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纵横家的一体两面:苏秦画大饼vs张仪贩卖焦虑

纵横家的一体两面:苏秦画大饼vs张仪贩卖焦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冬霞 访问量:1420 更新时间:2024/1/24 18:59:57

诸子百家中有一类是纵横家。纵横家以战国群雄为舞台,纵横捭阖,上演了一出分分合合的精彩大戏。后世谈及纵横家,总绕不过两个人——苏秦张仪

据说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两人一同求学时,苏秦觉得自己的学问没有张仪好,张仪将来肯定大有前途。或许当时也曾经相约:苟富贵勿相忘。

毕业后,苏秦在外面飘了几年,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里。

当年在家人面前夸下海口,一定要出人头地,不然绝不回家。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看到灰头土脸的苏秦,家里人笑话他,跟他讲了一番普通的道理:好好在家种地或干点小买卖是正经事,你非得想靠嘴皮子出人头地,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苏秦受了家人的数落,也不能还嘴,毕竟手里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还得靠家人养活。

但苏秦觉得自己选择的道路没有问题,老师教的也不是无用的学问,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苏秦痛定思痛,用了一年时间闭关读书和思考,终于有所开悟。“神功大成”后的苏秦重新踏上了外出求取功名的道路。

不过,一开始事情并不顺利。他先是找到周显王,人家还是把他当原来的苏秦看待,根本不相信他,也就没有给他展现的机会。

接着苏秦到了秦国,秦惠王刚刚处理完商鞅,对谋辩之士并不感冒,所以也不任用他。

然后他到了赵国,赵国国相奉阳君也不待见他。

可以说,苏秦碰壁是一而再再而三,但此时他心理无比强大,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不前。

他来到燕国进行游说,等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对燕文侯进行游说: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

苏秦分析燕国最重要的威胁来自于赵国,只要跟赵国关系和好,国家就会安定无

燕文侯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给了苏秦第一笔活动经费(车马金帛),让他来帮助燕国搞好周边外交。

来到赵国后,当时不待见他的奉阳君去世了,苏秦直接游说赵王。先是夸他“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这顶高帽子戴上后,后面的话就容易听进去了。

他给赵王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

“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军禽将而求也;封侯贵戚,汤武之所以放弒而争也。今君高拱而两有之,此臣之所以为君愿也。”

简单说,只要你听我的,那么齐国、燕国、楚国、韩国、魏国、中山国的珍宝都能进献到赵王您面前,可以成就一番霸业。

从地图来看,只要六国联合,无论是从地域来讲,还是从兵力来讲,都具有绝对优势,肯定能打胜。

苏秦的核心论断:

六国合纵,并力对付秦国。

秦国如果攻击联盟的任何一个国家,其他国家都要出兵帮忙。如果有国家违犯条约,那么其他五个国家的人一起讨伐它。如果能做到,这将是霸王之业。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苏秦在那一年里都在琢磨什么?

很简单,就两点:心理学和地理学。

心理学就是要摸透客户的心思。纵横家推销的是自己的理论和学问,既然是推销就一定要摸清客户的想法,只有投其所好才能事半功倍。

当年商鞅见秦孝公的时候就曾经犯过错误,光顾着讲大道理,完全没有估计客户的感受,只有给客户最想要的东西才能获得利益。

苏秦闭关期间,算是把这件事情给琢磨透了,多说好听的话,必要的时候说一些不过分的恭维话,最高境界就是把人360度无死角的夸,夸的时候还不能觉得自己太勉强,如果能发自内心的话就更好了。

第二点就是搞地理研究。地图在当年是个稀罕货,能掌握别的国家的地理情况,行军作战就会事ban半功倍。你看后来荆轲刺秦王的时候还是让荆轲给秦王送上燕国的地图。

苏秦有个好老师啊,鬼谷子肯定给他们上过地理课,有没有每个人派发一本限量版的地图不太清楚。

保守估计,苏秦手里肯定有一些地图,加上多年在外的闯荡,对地理环境还是有相对的了解。一年之内反复琢磨几个国家的地理,时间长了就看出了门道,也就想出了合纵和连横的路数。

如果当时秦惠王采用了苏秦,那他估计就把连横给先搞起来了,到底选用哪一套方案,关键还是得看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讲明白这一点,下面的故事就比较好理解了。

苏秦把对赵国这一套开始分别向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用了一遍,结果是大家都觉得这办法听起来靠谱。当然,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楚国地大国强,苏秦就给楚王画了一个更大的饼——成就霸业。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故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一圈跑下来,成果显著,苏秦成为合纵项目负责人,身配六国相印,一时间风光无两。当时,苏秦的车队浩浩荡荡,各国送给他的财物也是拉了好几车,就跟国君出游一样。

