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任楚王拥有开疆拓土赫赫武功,“春秋五霸”却是楚庄王,凭什么

历任楚王拥有开疆拓土赫赫武功,“春秋五霸”却是楚庄王,凭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海晓舟 访问量:1978 更新时间:2023/12/11 4:47:31

在各国掐架如同家常便饭的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齐桓公晋文公因为出色的才能和很高的威望基本上没有争议,其实楚国也有一位国君榜上有名,他的争议也很小,那就是楚庄王

在春秋,虽然楚国国力比较强大,但是在中原各国眼里,对楚国有隐隐的瞧不起,都认为他们是蛮夷之国,但是楚庄王却成为五霸之一,看来后人还比较认可他。

因为楚国地处蛮夷,被中原各国各种瞧不起,心里很不甘心,所以历任楚王都有开疆拓土的野心和欲望,比如之前的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等人都拥有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到了楚庄王,楚国其实已经很强大了,庄王问鼎中原的野心非常明显,他想做霸主,那么就得打败老牌霸主国家—晋国。

这两个大国就开始了无数次的拉锯战,终于在邲之战楚国痛击晋国,楚庄王也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成功登上霸主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被后人所铭记。

一般来说,成为霸主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打败至少一个超级强国。春秋时期只有晋国和楚国能称为超级强国,所以要称霸,至少要在大规模战争中打败晋、楚中的一个。

其次,要会盟天下诸侯。霸主的职责就是要维持国际秩序,防止国家间胡来的战争,或者各国内部的阴谋家发起的动乱。因此,与各路诸侯结盟,控制并且干涉他们的行为是必须的。

再次,要尊崇周天子,最好有勤王之功,由天子钦定霸主之位更好。春秋后期周王室地位下降,所以这一条不重要了。

再有,保疆定国,驱除外敌,帮助各个小国抵御戎狄的进攻。比如当年齐桓公帮燕国抗击山戎。

楚庄王只满足这里面的第一条,其他的都不满足,为什么还被称为霸主,而且是“春秋五霸”里面比较没有争议的一位?

因为所有这些条件之外,还有一条隐形的条件,就是“有德者居之”。

孔子都夸赞:“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霸主之位应该奖给有德之人。而楚庄王恰恰满足这一条。

我们来看看庄王的贤德故事吧。

邲之战胜利之后,大臣潘党对庄王建议在邲地筑一座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这一代人的赫赫武功。

楚庄王却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他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武者,止戈是也。武功具有七种美德,分别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圣人使用武功,是为了止战,为惩恶扬善,为保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现在我让两个国家的民众受尽荼毒,何德之有?古代明君造京观,是为了惩戒淫恶,晋国和郑国的军民都是尽忠报君之人,何罪之有?我如何能造京观?”

因此,楚庄王只在黄河边祭祀河神,建造先君的神庙,祭告天地,然后就回国了。

楚庄王也在许多地方充分展现了他“仁德”的一面。

比如允许郑国复国,让陈国保持独立。

在邲之战前,公元前五九八年,陈国的夏徵(zhēng)舒弑了陈灵公。楚国立即出兵干涉,杀死夏徵舒,把陈国设置为县,并入楚国。这种做法跟楚国之前的君王差不多。

不久以后,大臣申叔时出使齐国回来,到朝堂上向楚庄王汇报情况。并且听说了灭陈国的事,庄王满心欢喜希望得到他的赞美,而申叔时义正辞严地告诉他:

“讨伐弑君的逆贼,这是义举,没问题。但您打着讨逆的旗号,随后却吞并了别人的国家,这样怎么服天下人呢?”

犹如一盆冷水,庄王却听进去了,他觉得申叔时说得有道理,就从晋国把陈灵公的太子迎过来,立他为君,恢复了陈国。这就是庄王之德。

他跟历任的楚王都不同。楚国是蛮夷,楚王给人的感觉总是眼睛一瞪就要杀人,而楚庄王却完全没有蛮夷气息,更像是一位正统的中原帝王。他儒雅,谦和,彬彬有礼;他能听任何人的劝谏,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不管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有德之君。

关于他的贤德,还流传着“摘缨会”的传说。

据说当年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之乱以后,大宴群臣,庆祝胜利。楚国的将军们基本都参加了,庄王让自己的几个爱姬去给大家敬酒,大家觥筹交错,喝得十分尽兴。不料一阵风刮来,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大殿里漆黑一团。

庄王命人去点蜡烛。这时候,许姬过来凑到他耳边说,有人在黑暗中趁机拉她的袖子,被她一把扯下了那人头盔上的红缨;等会儿请庄王查探,席上谁的头盔没了红缨,谁就是那个淫贼。

庄王马上制止下人:“且慢张灯,今晚大家都要喝得畅快一些,都把头上的红缨摘下,好好地喝酒。”大家虽然觉得很奇怪,喝酒为什么要摘缨,但还是照着做了。不一会儿,蜡烛点上,人人头上都没了红缨,再也找不到那个调戏许姬的人了。这次宴席就叫“摘缨会”。

过后许姬觉得很委屈,找庄王询问原因。庄王说:“人孰无过。将军们打了胜仗很开心,喝醉了酒,偶尔把持不住也是正常的。为这件事问罪不值得。”

