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分崩离析:张仪的东西连横策略,如何打破苏秦的南北合纵?

分崩离析:张仪的东西连横策略,如何打破苏秦的南北合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听历史 访问量:4537 更新时间:2024/1/3 12:00:14

#历史#(本文大约1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贵为秦国宰相的张仪信守承诺,“只要苏秦在世一日,定当全力”

面对秦国的攻城略地之势,苏秦在公元前333年,促成六国联盟,一度令秦国投鼠忌器。(引读资料可参考战国初期国力大比较,哪个才是你们心中的霸主?)

公元前332年,秦国嬴驷使用诈术,方才暂时破解苏秦的南北合纵连横国际组织。

但是彻底对抗六国的南北合纵连横,秦国迟迟未出手,这是因为苏秦还没死啊,所以张仪一直按兵不动。

苏秦于公元前317年被刺死。

公元前311年,面对楚国指名道姓,定必要张仪性命,张仪愿意以一命换一城,孤身入虎穴。(引读资料可参考步步惊心!张仪深入楚国虎穴,为秦国愿意以命换一城)

张仪成功脱险后,他获得楚王芈槐的尊重,再次以上宾身份相待。此时张仪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向芈槐建议

“实在告诉你吧,南北合纵联盟构成的反秦路线,就等于赶一堆绵羊去送入猛虎的嘴边。

秦国从北面进攻楚国,蜀国从西面进攻楚国,秦国要求韩国从东面进攻楚国。(韩国已于公元前314年宣告和秦国和解,韩国的太子去秦国做人质)

攻击楚国,楚国不出三个月就可以灭亡,而其它联军救楚国,则需要行军六个月以上才能到达。假如你能接受我的意见,张仪我愿意促进秦楚永结手足之情。

芈槐见此,不想失去黔中郡等地,更不愿意面对秦国的大军再次压境。只好同意。

张仪见楚王同意,立即程前往韩国,以免夜长梦多。

张仪见到韩王韩仓后,立即指出“韩国一半山地,土地贫瘠,粮仓只能够支持一年;

韩国军队只有几十万,而秦国军队超一百万。

东方军队作战时,身披铠甲,头戴铁盔,作战非常笨重。而秦军进入战场后,却扔掉盔甲,赤膊露胸,勇不可挡,专门攻击弱小的国家。

如果秦军攻占宜阳、成阜两个城市,赵国便拦腰被斩成两段,贵国的豪华的宫殿和御花园便不再是你的了。

所以你一定要跟秦国和平共处,一起攻击楚国。

韩仓听到,冷汗直下,立即应允。愿从此做秦国的一个郡,并将城市宜阳送上,作为礼物。

张仪受封升为武信君,获奖六个城市,再次出使齐国继续东西连横策略游说

张仪见到齐王田辟疆后,直接告诉他:”现在楚国和秦国进行和解,愿结世代之好,韩国愿做秦国的一个郡,接受秦国的统治,并且奉献一座城市宜阳。赵国国君愿意前往朝见秦王,魏国割让河让城市给秦国。

假若齐王还是要和秦国对抗,秦国就会驱使韩魏两国进攻齐国的南部,赵国就会攻击即墨。到时齐国就不是国君你的了。

田辟疆听后,目前形势真的是前有狼,后有虎,只好表示同意参加东西连横和解。并且献出盛产鱼盐三百里给秦国。

张仪马不停蹄,继续西行,拜见赵国国君赵雍,推销和解策略

张仪将和楚、韩、魏、齐谈判的情况告诉给赵国。

并且告诉赵国,秦国对赵国的愤怒已经压抑得太久了。将会使当年周王朝讨伐子受辛的历史重演。

如果赵国仍然要和秦国对抗,则韩、魏、齐相当于赵国的右臂,已经被斩断。

然后秦国分三路大军进攻赵国,四国齐心合力,赵国必然灭亡。赵国的疆土将会被四国瓜分。

赵雍听后,便说:“小时候已觉得南北合纵同盟与秦国对抗,不符合国家长远利益,正考虑改变立场。

于是率领三百车辆,面见秦王致歉。并且割让河间给秦国。

张仪再继续北上见燕国,

张仪对国君燕平说,”现在韩、赵、魏、、齐、楚国都已经和秦国和解,如果赵国、秦国一旦对燕国发动攻击,则易水、长城都不会再是燕国的土地。

燕国如果向秦国靠拢,则永远消除赵国、齐国对燕国的威胁。

燕平一听,认为非常合理,可以割让恒山等五个城市求和。

至此,东西连横和解战略的布局完全形成。

张仪兴高采烈地返回秦国准备邀功,然而事情又发生变化。他还没有去到咸阳,秦王嬴驷就病死。嬴荡继位,一如当初公孙鞅,嬴荡并不喜欢张仪,很多臣子纷纷打小报告。

而各国听到消息,东西连横和解策略先后放弃,南北合纵策略又重建。

千算万算,算不过天算。

各位对东西连横策略和南北合纵策略有什么想法?可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在人生无望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苏秦

