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新党的分裂:有内鬼,中止变法!

王安石新党的分裂:有内鬼,中止变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朝波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2/1 17:46:24

后世的很多宋史学家认为,大宋中后期的“熙宁改革”(王安石变法)被很多人说还是宋朝走向下坡路的开始。比如吕思勉先生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解释了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的原因——“安石所行的政事,不能说他全无功效,然因此而引起的弊端极大,则亦不容为讳”。这些弊病除了保守党(反对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之外。

更多的失败原因则是王安石改革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矛盾和问题上。

今天就跟随雨田从王安石集团内部人员的人际关系来看一下,为何王安石变法是如何在一片倒戈声中黯然退场的。

王安石集团——也称为新党集团,他们中的党魁当然就是王安石了,而下面的主要骨干则是“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后起之秀“。而维持王安石集团的之间内部关系的,雨田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王安石个人魅力、姻亲关系和朋党关系。一旦这三个纽带崩塌,那么新党内部必然也会土崩瓦解。

王安石问题任人唯亲

关于王安石的形象,在后世的史学家评价中,其实位置很尴尬,并且争议也是很大,就个人的魅力上来说,能写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王安石在个人的人格魅力上来说是在优秀值之列的。为人铁骨铮铮,一心为公,个人生活作风上也是勤俭节约,算得上是人民的好公仆。但从变法上看,王安石又像是一个吃了兴奋剂的疯子,学自己的偶像“商鞅”想颠覆大宋现行制度。激进的执政风格也称为很多的反对派攻击他话柄。

如果一个人说一个人反对你,还可以说这个人政见和你不一样,但如果朝堂之上大多数人反对你,那就要重新审视自己了。在朝堂上,不仅司马光、二程等稳妥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就连之前在“庆历新政”时候主张改革的欧阳修、韩琦等人也是对王安石变法提出相应的反对意见,《宋史·韩琦传》记载

“王安石用事,出常平使者散青苗钱。琦亟言之。帝袖其疏以示宰臣,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今乃害民如此。”

除了在朝堂上树敌的太多之外,王安石在用人的时候也是带有书生意气,即“党同伐异”——对于同意变法的大加赏识,而反对变法的则是一弃再弃。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用人思想造成了新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现象严重。

到了改革后期方向已经从改革的初衷变成了党争。

姻亲关系,内鬼频出

上面说到王安石在用人上的问题——任人唯亲,而这个“亲”则是姻亲关系!

别说,王安石的亲家还真少。王安石变法的大将之一曾布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中,同为同僚的宰相吴充则是和王安石结为儿女亲家。这些姻亲都变相的帮助王安石巩固在朝中的地位,曾布所推行和提出的青苗法,让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大出风头,而且王安石每一个变法的初衷都含有曾布的影子。《宋史·曾布传》记载

“其要有八,曰劝农桑、理财赋、兴学校、审选举、责吏课、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大率皆安石指也。”

不过曾布在熙宁七年提出“市易发”公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决裂。关于曾布背叛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王安石集团内部吕惠卿和曾布之间斗争白热化,而王安石公然支持吕惠卿,心灰意冷的曾布转而投入旧党的怀抱。

至于儿女亲家吴充之所以和王安石统一阵线更多的则是想借助风头正劲的王安石,为自己的朝堂上多一些政治筹码,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作为王安石集团的二号人物,在王安石被免之后,吴充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党魁。在他上台之后立刻停止改革,将新党势力进一步瓦解《宋史·吴充传》

“充虽与安石连姻,而心不善其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这些并不牢固的姻亲关系,阳奉阴违,在新党势力遭到抵抗受挫额时立刻反戈一击,背叛王安石,分化新党内部,也从内部瓦解新党关系。

朋党关系,无间风云

王安石集团除了传统的姻亲关系之外,更有关系网复杂的朋党关系,既然很多朝中大臣不能为之所用,那王安石则是用了很新的官员,这些官员则是一起构成了新党内部的朋党关系,而这些朋党之间的同盟很多时候是师徒关系,来维持。

当然除了很多对王安石心怀感激的新党人士,更多的则是想依靠王安石升官发财的机会主义者。

明胡应麟《诗蔽》杂编卷五在指出‘宋世人才之盛亡出庆丙、熙宁间大都尽人欧、苏、王三氏门下“,可以说很多朝中人才都是出自这三家,“王”自然指的是王安石,说到新党师徒关系最明显的是吕惠卿。