七年以后,在打郑国的战争中,一名叫唐狡的将领表现得十分英勇,立下了辉煌的战功。庄王要奖赏他,他却推辞不受,说:“我就是当年调戏美人的罪臣,蒙大王不杀之恩,这次特地来报恩的,不必奖赏我。”后人因此都感叹庄王有容人之量,因此才得人心,大家才肯为他效力。

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说明楚庄王的宽容大度确实很深入人心。他有一种楚国历代君王少有的善良,这使得他在历任楚王里面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一位。

所以后人把“春秋五霸”的一个席位颁给了楚庄王。世界终究是奖励善良的。

大家觉得庄王配得上霸主地位吗?欢迎交流。

标签: 楚庄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楚庄王称霸春秋,长远来看,未必是件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期,在决定晋楚霸权转移的郫之战中,晋国有机会不打此仗,维护霸主尊严。为立功业,皆欲伐楚,而两国实力相差无几。金国即便打赢了城濮之战,也是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优势。但在毕之战之前,这一切都不在晋国手中。郑国被楚国打败投降,让晋国失去了天时。急忙渡河迎战楚军。大帐内不和,主帅荀林甫经验丰富。他

  • 他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韬光养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楚庄王善于隐藏实力、韬光养晦、察言观色、以静制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他对内表面不问政事,却暗中察辨忠奸,采取对策,他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忠臣,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增强国力。使周边的小国臣服,在对强大晋国战争中取得了大胜,又灭掉萧国,迫降宋国,

  • 揭榜:春秋五霸谁应居首?楚庄王名副其实,宋襄公靠仁义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今人说史标签:楚庄王

    春秋五霸都有谁?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另一种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管是哪一种,有三个人物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说法,在下文中也采用第一种说法,对春秋这五位榜上有名的霸主进行分析排名。第一

  • 一鸣惊人楚庄王:若无必胜的把握,则需尽心韬光养晦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期是十分混乱的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虽名义上是周天子统治,实则真正的掌权者早就是各地强势的诸侯国;所有的小国都不敬周王朝,只会选择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作为强国的楚国,一开始便是被依附的对象;在南方,楚国可以说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可惜自从周王室迁都开始逐步衰败后楚国的历任国主的运气都不太好,从奉行

  • 春秋时期成公贾谏言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子酱妹标签:楚庄王

    我们知道楚庄王作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可以说为楚国发展建立了很多奇功。但是相信有一段故事是朋友们不太了解的,那还是楚庄王登基的前3年,他整日里饮酒作乐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可以说一点建树也没有。楚庄王对于臣子的谏言也不采纳,更听不进去,并扬言凡是敢进谏的都会被处死。于是宫廷上下乱成一锅粥,对于愚顽国君都

  • 一位理工女看楚国称霸,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楚庄王

    大家好,我是与君共鸣,一个正恶补人类文明历史的理工女。希望我的作品能将我的所学、所感、所悟分享于你,能“与君共鸣”!从一位理工女看晋国崛起,晋文公重耳称霸春秋:现实意义深刻一文中我们也已经知道,楚国,秦国,晋国是春秋时代的Top 3。城濮大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的春秋霸主地位。但作为前三之一的楚国,怎

  • 「春秋故事」郑襄公-兄弟郑国七穆,肉袒牵羊迎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楚庄王

    郑灵公因为分鳖而食的事情被杀后,郑国大夫们本来想立郑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公子去疾推辞道,“郑穆公现在还有十二个儿子在世,若立贤者,我无德无能;若立长者,长兄公子坚还没说话呢,我哪敢抢先。”于是众大夫立郑穆公的庶长子公子坚为郑国国君,是为郑襄公。郑襄公继位后,感谢公子去疾的谦让,便想立公子去疾为

  • 楚庄王问鼎是一场有预谋的试探!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继位后重用大批贤臣辅佐,国力日渐昌盛,隐约有争霸天下的意思。我光北哥演技绝对一流这一年,楚庄王伐陆浑一带的戎国,得胜归来,在周朝的边境阅兵,想要用来吓唬周天子,与周朝分治天下。周天子命大夫王孙满问劳楚庄王,楚庄王借机会问那传世的九鼎的大小和重量。王孙满对曰:“九鼎过于巨大,加之年代久远,重量无

  • 楚庄王 韬光养晦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楚庄王

    楚人出自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主要是指楚族直系之祖先,楚族的先民组成其实是多元化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自远古以来长期的交往和融合中,形成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统称为楚族。有学者认为楚族为苗蛮族,郭沫若说:“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楚先民以凤为图腾,认为凤是一种神鸟,是火王的神灵,是祝融的化身,故认为凤的本领神

  • 楚庄王为何要打听九鼎的轻重大小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楚庄王

    #风船计划2.0#从公元前613年的“秋七月,有星学入于北斗”,中原开始大乱。七年之内,各大诸侯国的国君们,挨个儿死掉了。公元前613年,齐国君主齐昭公病死。同年底,太子舍继位齐国新君。不久,被齐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刺杀而死。公子商人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公元前611年,宋国君主宋昭公外出打猎时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