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晋霞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22 7:53:48

《史记》中的苏秦

苏秦这个名字,不说耳熟能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还有他的传奇事迹,劝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到秦国游说来破合纵之势,这是作者常常听到的版本,甚至在一些现代白话文书中也有见到这些说法,不知道读者们所知道的版本也同作者一样。

最具有权威性的史书《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

“然世言苏秦多异”

太史公所在的时间段与苏秦所在的时间段大概相差了一百五十年,这个时间间隔不算长也不算短,正是苏秦这样一个“明星人物”被人们讨论激烈的时候,市面上关于他的事迹多且杂乱,从太史公所说的话便知。

太史公撰写《史记》,自然是想理清时间脉络,人物生平,然而,就算是太史公,也难以从诸多世言世语中挖掘出真正的真相。所以史书中的苏秦变成了我们印象中的样子,游说六国,成为“联合国秘书长”,与张仪生活在同一时期,让人大有既瑜何亮的感觉。

真正的苏秦

直到现代,苏秦的真正身份才被发现。

长沙马王堆中出土了一部帛书叫做《战国纵横家书》,这部帛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史记》中记载的苏秦的认知,史书上记载的苏秦与张仪同期,但实际上,与张仪同时期的是公孙衍,相当于苏秦的前辈,苏秦真正生活的年代要在太史公所记载的时间段往后推30多年。

世人皆知苏秦是知名的“外交官”,却不知他真正效力的人是谁。苏秦表面上纵横诸国,今天来赵国被奉做上宾,明天再去齐国效效力,实际上,他自始至终都在为燕国服务。

公元前314年,由于燕国上层内乱,齐国趁乱轻松打败燕国,之后两国便结下深仇大恨,在赵武灵王的强硬手段下,齐军被迫撤退,国难当头,燕昭王继位,大力度地招揽人才。

纵横捭阖

当时的社会背景依然是合纵连横的天下,各国名士多的是,玩转手段,谋划出一幅纵横交织,气势磅礴的历史广图,可以说是古代史的“全球化”,那么这个“全球化”“开放化”发展到哪个程度了呢?

纵横家们像赶大集一样游走于各国之间,国相轮流做,比如前辈张仪,做过秦魏楚的国相,孟尝君做过齐秦魏的国相,这在当时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说,这是一个极度重视人才的时代,对招揽来的人才不友好,他转头就能去别的国家吹吹风反过来搞你。

燕昭王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也努力招揽人才,就在这时,苏秦出现在燕昭王面前,苏秦出身低微,之前到各国处处碰壁,没有一张能拿得出手的“名片”,而燕昭王给了苏秦这个机会,让他为燕国所用。

苏秦提出建议,让他到强大的齐国去做间谍,让燕昭王给他一张“名片”,有了这张名片,他就有了话语权,可以在齐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挑拨齐国与各国的关系,保存燕国。

苏秦到齐国做官,可惜的是以他现在的“名片”还是进不了齐国的核心层,之后齐秦的关系反而因为孟尝君而变得友好,燕昭王和苏秦并没有气馁,打算重新再来。

在这之间,燕国不是没有遭遇过齐国联军的进攻,在此期间,赵武灵王出兵救燕,楚国也被说动转而进攻魏国,燕国得以保存。此间发生了一件大事,齐缗王与孟尝君权力之争,孟尝君出走齐国直接改变了齐国的国运,齐国不仅逼走了当时各国争抢的第一号人才,还把这位逼成了自己对立面,孟尝君之后没干别的事,就打击齐国了。

巅峰名局

齐秦觉得自己无敌了,要当东帝西帝,苏秦把握机会,在这个纵横联合,人才云集的时代,打出了一场属于他的巅峰名局。

拆散齐秦联盟,合纵五国攻打秦国,破坏齐国与各国的关系,在公元前284年,燕国蛰伏的獠牙终于露了出来,举全国之力,联合各国盟军,一举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差点灭国。

只可惜苏秦没有见证这一场大快人心的历史名战,他被齐闵王五马分尸而死,凄惨而壮烈的死去,也算报答了在他走投无门之际,燕昭王对他的知遇之恩。

参考文献:

《史记》《战国纵横家书》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求情以后还是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其才能和政治手腕备受赞誉。然而,他最终却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遭受车裂之刑,这个结局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惋惜。苏秦生于战国末期的魏国,年少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辩论和交际,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他曾经提出过“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

  • 苏秦感慨人若落魄夫妻绝情、嫂子嫌弃、父母凉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纵横学,由于家境富裕,又得大家鬼谷子为师,觉得学有所成,就想出去嘚瑟嘚瑟。放眼天下,由于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天天喝酒唱k、行令狎妓,一片醉生梦死的样子。对于胸怀壮志的苏秦来说,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睛。只有西陲边地的虎狼之秦,无数代人,不惧苦寒,奖励耕战,变法图强,看上去大有希望。苏秦下了

  • 合纵六国的苏秦结局有多惨?凌迟也不过如此了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苏秦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动漫剧《秦时明月》中,有关纵横家的介绍深入人心。“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家齐鸣的盛世,如果说兵家之法满足了后人关于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幻想,那么纵横之谋则无愧于策士们捭阖天地的浪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

  • 说客?间谍?为何苏秦身份暴露被杀,弟弟依旧能纵横战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一门四学士父子三文豪的苏轼一家人。这一家人的文学造诣就不用说了,他们在朝堂的地位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在北宋,“学士”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本科层次的学位,而是朝堂重臣与普通官员的分水岭,有了学士身份之后就有机会成为“宰执”。比如我们熟悉的包青天包拯,就是龙图阁直学

  • 苏秦连横六国后,他衣锦还乡,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苏秦

    苏秦从师傅鬼谷子那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洛阳。起初家人欢天喜地,杀鸡宰羊庆祝他回来。可当苏秦提出想周游列国,家人脸拉了下来,妻妾和兄嫂嘲笑他:“经商不好吗?非要干那耍嘴皮的事,不穷困潦倒才怪呢!”但苏秦不信那个邪,他先求见周显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之道。周显王身边的大臣知道苏秦出身农家,不相信他有什么真本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苏秦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

  • 痴情男儿苏秦用生命谱写至纯至性的爱恋情歌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姬狐公主战国7雄,主要包括秦,赵,齐,魏,韩,楚,燕,其中秦国和齐国国力最为强盛,秦国的巴蜀之地,是天府之国,已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国征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齐国,是东方诸侯国之首,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它经常欺负周围小国,时不时的割地赔款,让周边诸国敢怒不敢言。位于齐国北面的燕国,更是被齐国欺压到差点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苏秦拘于魏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苏秦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齐,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

  • 苏秦与张仪,没有碰壁过的人生,何以言成败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苏秦

    如说中国历史上,人文精神最丰富的时代,当以春秋战国为首!可谓之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狂欢时代。古之圣贤,如孔孟老庄,忙着著书立说,传扬学问,进而通过自己的理念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各国的施政。大学者有自傲,虽也求职却也有矜持,可中小学者就没有这样的顾及,反而不甘于寂寞,仗剑走天涯!(孔孟老庄)于是主动

  • 分崩离析:张仪的东西连横策略,如何打破苏秦的南北合纵?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苏秦

    #历史#(本文大约1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贵为秦国宰相的张仪信守承诺,“只要苏秦在世一日,定当全力”面对秦国的攻城略地之势,苏秦在公元前333年,促成六国联盟,一度令秦国投鼠忌器。(引读资料可参考战国初期国力大比较,哪个才是你们心中的霸主?)公元前332年,秦国嬴驷使用诈术,方才暂时破解苏秦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