吕惠卿此人居心裹测,为了变法极力附和王安石,王安石对于他的凭借也是高,”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和曾布之争也成为新党决裂的导火线,和曾布起初为了变法不同,吕惠卿更多和吴充一样,想通过变法达到仕途升迁的作用,而且吕惠卿此人非常贪财,在王安石被贬后,还落井下石,接连迫害王安石的家人和同僚,俨然代替旧党成为新党等人的头号公敌。甚至连旧党的苏辙都看不下去了,把吕惠卿比喻为吕布一样反复无常的小人。

《宋史·奸臣传》

“惠卿怀张汤之辨诈,有卢杞之奸邪,诡变多端,敢行非度……安石于惠卿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而惠卿为之。昔吕布事丁原则杀丁原,事董卓则杀董卓

结语

归根结底,王安石集团内部这种自上而下的问题,还是因为根基太浅,本来就是从地方上来的王安石除了皇帝在中枢支持他的人很少,而为了和保守党打擂台,王安石不得不通过结党来稳固自己的实力,但是依附他的人鱼目混杂,到后期反而成为让他下台的伏笔,甚至集团里面的人奸臣比例还不少,这一点在元朝脱脱的《宋史》中就有记载,在神宗到徽宗的宰相列表中新党一共6人,却出了4个奸臣——“曾布、蔡确、吕惠卿和章惇”

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参考文献

《宋史》

《“前附后叛’’的王安石变法集团中的姻亲同僚》(李云根)

《论王安石与新党作家群》(沈松勤)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哄抬米价这种事王安石也干过

    历史人物编辑:一庸武侠解读标签:王安石

    文/唐三彩古往今来,估计再也木有比王安石胆子更大的宰相了。正因为胆大,他才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推新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也许王家有这种基因。早在1047年(庆历七年)担任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知县时,他就干过一件更胆大的事,从而一举成名。有钱人倒没啥,普通百姓就惨了。作为父母官,王安石应该做的

  • 王安石的变法与司马光的守旧,政见不同的两个人谁才是真正的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王安石

    很显然,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以及司马光守旧的问题,咱们从本质上来看还真就不能去说谁对谁错,简单直白的来说也无非都是为民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竟然两个人都是为民,然而两个人的能力还都那么强,为什么后来北宋还是灭亡了呢?所以,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王安石的变法与司马光的守旧,政

  • 王安石变法到底对北宋影响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王安石

    关于北宋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在历史上争议可谓很大。有支持者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北宋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王安石的变法给北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以后北宋陷入自我毁灭的发展模式。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模式:包括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1、北宋的弊政从北宋宋仁宗开始,北

  • 和而不同:王安石、苏轼的君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王安石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安石为其求情,这是历史少见的君子之争。这种文明且激烈的争论

  • 北宋名相王安石为何与儿媳传出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王安石

    有历史学家说宋朝是中国最具现代性的朝代,此言不虚,因为连政治斗争都用上了现代的手段,用绯闻抹黑对手,是现代政治斗争极为有效的手段。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一代名臣的人,都有爬灰的绯闻出现。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朱熹等,历史上都被说成是爬灰的无耻小人!想一想,这可能吗?宋朝不是唐朝,唐朝风气特别开放,而宋

  • 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没能挽救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北宋宋神宗在位期间,北宋遭遇严重的统治危机:其实打从宋仁宗时代,北宋就面临财政危机、军事腐朽等一系列危机。宋仁宗试图改变这一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宋神宗时代,宋神宗面临不改不行的危机。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宋神宗开始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宋神宗希望王安石的变法,能改变

  •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君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名列千秋的人物。在北宋的官场上,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现象级的存在。王安石从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受到宋神宗的赏识而一跃成为宰相,主持变法;苏东坡则是因为反对变法、反对全盘否定变法而被王安石和司马光一再贬谪。但苏

  •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天灾”,还是“人祸”?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一名伟大的诗人,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几乎都学过他的诗。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做过北宋的丞相,说他是改革家呢,是因为他领导过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很遗憾他的变

  • 王安石在地方做官均在南方,为何却有2首诗提到今河北南部一个县

    历史人物编辑:大运河时空标签:王安石

    北宋王安石在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时,推行了变法,再加上在文学方面名列“唐宋八大家”,因此他就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在地方任职时,主要是在淮河以南、今天的江浙一带,并没有在北方担任过职务,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却有两首诗均写到了今天的河北省馆陶县。王安石所做

  • 作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为什么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评价如此之低?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两度任相,主持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彻底扭转北宋王朝的颓势,但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北宋的朝廷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群臣开始反思为何会被金兵长驱直入,很多人都认为责任出在王安石身上。名臣朱熹就认为:而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