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衣衫褴褛回,嫂子讥笑,妻子不理;苏秦衣锦还乡,结局如何?

苏秦衣衫褴褛回,嫂子讥笑,妻子不理;苏秦衣锦还乡,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晋凯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4/1/26 3:13:44

洛阳,衣衫褴褛不堪的苏秦强打精神回到家中,他的嫂子看见了,讥笑着说道:“哟--,这不是二叔嘛,怎么变成叫花子了!”苏秦再望向他的妻子时,只见他的妻子头也不抬,只顾在那儿兀自织着布......

几年前,苏秦还是个信心满满、风度翩翩的少年学子,他刚从鬼谷子门下完成学业归来,那时候回家的景象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全家笑脸相迎、热情款待,苏秦也为自己能一展抱负而踌躇满志,于是他开始游历各国,宣扬自己的纵横思想。

他先去洛阳见了周显王,当时的周朝已是名存实亡,能在列国的夹缝中生存已属不易,哪还有资本谈什么振兴图强?周显王很客气就将苏秦打发走了。

苏秦又一路向西到了秦国,开始游说秦惠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已是大显成效,苏秦就劝秦王说:“秦国占据着四塞之地,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百姓充足,士兵有素,可以吞并天下,称帝而治。”秦惠王觉得苏秦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也将他客气地打发走了。

游历了几年后,苏秦随身的钱也花光了,也没谋个一官半职,只好一边乞讨,一边回到了家。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嫂子讥笑他,妻子不理他。本来全家人盼着他学成归来,能高官厚禄享清福呢,结果盼来盼去,等回来的却是一个连乞丐都不如的废人。

一向殷勤恭敬的嫂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数落起苏秦来:“宝马雕车呢?裘衣长剑呢?官也没捞到,钱也花光了,回来还能干什么呢?”

就连苏秦温柔体贴的妻子,此刻也绷着个脸,将一肚子气撒在了织布机上,“啪嗒!啪嗒!”那声音就像一把锤子,一下一下锤在苏秦的心上。

难道就这样放弃心中的理想,整日与黄土为伴?难道就这样遭人耻笑,一辈子抬不起头?不!苏秦决定了:不活出个样子来绝不罢休!

自此,每天白天苏秦下地干活,晚上孤灯长卷。渴了他就喝口水,困了他就拿锥子扎自己的腿。他还意外得到一本《周书阴符》的书,相传这本书是兵家始祖姜太公所著,里面囊括了历代名家将相兵家学者的注释和心得,苏秦对照天下形势潜心揣摩,终于心境豁然开朗起来......

这次,苏秦将目标选定在了燕国,他建议燕文公合纵赵国,与赵国结为一体,共同对抗秦国。燕文公同意了苏秦的主张,派他出使赵国。

苏秦到了赵国后,劝赵肃侯说:“六国最大的敌人是秦国,如果六国合纵起来,秦国一定不敢东出,那么赵国的霸业也就成功了。”

接着,苏秦又去了韩国、魏国、齐国和楚国,分别劝说他们合纵抗秦。结果,六国在苏秦的努力下,共同达成了合纵联盟。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同时担任了六国的国相,成为了合纵

从约长。

为了让自己的合纵计划成功,苏秦还煞费苦心地让自己的同师好友张仪到秦国去,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实力较量开始了,棋局已成,黑白执定,就看当局者怎么下棋了。

合纵成功后,苏秦回赵复命,路过洛阳王畿,随行车辆的气势

盛过王驾,周显王听说了,害怕地命人赶快把道路打扫干净,到郊外去迎接苏秦。

苏秦回到了家中,他的嫂嫂妻子等家人跪拜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苏秦的嫂子给他盛饭,一路上弯着腰,甚是恭敬。

苏秦问他的嫂嫂:“为何你的态度前

倨而后恭呢?”

他的嫂子

爬在地上,脸贴着地,战战兢兢说:“因为我看到您现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苏秦感慨道:“一个人一旦富贵了,亲戚就会敬畏他;要是贫贱的时候,则会轻视他,更不必说其他人了。倘若当时我有良田二顷,还会有今天身上佩戴着六个国家的相印吗?”于是他散发千金,分给了亲戚和朋友。

苏秦合纵六国,共同对抗秦国,从此秦国不敢东向,蜷缩在函谷关内,十五年没有出兵。

苏秦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悬梁刺股,终于悟得书中涵义,看清天下形势。他以一己之力,合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使六国拧成一股绳,无论秦国要进攻哪个国家,另外几国就会从背面攻击他,使他首尾不能相顾,只能等待时机。

