的诗。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做过北宋的丞相,说他是改革家呢,是因为他领导过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很遗憾他的变

  • 王安石在地方做官均在南方,为何却有2首诗提到今河北南部一个县

    历史人物编辑:大运河时空标签:王安石

    北宋王安石在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时,推行了变法,再加上在文学方面名列“唐宋八大家”,因此他就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在地方任职时,主要是在淮河以南、今天的江浙一带,并没有在北方担任过职务,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却有两首诗均写到了今天的河北省馆陶县。王安石所做

  • 作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为什么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评价如此之低?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两度任相,主持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彻底扭转北宋王朝的颓势,但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北宋的朝廷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群臣开始反思为何会被金兵长驱直入,很多人都认为责任出在王安石身上。名臣朱熹就认为:而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

  •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废新法,一正一负断送了宋朝几十年的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王安石

    司马光真的守旧吗?从变法主持者变成绊脚石,他为何反对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力行改革的宋神宗病逝,时隔十五年重返京师的司马光进京奔丧,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重返朝堂,打响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反击战。这一年也是司马光生命中的最后一年,67岁的他几乎将王安石新法尽数废改。此后,他的名声因废除王安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