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不,他只是“联合国秘书长”

“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不,他只是“联合国秘书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8:52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靠辩才成事的政治活动者。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之一,也是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苏秦了。

一、苏秦与其早年经历简介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同大多数纵横家一样,苏秦出身贫寒。这一点其实不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翻史料上百度去查,而是从他的名字里就能看的出来。

当时社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百姓们给自家孩子起名都很随意。按照兄弟排行来说,家里孩子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分别称“伯”、“孟”、“叔”、“季”。所以苏秦的字“季子”意思就是苏家老四。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出苏秦的出身。

苏秦虽然出身比较低,但他是很有志向的。在学习上他刻苦用功,并拜当时的名士鬼谷子为师。鬼谷子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兵法集大成者。不要说当时,就是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可以与其相比的人也寥寥可数。拜了这么一位大人物做老师,苏秦出师后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在外游历多年,游说多个国家却没有一位国君接受他的主张。比如他当年曾去秦国游说,但秦“方诛商鞅,疾辩士”,对这些擅长诡辩之术的人并不信任。苏秦在秦王面前说了许多关于国家利害的事,但秦王不为所动,最后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拒绝了他。表面上是说我们现在的思想境界还没到那个高度,实际上是说我们可不吃你这套。没有办法,苏秦只好离开了秦国。

眼看年龄越来越大成就却依然为零。家里人都觉得他不务正业不上进,看不起他。苏秦痛定思痛后在家学习《周书阴符》一年后再次出门游说各国君主。这一次他取得了成功,从燕国开始,他成功游说六国组成了联盟。

二、苏秦真的位高权重吗?

合纵成员各怀鬼胎:苏秦通过“合纵”之术将六国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然而每个国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每个成员国表面上齐心抗秦,给与合纵最大的功臣苏秦自己国家的相印,但并没有把实际权力交给苏秦。

实际上,在合纵之前六国已经有过各种联盟,由于利益的不同,联盟建立后不久就解散甚至互攻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其他国家结盟攻打别国后反过来与对手结盟攻击盟友的事情也已司空见惯。而六国合纵,实质上就是一次比较大型的联盟活动而已。看似苏秦领六国相印大权在握,而实际上,苏秦其实只是扮演一个“吉祥物”的角色而已。

第三次合纵攻秦之战:六国的联盟使秦的扩张战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秦国军队被迫据守函谷关而无法出战吞并他国。于是秦国准备采取反间计来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秦王自称西帝,并向齐王上尊号东帝,凌驾其他各国君主之上。

因为六国联盟中齐国国力最强,且秦国离齐国最远一东一西。齐国不会受到来自秦国的直接军事威胁,必然存在消极心理。果然,齐王接受了东帝的称号。此时齐国虽未宣布退出合纵之盟,实际上已经不在联盟之中。齐王没有听取苏秦这个“国相”的意见,就接受了东帝的称号,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苏秦合纵的六国联盟。苏秦知道此事后,紧急出使齐国。

通过一番分析利导,齐王听从了苏秦的言语放弃帝号,同时答应派兵与其他同盟国家组建联军进攻秦国。看上去苏秦是影响力很大,又因为自己齐国国相的身份甚至是六国宰相的身份使得齐王放弃了东帝的称号。实际上齐王放弃东帝的称号和举兵伐秦和苏秦的齐国国相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个国相的身份只是为苏秦提供了一个面见齐王、劝说齐王的机会。

假如苏秦没能见到齐王,或者苏秦的一番利害分析没能打动齐王,单看在他的宰相身份上齐不可能放弃与强大秦国的较好。所以苏秦,他实际上只是位高,但并不权重。

各国出兵组成了联军,苏秦相六国应为总指挥,却被派了一个人来分走了他的权力。这个人就是赵的相国——李兑。从这里来看,苏秦的相国也就仅仅是名义上的罢了。尽管有这么一个名头,也获得了各国的赏赐,但实际上苏秦仍然没有什么实权。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了。

五国的军队名义上都服从总指挥的管理和指挥,却在军队行至荥阳时停下了。五国各自扎营观望,谁也不愿意先行出击面对强悍的秦军,折损了自己的战斗力。苏秦的指挥权和影响力此时也没什么作用了。你指挥你的,我行动我的。整个联军军队已经陷入了一种互相怀疑、互相观望的状态了。秦也发现了这种端倪,主动去掉了帝号,并将之前占得的温、轵、高平等地归还给了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这下正和联军的心意,第三次合纵攻秦联军未战即散。苏秦的高位低权在这次行动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三、“联合国秘书长”苏秦

我们现在的联合国,是各国参与的一个组织。联合国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阻止战争的发生。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从这些参与国中推举出来的一个影响力比较高,号召力比较强却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为成员国之间和平而奔走的一个人物。单从这方面的属性来看,苏秦当时在六国中扮演的角色,正是这么一位“和平大使”。

除了前面说的秦齐称帝事件,苏秦也在很多事中扮演了“和平大使”、“联合国秘书长”的角色。公元前333年,燕国国君燕文侯逝世,太子即位,即燕易王。齐国趁燕国举丧之际防备大减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池。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总体实力最弱,而齐国是除却秦国外最强的。燕国不想与齐国开战却又放不下这十座城池,于是派苏秦入齐。

