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魏国在商鞅入秦前杀了商鞅,秦国还有机会崛起统一六国吗

如果魏国在商鞅入秦前杀了商鞅,秦国还有机会崛起统一六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17 23:31:11

说起商鞅变法,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必然会学习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不仅对当时的秦国影响非常大,对整个封建王朝都有很大的影响。商鞅变法在秦国确定了封建制度,之后秦国就是凭借这个制度强大起来的,然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以说,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崛起。假如,商鞅在进入秦国之前被魏国杀掉的话结局会怎么样呢?

魏国丞相公叔座病重的时候曾和魏惠王说让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并且说如果不用这个人,一定要杀了他。要不然绝对会成为魏国的大患。结果魏惠王没有听公叔座的。最后商鞅才到了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我们看一下,如果没有商鞅的话,秦国国运会怎么样。

秦孝公之所以进行变法大致和两件事有关。第一件事就是秦国的河西之地被魏国占领了。第二中原诸侯当时会盟,没有邀请秦国参加,这明显就是看不起秦国。所以秦孝公一方面是国耻,还有就是被侮辱了,才下定决定变法。秦国当时的处境在这两件事上也看到了,只是一个一般的诸侯国,甚至说只是比二流国家好一点。而且由于地处最西面,所以不被人看得起。再加上秦国国力弱小,如果不是地势较好的话,还有和之前晋国关系较好,秦国很可能早就被灭了。如果商鞅不去的秦国的话,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

首先,假设商鞅没有到秦国,秦国可能还是和之前一样,虽然想要发展,但是很难。毕竟秦国问题太多,看商鞅变法的内容就知道了。这些问题没有强有力的解决措施和君主支持的话是无法解决的。秦国也许不会被很快灭亡,毕竟魏国当时的人太多了,早晚都会被灭的。但如果赵国崛起的话秦国极有可能会被灭了。尤其是赵国后面出了赵武灵王,赵国实力已经和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不相上下。

其次,商鞅没有到秦国不代表没有其他人不会去秦国,那么其他人能够解决秦国的问题吗。我们看一下整个战国的变法就知道了。魏国最早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虽然在农业上,军事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还有其他很多方面没有解决。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商鞅之前的事情。商鞅之后的有两个。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只是解决吏治的问题。燕国的乐毅改革也只是处理军事的问题。赵国的赵武灵王改革是人家君主自己做的,这个不算。可以说当时没有一个人改革能像商鞅那样如此的彻底和坚定。在商鞅那个时代,没有一个法家的人能做的比他好。在商鞅之后也只有韩非子比他厉害。不过要是等到那个时候,秦国也许早就被灭了。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商鞅的话,秦国不仅不能统一六国,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他国灭亡。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俊生近代史标签:商鞅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商鞅并不是被诬陷冤枉致死,他被处死是有法理依据的:起兵谋反,企图叛逃他国。既然是谋反失败被杀,之后的历代秦君是没有理由为他平反的;倘若真为他平反,那不成明目张胆地鼓励造反吗?往深层次追究,商鞅谋反,确实很冤枉:新任秦君觉得他是威胁,老世族需要报复,公子虔和他有私怨,几种因素结合起来

  • 被夸大作用了的商鞅变法,秦国能统一天下,不仅仅在于商鞅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商鞅

    很多人受到历史书简化情节的影响,觉得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就从一个弱国一跃成为强国,此后就是六国合纵也打不过秦国,然后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了。这其实是对历史印象的一个误解。商鞅变法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实际上商鞅变法是秦国加强君主集权的一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其作用效果确实明显,而且影响深远,确实是秦国崛起

  • 商鞅爵大良造,又被称为商君,那么商鞅到底是什么爵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商鞅

    商鞅是秦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卫国公族之人公孙鞅,本在魏国求官,但因不被重用,所以毅然来到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商鞅由此被任命为大良造。那么大良造是什么爵位呢,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爵,从一级公士到最高等级的彻候。而大良造,是第十七等爵,为大上造之良者。是商鞅变法时

  • 商鞅变法,太子犯罪,商鞅如果不处罚公子嬴虔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商鞅

    秦孝公起用商鞅,君臣二人开始变法图强,万事开头难,怎么 取信于民,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新法,于是在市场南门街头立一木杆,张榜说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觉得此事蹊跷没人相信,商鞅又宣布赏五十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赏五十金,以示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这就是:“徙木立信”,

  • 商鞅被五马分尸很冤?不妨先来看看,商鞅除了变法还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商鞅

    要是说秦国没有商鞅也能一统六国,我恐怕是不赞同的。秦国能脱胎换骨、国力大大增强,都是源自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改变了秦国的面貌,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将秦国彻底改造成了一个以军功等级制为基础的战争机器。所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大一统的秦国,商鞅为秦国做出的贡献不可衡量。然而就是这么一

  • 为何秦国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商鞅

    秦国,赵良府邸。红烛蜡火,照亮了整个书房。赵良端坐其中,双眉紧锁,愁容尽显。桌上整齐摆放的书信里,写着简明扼要的四字:说服商鞅。可商鞅何等人杰,岂会因他三言两语就会放弃变法?思来想去,赵良眉头更紧了。“商鞅此人……”赵良顿了顿,继续呢喃道:“自恃变法有功,称孤道寡。但凡出门,必随行数十车辆,数名持矛

  • 弱民方能强国,商鞅说过这话吗?商鞅:都两千年了还惦记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商鞅

    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家商鞅,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挡人财路的性质极其恶劣,这话说得简直让百姓们同仇敌忾,商鞅也为此背了黑锅。那么这话当真是他本人所说吗?商鞅在立下变法大功后,被秦孝公赐商於之地为食邑,人称“商君”,该言论正出自《商君书》。后人对此书争议颇多褒贬不

  • 科普:商鞅变法如此“强势”,为何“阻力”看起来相对他国较小?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商鞅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宣布在秦国推行变法,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山东六国”——因为这场变法从骨子里改变了大秦帝国,也改变了未来中国的走向。而史书也称之为“商鞅变法”......古往今来,人们在讨论这场变法运动时,往往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指责商君之法过于严苛,抹杀人性。也有的人评价商鞅之法

  • 秦国集权与商鞅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商鞅

    学界对商鞅死因的观点主要有:商鞅死于利益受损贵族的报复;商鞅为秦制定的刑罚太严过狠从而作法自毙玩火自焚;商鞅的巨大权力威胁到新君赢驷;另还有赢驷阒商鞅使诈胜魏而怀疑他的品行并想要治他的罪等等说法。一、相关史料疑点与辨析记述商鞅死因的基本材料来源于《战国策·秦策》和《史记·商君列传》(以下简称《秦策》

  • 一文看懂秦国历代君王,对商鞅是何态度?其实感情很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商鞅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这个开端其实在当时的战国并不算太突出的存在,毕竟同时代的魏国,楚国,韩国,齐国也都在进行很大力度的改革。比如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成为战国之雄,齐、楚在变法后也逐步走向“二强”......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商鞅变法的“平台”秦国本来就是一个被打了数年的弱国,而且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