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六国组队攻打秦国,范雎做了一件事,六国联盟顿成一盘散沙

春秋六国组队攻打秦国,范雎做了一件事,六国联盟顿成一盘散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世界 访问量:1749 更新时间:2023/12/18 8:54:11

01

话说春秋战国时候,看到齐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胆小怕事的魏王坐不住了。

原因很简单,想当年,齐湣王骄横,燕国联合楚、魏、赵、韩,一举抢占了人家70多座城池,并二一添作五,全给分了。齐湣王仓皇出逃,途中被杀。所幸内外交困之际,齐襄王临危即位,齐将田单力挽狂澜,这才免遭亡国之灾,得以复兴。

俗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魏王担心齐襄王拿他开刀,就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果不其然,齐襄王没给面子,誓要以牙还牙。须贾一听,差点吓尿裤子。这时,须贾带来的一个年轻人走上前,义正辞严反驳道:

“齐湣王骄横残暴,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今大王光武盖世,应思重振齐桓公齐威王之余威,如果斤斤计较齐湣王的恩恩怨怨,但知责人而不知自责,恐怕又要重蹈齐湣王的覆辙了!”

这番话,可谓不卑不亢,鞭辟入里,当即震住了齐襄王。

这个年轻人,便是战国时游走四方、靠耍嘴皮子吃饭的谋士范雎,也是这个小故事的主人公。

02

后来,范雎离开魏国,去了秦国。

彼时,秦国兵强马壮,秦昭王动不动就摆老大的派头,强占周边国家的地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像当年强占齐国一样,天下英雄都聚集到赵国,准备合纵抗秦。

眼瞅六国万众一心,将成气候,秦昭王忙召集众谋臣商议对策。

那时,秦昭王手下谋士如云:甘茂樗里疾、楼缓、魏冉、司马错、张仪,等等等等,一个赛一个的牛逼,全非吃干饭的主儿。大殿站定,张仪跨前一步,侃侃而谈:大王,英雄难敌四手,恶虎难架群狼。五指伸开,一根一根地掰断,那是小菜一碟,但人家早已攥成拳头,不易对付。樗里疾接着谏言:与其斗个两败俱伤,不如休养生息,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叽哩哇啦,一大长篇。

听来听去,秦昭王明白了:张仪等八位谋士的意思高度一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不打了。可是,你不打并不代表人家不打你啊。心下想着,秦昭王看向了始终没吱声的范雎:“雎,你的意见如何?”

范雎仍旧装深沉,没表态,长袖一挥,离开大殿走向了圈舍。

这圈舍,也就是养猪狗牛羊的地儿。

众人一瞧,包括秦昭王在内,全犯了闷,猜不透范雎要搞啥把戏。

既然猜不透,那就走,跟着去瞧个究竟。

03

且说一干君臣愣眉愣眼,跟随范雎来到了圈舍。舍内,数十条大狗或睡或站,有的还亲昵地偎依在一起,一派和平共处的美好景象。

正事不议,看狗干啥?纳闷间,只见范雎取来一根骨头,扔了进去。

这下,热闹了。骨头尚未落地,群狗便躁动争抢,乱咬乱叫,呲牙咧嘴撕咬成一团。

看着看着,秦昭王恍然大悟:这个主意,好!

接下来,秦昭王命范睢带着美女乐队,拉着五千金子,前往赵国大摆宴席,然后把金子送给了众勇士。第一批金子送完,又追加五千。可第二个五千还没送完,一众勇士就反目成仇,为抢夺美女和金子打得不可开交,伟大的“合纵抗秦”事业也就此分崩离析,化作一盘散沙。

范雎不说话,是因为他深知:金钱,是个好东西。魔力无穷,能摧毁一切。

唉,钱呐,真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抱歉,这不是范雎说的,是迟志强在歌里唱的。

作者:刺猬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杀白起,却放过范雎?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范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5000多年的时间里,和平与动荡、分裂与统一一直都是并存的,每一个政权其实背后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其中掌握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势力是最有话语权的,尤其是相对动荡的时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表面看来是被人陷害致死,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另有玄机。这个人就是白起。提到他,估计很多朋

