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苏秦拘于魏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苏秦拘于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诚锅美食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3 12:00:47

图片源自网络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齐,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曰:“齐请以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不听也。夫齐、秦不合,天下无变,伐齐成则地广矣。”

译文:

苏秦被扣押在魏国,想逃到齐国去,魏军守住关口,不让他通过。齐国派苏厉为他对魏王说:“齐国请求把宋地封给秦国泾阳君,可是秦国不接受。秦国并不是不愿意与齐国交好又可以得到宋地,齐国不接受的原因,是不相信齐国苏秦。现在秦国见到齐、魏两国不融洽到如此严重的地步,那齐国必定不会欺骗秦国,秦国也会相信齐国。齐、秦两国联合,泾阳君又拥有宋地,这对魏国绝非有利的形势。所以大王不如让苏秦仍然回到齐国去,秦国必然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它。齐、秦不能联合,诸侯的关系又没有变化,这时大王攻齐就可取得成功,领土也可以扩大了。”

评点:

连横合纵一直都是战国永恒的主题,各诸侯国之间“朝秦暮楚”,随时可以因为利益而出卖盟友,因此,“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句话在当时的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

苏厉为了救助大哥苏秦,利用秦、齐、魏之间的尔我诈和相互猜忌说出了这番话,以此来打动魏王改变主意。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与张仪,没有碰壁过的人生,何以言成败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苏秦

    如说中国历史上,人文精神最丰富的时代,当以春秋战国为首!可谓之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狂欢时代。古之圣贤,如孔孟老庄,忙着著书立说,传扬学问,进而通过自己的理念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各国的施政。大学者有自傲,虽也求职却也有矜持,可中小学者就没有这样的顾及,反而不甘于寂寞,仗剑走天涯!(孔孟老庄)于是主动

  • 分崩离析:张仪的东西连横策略,如何打破苏秦的南北合纵?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苏秦

    #历史#(本文大约1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贵为秦国宰相的张仪信守承诺,“只要苏秦在世一日,定当全力”面对秦国的攻城略地之势,苏秦在公元前333年,促成六国联盟,一度令秦国投鼠忌器。(引读资料可参考战国初期国力大比较,哪个才是你们心中的霸主?)公元前332年,秦国嬴驷使用诈术,方才暂时破解苏秦的南

  • 苏秦:在人生无望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苏秦

    苏秦(生年不详-前284年),东周洛阳人,师从于鬼谷先生,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史评他和张仪是:一夫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当时东周人的习俗是,要挣钱,要么就是种地,要么就是做买卖。但苏秦不想做打工人,这些事都没做,而是到齐国跟鬼谷子学习兵法,练习忽悠人的口才技术。毕业后,苏秦游历各国,但都没受

  • “苏秦死间灭齐”对秦国的积极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苏秦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秦惠文王攻灭巴蜀,为秦国又添粮仓。商鞅变法秦国变法夺回河西秦国灭巴蜀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国力雄厚,四处找机会扩张,跟人约架。可是出师无名,就算打赢了一家,也容易遭到群殴,太危险。毕竟列国合纵攻秦也不止一次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初期,秦齐楚三强并立,各国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苏秦

  • 孙敬:我头悬梁,苏秦:我锥刺股,二人最终的结局却很少有人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与命运标签:苏秦

    古代的文人们读书,功利性都比较强,因为只要能够考取上功名,就可以入朝为官,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够保证后半辈子的生活有了着落,所以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目标。古时候有一些文人为了勤奋学习,还创造出了许多方法。悬梁刺股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位主角最后到底怎么样了。首先要讲的是东汉时

  • 李子柒的下一步,怎么走? _ 苏秦精选

    历史人物编辑:繁花素衣标签:苏秦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园长随着李子柒和微念之间的纠纷在2023年2月底尘埃落定,“微念与李子柒在绵阳市中级网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已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停更一年多的李子柒,又一次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图源:微念公众号同样在2月底,李子柒关联公司“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

  • 战国迷案:前苏秦佩六国相印,后苏秦卧底被“车裂”?-读战国48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苏秦

    苏秦前284年的一个深夜,在齐国打工的客卿苏秦告别齐湣王,从齐国王宫出来,坐马车回府。应酬一天,说了无数的话,苏秦极度疲惫,上车后开始闭目养神。突然,黑暗中闪出几个蒙面刺客,直奔他的马车而来。顷刻间,苏秦被刺数刀,身受重伤,幸被及时赶到的王宫卫士营救。齐湣王听说苏秦遇刺,立即赶往他府上探望:“苏爱卿

  • 从苏秦的教训得知,在战国逐利的背景下,是本末关系被忽视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苏秦

    一怒而诸侯惧,安则天下熄,苏秦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的确拥有搅动天下风云的本事,提出合纵思想,建立合纵联盟,担任从约长,身佩六国相印,天下瞩目。苏秦在联合东方六国一起抗秦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然而成也合纵败也合纵。在联盟解散之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前往齐国从事间谍活动,不

  • 苏秦两次赴赵:第一次被赶出来,第二次被赠一车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苏秦

    苏秦为了自己的“合纵”计划一共游说赵国两次,但两次待遇和结果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恶语相向,第二次笑脸相迎,甚至还要送黄金一车。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次来到赵国时,苏秦刚刚研究完一年的《周公阴符》,自信满满地出门求发展,但来到周王、秦王那里都得不到认可,于是来到了赵国。当时正是赵肃候执政为主,他的弟弟赵成

  • 纵横家苏秦经历了什么?探究造成苏秦悲剧结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苏秦

    战国时期,风起云涌,诸侯并起,天下呈现出分合吞并的趋势。各个诸侯国有直接动用武力互相碾压,也有广纳人才通过游说谋取集团利益。苏秦就是其中杰出的辩士之一,他凭借超凡的外交能力,居六国相位,没有损耗兵卒战力即说服六国“合纵”以对抗秦国。然而,这样一个天才智者,最后却以车裂之刑结束了生命。司马迁曾赞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