苏秦入齐后拜见齐王,见到齐王之后先祝贺齐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燕国的十座城池。以后又向齐王行了哀悼之礼。齐王很奇怪,追问他这样做的原因。苏秦回答道:“人就算饿死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喙,因为吃的越多,反而死的越快。您今天吞掉了燕国的城,使得燕和秦都不高兴。燕因为自己的城池被侵吞而不高兴。虽然燕的实力对齐构不成太大威胁,但燕毕竟是秦的女婿(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疆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疆秦敞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嚎之类也)。”

齐王本来只是想贪个小便宜,现在一听这小事竟然牵扯到了秦国,当即“恨然变色”,连忙问苏秦该怎么办。

苏秦建议齐王把那十座城还给燕国。不仅能够交好燕国秦国,还能捞一个好名声:“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已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雒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虛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当然,他后面的话都是夸大的,这十座城本来就是燕国的,燕国失而复得,不仅不会对齐感恩戴德,反而会对齐更加警惕,更不可能因为这件事而“事齐”。秦与燕的联盟并不稳固,不可能因为燕的城池伐齐。即使秦国假借该理由想要出兵,也是不可能对齐造成威胁的。秦在最西而齐在最东,中间相隔三晋之地不可能放强大的、极具野心的秦国军队过境。

无论怎样,苏秦的所做所为还是保护了六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苏秦在与各国的活动中,其实更多地就是解决合纵各国的矛盾,执行了一种“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务。

四、总结:

从苏秦说约的历程来看,苏秦所做出的行动都是为了推进六国联盟对抗秦国而努力,从开始的游说各国君主阐明利害促进建立合纵联盟,到说齐去帝号,主持合纵攻秦,维护六国联盟,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苏秦的权力有限,并不是实际上的六国宰相。风光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各国勾心斗角、尔我诈的无奈。在这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复杂斗争中,苏秦能够担当的,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联合国秘书长”所能担当的罢了。

参考文献:

1、《史记·苏秦列传》

2、《战国纵横家书》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想要统一六国,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联盟的稳定和持续?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苏秦

    文|季婉白编辑|季婉白近年来,“合纵连横”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政策由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提出,旨在通过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的实质内涵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合纵连横”的历史背景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是指战

  • 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苏秦

    《史记》中的苏秦苏秦这个名字,不说耳熟能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还有他的传奇事迹,劝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到秦国游说来破合纵之势,这是作者常常听到的版本,甚至在一些现代白话文书中也有见到这些说法,不知道读者们所知道的版本也同作者一样。最具有权威性的史书《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然世言苏秦

  • 苏秦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求情以后还是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其才能和政治手腕备受赞誉。然而,他最终却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遭受车裂之刑,这个结局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惋惜。苏秦生于战国末期的魏国,年少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辩论和交际,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他曾经提出过“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

  • 苏秦感慨人若落魄夫妻绝情、嫂子嫌弃、父母凉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纵横学,由于家境富裕,又得大家鬼谷子为师,觉得学有所成,就想出去嘚瑟嘚瑟。放眼天下,由于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天天喝酒唱k、行令狎妓,一片醉生梦死的样子。对于胸怀壮志的苏秦来说,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睛。只有西陲边地的虎狼之秦,无数代人,不惧苦寒,奖励耕战,变法图强,看上去大有希望。苏秦下了

  • 合纵六国的苏秦结局有多惨?凌迟也不过如此了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苏秦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动漫剧《秦时明月》中,有关纵横家的介绍深入人心。“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家齐鸣的盛世,如果说兵家之法满足了后人关于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幻想,那么纵横之谋则无愧于策士们捭阖天地的浪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

  • 说客?间谍?为何苏秦身份暴露被杀,弟弟依旧能纵横战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一门四学士父子三文豪的苏轼一家人。这一家人的文学造诣就不用说了,他们在朝堂的地位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在北宋,“学士”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本科层次的学位,而是朝堂重臣与普通官员的分水岭,有了学士身份之后就有机会成为“宰执”。比如我们熟悉的包青天包拯,就是龙图阁直学

  • 苏秦连横六国后,他衣锦还乡,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苏秦

    苏秦从师傅鬼谷子那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洛阳。起初家人欢天喜地,杀鸡宰羊庆祝他回来。可当苏秦提出想周游列国,家人脸拉了下来,妻妾和兄嫂嘲笑他:“经商不好吗?非要干那耍嘴皮的事,不穷困潦倒才怪呢!”但苏秦不信那个邪,他先求见周显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之道。周显王身边的大臣知道苏秦出身农家,不相信他有什么真本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苏秦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

  • 痴情男儿苏秦用生命谱写至纯至性的爱恋情歌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姬狐公主战国7雄,主要包括秦,赵,齐,魏,韩,楚,燕,其中秦国和齐国国力最为强盛,秦国的巴蜀之地,是天府之国,已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国征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齐国,是东方诸侯国之首,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它经常欺负周围小国,时不时的割地赔款,让周边诸国敢怒不敢言。位于齐国北面的燕国,更是被齐国欺压到差点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苏秦拘于魏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苏秦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齐,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