  • 你可知道秦国的丞相范雎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范雎

    秦国丞相范雎在秦昭王的时候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打击了四贵加强王权。以反间计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但他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对有恩他的人大肆提拔,对他的仇人却一点都不放过。范雎最初在魏国须贾门下做事,当时陪须贾出使齐国。当时齐襄王知道范雎特别有才所以想留

  • 战国秦国丞相范雎以辩士自居,为何又要把辩士比喻成恶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实用派标签:范雎

    不少朝代都有“四公子”的组合,这要追根溯源到“战国四公子”,即活跃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私人。《史记》曾描述战国四公子为“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春申君列传》)。四公子因其显赫的身份与势力,在战国这个“士”的时代“养士”,看似是理所应当。可

  • 白起、范雎将相不和,错失良机,存活赵国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范雎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全部的青壮年,白起建议秦昭王乘胜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一举拿下赵国。这时候,赵国派使向秦国求和,愿意割地献城,赵国使者来到秦相范雎府邸,对范雎说:“听说秦王准备进攻邯郸是吗?”范雎说:“是的,攻下邯郸,秦王就君临天下了,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啊!”使者

  • 范雎败笔:把恩人当能人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范雎

    范雎得到秦昭王的提拔代替了穰候魏冉做了秦国的丞相后,为秦国的东出一统天下的战略构想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使得秦昭王在解决外戚专权内忧巩固王权的同时,也为秦国东出弱诸候的进程中稳步向前推进。然而,他在做秦国丞相之前,有两个曾在他险些丧命的时候帮助过他渡过难关,使他顺利逃出险境,并引荐他的人,使他才

  • 秦昭襄王尊宠范雎,称之是寡人叔父,为何最终还是处死了范雎?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没有处死范遂,范遂病死,范遂之死与秦昭襄王无关。作为一国之君,秦昭襄王为了得到范睢的帮助,以君王的身份下跪求教。这叫礼贤下士。而范睢也不负众望,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说,这才叫相见恨晚。秦昭襄王在位的前41年,宣太后独揽大权,卫冕、华阳君、高陵君、景阳君四大贵族把持朝政,秦昭襄王的君权被瓜分。范

  • 范雎算不算是“三秦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范雎

    初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时,深为太史公打造的范雎这一复仇形象而震撼,甚至曾为此写过几篇文章。然而,当事后静下心来细思量这个事儿、以及范雎这个人时,才发现其中可堪斟酌的地方还真不少……-1-首先的一点,穰侯魏冉真有范雎所说的那么恐怖吗?范雎在初次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之时,便被拜为客卿、引为心腹。而也不

  • 历史上的范雎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顾晓雅标签:范雎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博学善辩的奇才叫范睢,家里条件差,却总想着出人头地,他打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游说魏王,谋求一官半职,为国效力,施展满腔抱负。苦于没钱没关系,找不到门路接近魏王,满腹经纶的范睢只能退而求其次,拜在中大夫须贾门下,成了一个小谋士。一次,魏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睢随行,这次出国埋下了祸根

  • 范雎:大秦丞相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范雎

    一饭之恩必尝,睚眦之怨必报。这句话说的就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范雎,虽然他跟商鞅张仪,并列秦国顶级经理人,可是阅读这个人的事迹发现他干的都不是好事,除了提出一个远交近攻之外,也没有见他对大秦帝国作出什么重大的突出贡献,人家商鞅好歹能够变法强秦,张仪人品再怎么受人家诟病,但他毕竟也曾经帮助秦惠文王击退山东

  • 范雎为秦国立下了这么多功劳,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范雎是个小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范雎

    范雎和张仪一样,都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惠文王时期,张仪积极采取连横事宜,以此破坏六国合纵,为秦国免去了大祸。秦昭襄王时期,范雎建议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并提出“远交近攻”政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然而和张仪相比,后人对范雎的评价却并不高,甚至一度觉得他是一个小人。那么范雎真的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