苏秦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不言败,终究会有价值体现的那一天!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遭暗杀而死,临终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凶手自然就会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苏秦

    依据我国的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夏商西周之后就来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此时原来一统天下的王朝被割据分裂开来,形成了数个诸侯国。东周与西周虽然都是同样诸侯林立,但一个却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个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应验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

  • 苏秦太作了,作死了自己,作乱了燕国,作败了齐国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苏秦

    公元前332年,齐、魏两国联合攻打赵国,据说是秦国犀首暗中搞的破坏,赵肃侯因此怪罪苏秦。苏秦心中惴惴不安,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合纵太脆弱稍微离间一下就瓦解了。苏秦向赵肃侯请求出使燕国,并保证一定要报复齐国。苏秦离开了赵国,标志着六国合纵抗秦就此解体。还是公元前332年,燕文侯死去,燕易王继位,齐宣王

  • 谋士三神之一的张仪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张仪

    前言张仪(约公元前343年-公元前270年),战国时期赵国的名臣、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被誉为“三杰之一”,与苏秦、张良并称“谋士三神”。张仪一生以谋略智谋著称于世,被赵武灵王授予大将军一职,曾主持与秦国的谈判并成功达成和约,避免了一场全面战争。他还曾主持赵国政治,并创立“伐齐出卤”的外交政策,

  • 他才是秦国第一能臣,文比张仪,武比白起,可惜司马迁未与其列传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张仪

    这个人在许多史学家看来,功绩都非常大,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只是司马迁不知道什么缘故没有单独为他列传,导致名声不如张仪,白起,其实在小编看来,正是因为有他,秦国才能有一统天下的资本,白起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个人就是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我估计是司马迁自谦的缘故,因为他是司马迁八世祖,这就不多

  • 读春秋历史:苏秦与张仪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张仪

    孙膑在马陵道大败魏军之后,田忌准备继续指挥齐军西进攻打大梁,可这时齐威王下旨让田忌率齐军马上撤军回国,田忌非常懊恼可孙膑告诉他这是齐威王不信任他,担心他打下大梁后拥兵自重所以赶紧回去吧,田忌还是不相信齐威王会这样对待他,于是回到齐国后田忌把军队交出去自己回封地去了,孙膑又劝他回封地很危险邹忌会诬陷你

  • 鬼谷子到底教了张仪什么?凭这四点纵横七国名声响彻2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刘懿凡凡标签:张仪

    鬼谷子是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被称为道家鼻祖。据称鬼谷子先生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能,他一生收徒百人,各个成为顶尖人物。就如比较出名的张仪,就是鬼谷子众多弟子中很出名的一个。那么鬼谷子先生到底教了张仪什么,可以让他这样纵横在战国七雄之间,名声享誉2000余年。不屈不挠有历史记载的张仪受辱是两次,一

  • 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能成就功名吗?张仪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张仪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都说与其到处找主角,不如自己创造主角。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知道,自己若是寻主,处处都会遇到阻碍,那些人也不会收留他,不是别人不懂得欣赏他,而是他没有个性。秦国名相张仪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诸葛亮的想法。其实今天要说的是张译,他不忘过去,为未来

  •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自强和联盟到底孰强孰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张仪

    公孙衍与张仪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动员能力、军事实力、粮草器械、士气民心等一年好过一年。举个例子,刚经过商鞅变法时,也就是秦孝公时期的秦国,能够一打一完胜,一打二有压力也能赢,一打三勉强行;到最后嬴政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完全有着以寡敌众,以一敌六取得胜利的实力资本。秦国的崛起是山东六国

  • 苏秦和张仪的出道PK,两种改变乱世的策略,哪个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张仪

    战国时期著名的策略理论当属“合纵”和“连横”了,众多谋士利用这两个策略运筹帷幄于千里,影响7个大国的进退攻伐,十分壮观凌厉,这两个改变中原乱世的策略到底哪个更胜一筹?我们先说说这两个理论是谁提出的。合纵理论的目的就是联合韩、魏、楚、赵、燕、齐六国以赵国为首共同抵抗秦国的入侵,如果时机成熟,可以联合攻

  • 苏秦大费周章激怒张仪到底为了什么?这两个人真有才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张仪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相互利用、相互攻伐,这其中产生了很多个优秀的策略谋士,这些谋士的才能即使放在现在社会仍然可以堪称为顶尖的人才。在这些谋士中,张仪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但是他的发迹和被挖掘却全靠了好友大费周章地激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同门师兄张仪与苏秦都是战国时期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