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爵大良造,又被称为商君,那么商鞅到底是什么爵位呢?

商鞅爵大良造,又被称为商君,那么商鞅到底是什么爵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1729 更新时间:2024/1/22 22:59:16

商鞅是秦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卫国公族之人公孙鞅,本在魏国求官,但因不被重用,所以毅然来到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商鞅由此被任命为大良造。那么大良造是什么爵位呢,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爵,从一级公士到最高等级的彻候。而大良造,是第十七等爵,为大上造之良者。是商鞅变法时期被授予的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出现相国时,大良造才真正变成军功爵位。秦国时期,获得过大良造爵位的还有白起,公孙衍。

商鞅

在商鞅变法所设的二十等爵,并没有君的爵位。那么君属于什么爵位呢,且看秦国因功获得封君的几位著名人物,商鞅是秦国第一个获得封君的人,号商君;其次是张仪,号武信君;白起,号武安君。《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君是战国时期王可以封的最高爵位,从这里来看,君的爵位是高于侯爵的。

王志飞版商鞅

封君享有封地的部分经济自治权,封君是依赖于国君存在的。而候同样享有这些权利,那为什么没有人称商鞅为商候而是商君呢。《史记·秦本纪》中的“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封鞅为列侯,号商君”。史记中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商鞅即是封君也是封侯。而商鞅变法后,并没有明确禁止不能封君的法令,所以,封君是君主保留的一项特权,而秦国能封君的一般都是王室核心子弟,商鞅,白起,张仪他们能得到封君的称号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孝公和商鞅

对于商鞅的封号,可以理解为,实际爵位为侯爵,封君属于荣誉称号,是君主破格授予的,所以在外人看来,君主破格授予的更具有荣誉性,以至于大家都称其为商君,而没有称呼他的爵号商候。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太子犯罪,商鞅如果不处罚公子嬴虔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商鞅

    秦孝公起用商鞅,君臣二人开始变法图强,万事开头难,怎么 取信于民,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新法,于是在市场南门街头立一木杆,张榜说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觉得此事蹊跷没人相信,商鞅又宣布赏五十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赏五十金,以示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这就是:“徙木立信”,

  • 商鞅被五马分尸很冤?不妨先来看看,商鞅除了变法还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商鞅

    要是说秦国没有商鞅也能一统六国,我恐怕是不赞同的。秦国能脱胎换骨、国力大大增强,都是源自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改变了秦国的面貌,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将秦国彻底改造成了一个以军功等级制为基础的战争机器。所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大一统的秦国,商鞅为秦国做出的贡献不可衡量。然而就是这么一

  • 为何秦国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商鞅

    秦国,赵良府邸。红烛蜡火,照亮了整个书房。赵良端坐其中,双眉紧锁,愁容尽显。桌上整齐摆放的书信里,写着简明扼要的四字:说服商鞅。可商鞅何等人杰,岂会因他三言两语就会放弃变法?思来想去,赵良眉头更紧了。“商鞅此人……”赵良顿了顿,继续呢喃道:“自恃变法有功,称孤道寡。但凡出门,必随行数十车辆,数名持矛

  • 弱民方能强国,商鞅说过这话吗?商鞅:都两千年了还惦记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商鞅

    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家商鞅,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挡人财路的性质极其恶劣,这话说得简直让百姓们同仇敌忾,商鞅也为此背了黑锅。那么这话当真是他本人所说吗?商鞅在立下变法大功后,被秦孝公赐商於之地为食邑,人称“商君”,该言论正出自《商君书》。后人对此书争议颇多褒贬不

  • 科普:商鞅变法如此“强势”,为何“阻力”看起来相对他国较小?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商鞅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宣布在秦国推行变法,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山东六国”——因为这场变法从骨子里改变了大秦帝国,也改变了未来中国的走向。而史书也称之为“商鞅变法”......古往今来,人们在讨论这场变法运动时,往往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指责商君之法过于严苛,抹杀人性。也有的人评价商鞅之法

  • 秦国集权与商鞅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商鞅

    学界对商鞅死因的观点主要有:商鞅死于利益受损贵族的报复;商鞅为秦制定的刑罚太严过狠从而作法自毙玩火自焚;商鞅的巨大权力威胁到新君赢驷;另还有赢驷阒商鞅使诈胜魏而怀疑他的品行并想要治他的罪等等说法。一、相关史料疑点与辨析记述商鞅死因的基本材料来源于《战国策·秦策》和《史记·商君列传》(以下简称《秦策》

  • 一文看懂秦国历代君王,对商鞅是何态度?其实感情很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商鞅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这个开端其实在当时的战国并不算太突出的存在,毕竟同时代的魏国,楚国,韩国,齐国也都在进行很大力度的改革。比如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成为战国之雄,齐、楚在变法后也逐步走向“二强”......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商鞅变法的“平台”秦国本来就是一个被打了数年的弱国,而且秦

  • 秦朝二世而亡,有人说是商鞅变法的后遗症?专家:商鞅不该背锅

    历史人物编辑:陌上拾史标签:商鞅

    公元前361年,秦国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秦孝公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当上秦国的国君后,对秦国的贫弱痛心疾首,他决心励精图治改变秦国的落后的面貌。秦孝公非常重视人才,因此他向天下发出了秦国求贤令,表示如果能让秦国富强,将给予高官厚禄。在众多来到秦国的贤才之中有一个叫卫鞅的人,也就是商鞅。秦孝公对卫鞅的强秦

  • 为什么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商鞅却依旧被车裂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商鞅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之高,因为它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说在此之前,夏朝,商朝和周朝在国家形式方面也是统一的。但是一来他们的土地没有秦朝的广阔,二来在制度上也没有像秦朝这样实现了大一统,并且秦朝的这种统一形式影响了后世长达2000多年,同样也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 如果商鞅取代秦惠文王,中国历史会发生什么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商鞅

    今天又人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虽然“商鞅变法”让秦国就此步上了崛起之路,但商鞅本人在秦国的根基实在太弱,且当时士族势力虽然受损但依旧强大。从历史的走势来看,即使秦惠文王继位时间并不长,商鞅依旧没有任何反抗之力。而且,就算如对方所说,商鞅取代了秦惠文王,我认为秦国将会立即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