周显王听到后非常害怕,还专门派人去清扫道路、派人慰问。自己的家人也都在道旁候着,准备献上食物。苏秦对自己的嫂子说:何前倨而后恭也?(这就是成语前倨后恭的出处)

嫂子匍匐在地,说了一句令人伤心的话:你现在位高金多。于是,苏秦很是感慨:“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不把人逼到绝境上,是无法激发出强大动力的)

赵王封苏秦为武安君,苏秦给秦王致信,告诉他合纵计划已成。秦王掂量了一下局势,最后是“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张仪前期混得也不咋样,还专门去投奔已经发达了的苏秦。不过,苏秦为了实现合纵的大业,表面上不给苏秦好脸看,暗地里却推荐张仪去了秦国。

后来,合纵联盟逐步解体,轮到张仪大显身手。他游走在诸侯列国,纷纷恐吓对方,如果不跟秦国连横,那么秦王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不愧是苏秦的好同学,地理知识和心理攻势运用得炉火纯青,使合纵联盟彻底解体,最后六国被各个击破,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

靠嘴吃饭的,说出来的话要想让人家听进去,要么是甜言蜜语地奉承,画一个人家人爱的大饼,要么是冷言冷语的恐吓,兜售无休无止的焦虑,这大约就是纵横家的正反面。

——《史记·张仪列传》和《史记·苏秦列传》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并无成功把握,为何六国愿把指挥权交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苏秦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

  • 他是战国第一纵横家,苏秦张仪公孙衍都比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起纵横家,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苏秦事燕昭王入齐反间,最终为燕破齐国立下汗马功劳,苏秦死后,他的兄弟苏代、苏厉依然活跃。而张仪则以秦连韩、魏,以对抗关东诸侯。除去苏秦、张仪之外,公孙衍也算是耳熟能详的战国纵横家了,曾约诸国共攻秦。苏秦、张仪、公孙衍虽然作为战国纵横家名垂百世,不过有

  • “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不,他只是“联合国秘书长”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苏秦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靠辩才成事的政治活动者。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之一,也是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苏秦了。一、苏秦与其早年经历简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雒阳(

  • 苏秦想要统一六国,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联盟的稳定和持续?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苏秦

    文|季婉白编辑|季婉白近年来,“合纵连横”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政策由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提出,旨在通过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的实质内涵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合纵连横”的历史背景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是指战

  • 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苏秦

    《史记》中的苏秦苏秦这个名字,不说耳熟能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还有他的传奇事迹,劝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到秦国游说来破合纵之势,这是作者常常听到的版本,甚至在一些现代白话文书中也有见到这些说法,不知道读者们所知道的版本也同作者一样。最具有权威性的史书《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然世言苏秦

  • 苏秦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求情以后还是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其才能和政治手腕备受赞誉。然而,他最终却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遭受车裂之刑,这个结局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惋惜。苏秦生于战国末期的魏国,年少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辩论和交际,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他曾经提出过“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

  • 苏秦感慨人若落魄夫妻绝情、嫂子嫌弃、父母凉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纵横学,由于家境富裕,又得大家鬼谷子为师,觉得学有所成,就想出去嘚瑟嘚瑟。放眼天下,由于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天天喝酒唱k、行令狎妓,一片醉生梦死的样子。对于胸怀壮志的苏秦来说,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睛。只有西陲边地的虎狼之秦,无数代人,不惧苦寒,奖励耕战,变法图强,看上去大有希望。苏秦下了

  • 合纵六国的苏秦结局有多惨?凌迟也不过如此了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苏秦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动漫剧《秦时明月》中,有关纵横家的介绍深入人心。“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家齐鸣的盛世,如果说兵家之法满足了后人关于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幻想,那么纵横之谋则无愧于策士们捭阖天地的浪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

  • 说客?间谍?为何苏秦身份暴露被杀,弟弟依旧能纵横战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一门四学士父子三文豪的苏轼一家人。这一家人的文学造诣就不用说了,他们在朝堂的地位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在北宋,“学士”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本科层次的学位,而是朝堂重臣与普通官员的分水岭,有了学士身份之后就有机会成为“宰执”。比如我们熟悉的包青天包拯,就是龙图阁直学

  • 苏秦连横六国后,他衣锦还乡,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苏秦

    苏秦从师傅鬼谷子那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洛阳。起初家人欢天喜地,杀鸡宰羊庆祝他回来。可当苏秦提出想周游列国,家人脸拉了下来,妻妾和兄嫂嘲笑他:“经商不好吗?非要干那耍嘴皮的事,不穷困潦倒才怪呢!”但苏秦不信那个邪,他先求见周显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之道。周显王身边的大臣知道苏秦出身农家,不相信他有什么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