    苏秦(生年不详-前284年),东周洛阳人,师从于鬼谷先生,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史评他和张仪是:一夫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当时东周人的习俗是,要挣钱,要么就是种地,要么就是做买卖。但苏秦不想做打工人,这些事都没做,而是到齐国跟鬼谷子学习兵法,练习忽悠人的口才技术。毕业后,苏秦游历各国,但都没受

  • “苏秦死间灭齐”对秦国的积极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苏秦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秦惠文王攻灭巴蜀,为秦国又添粮仓。商鞅变法秦国变法夺回河西秦国灭巴蜀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国力雄厚,四处找机会扩张,跟人约架。可是出师无名,就算打赢了一家,也容易遭到群殴,太危险。毕竟列国合纵攻秦也不止一次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初期,秦齐楚三强并立,各国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苏秦

  • 孙敬:我头悬梁,苏秦:我锥刺股,二人最终的结局却很少有人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与命运标签:苏秦

    古代的文人们读书,功利性都比较强,因为只要能够考取上功名,就可以入朝为官,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够保证后半辈子的生活有了着落,所以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目标。古时候有一些文人为了勤奋学习,还创造出了许多方法。悬梁刺股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位主角最后到底怎么样了。首先要讲的是东汉时

  • 李子柒的下一步,怎么走? _ 苏秦精选

    历史人物编辑:繁花素衣标签:苏秦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园长随着李子柒和微念之间的纠纷在2023年2月底尘埃落定,“微念与李子柒在绵阳市中级网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已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停更一年多的李子柒,又一次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图源:微念公众号同样在2月底,李子柒关联公司“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

  • 战国迷案:前苏秦佩六国相印,后苏秦卧底被“车裂”?-读战国48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苏秦

    苏秦前284年的一个深夜,在齐国打工的客卿苏秦告别齐湣王,从齐国王宫出来,坐马车回府。应酬一天,说了无数的话,苏秦极度疲惫,上车后开始闭目养神。突然,黑暗中闪出几个蒙面刺客,直奔他的马车而来。顷刻间,苏秦被刺数刀,身受重伤,幸被及时赶到的王宫卫士营救。齐湣王听说苏秦遇刺,立即赶往他府上探望:“苏爱卿

  • 从苏秦的教训得知,在战国逐利的背景下,是本末关系被忽视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苏秦

    一怒而诸侯惧,安则天下熄,苏秦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的确拥有搅动天下风云的本事,提出合纵思想,建立合纵联盟,担任从约长,身佩六国相印,天下瞩目。苏秦在联合东方六国一起抗秦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然而成也合纵败也合纵。在联盟解散之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前往齐国从事间谍活动,不

  • 苏秦两次赴赵:第一次被赶出来,第二次被赠一车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苏秦

    苏秦为了自己的“合纵”计划一共游说赵国两次,但两次待遇和结果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恶语相向,第二次笑脸相迎,甚至还要送黄金一车。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次来到赵国时,苏秦刚刚研究完一年的《周公阴符》,自信满满地出门求发展,但来到周王、秦王那里都得不到认可,于是来到了赵国。当时正是赵肃候执政为主,他的弟弟赵成

  • 纵横家苏秦经历了什么?探究造成苏秦悲剧结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苏秦

    战国时期,风起云涌,诸侯并起,天下呈现出分合吞并的趋势。各个诸侯国有直接动用武力互相碾压,也有广纳人才通过游说谋取集团利益。苏秦就是其中杰出的辩士之一,他凭借超凡的外交能力,居六国相位,没有损耗兵卒战力即说服六国“合纵”以对抗秦国。然而,这样一个天才智者,最后却以车裂之刑结束了生命。司马迁曾赞苏秦“

  • 看看张仪和苏秦的兄弟情,他是否兑现当初对苏秦的承诺?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苏秦

    #历史#(本文大约13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张仪,是魏国人,跟苏秦同时是鬼谷子的门徒,一对好基友,一起学习纵横之术,他们一起下山,然后周游列国,寻求展现才能机会。下山时,鬼谷子和他们说,一个先吉后凶,一个先凶后吉,希望双方能和平共处。不出鬼谷子所料,苏秦见秦王嬴驷,可惜秦王不肯听一统天下的建议。于

  • 不只是统帅,佩六国相印的苏秦真实身份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清风丝雨泠泠洒标签:苏秦

    一郭德纲用苏秦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苏秦因为走投无路,最终走上人生巅峰。和像郭德纲从走投无路现在无人不识的人生经历。郭德纲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史记》,原文是“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在《史记》和《战国策》里,可以串起来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苏秦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