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提出合纵策略并无成功把握,为何六国愿把指挥权交给他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并无成功把握,为何六国愿把指挥权交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玉婷 访问量:3467 更新时间:2024/1/17 4:56:38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

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分割包围;所谓连横就是以少胜多、各个击破,突出重围。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他俩专门研究鬼谷子的谋略和攻防计策,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俩师承一门学的一样。苏秦下山之前,他走了不少冤枉路,先是到周室谋取功名,结果被人冷眼相看,撵出门外。后又投奔秦赵,原以为凭自己的本事找份工作非常容易,没成想两国的大门都没进去。等他周游列国一事无成回到家中,兄嫂又嫌他不会种田对农业一窍不通,天天没给他好脸色。

苏秦也是要脸面的人,总呆在家里吃白食也难受。他看到战国七雄中,时值燕国势力正在衰弱,于是本着试试看的心态和最后一搏的心情来到燕国,但还是没有引起重视,正当苏秦心灰意冷在燕国流浪了一年的时候,燕文侯召见了他,从此苏秦步入人生辉煌。

本来,苏秦当初投奔西秦,是准备使用连横策略的,当时秦国和齐国正相互吹捧,而且都有称帝的野心,秦国在西齐国在东,一个西帝一个东帝。受到燕王重视后,苏秦决定改变套路,利用中原六国对秦国的称霸作文章,于是他提出了六国合纵攻秦的策略。

那么,苏秦的合纵理论如何能让诸侯信服呢?尤其是后来六国都把指挥权交给了他,苏秦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苏秦利用了六国都害怕秦国强大的心理,他提出集中六国兵力抵抗秦国,避免了六国兵力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其次,苏秦为了让燕国相信他的实力,刚开始并没有动员六国,而是从赵国游说开始,让赵燕联合起来。

再次,有了燕赵合纵的基础,苏秦进一步游说赵国跟其它五国合纵攻秦,苏秦认为,只要赵国答应,其它各国就好办了。

但张仪的出现差一点坏了苏秦的大事。看到苏秦受到六国重视,张仪也出山找到他,苏秦心想一山不容二虎啊,只要张仪在旁边,六国合纵这事就要黄了,于是他故意冷落张仪,并暗中资助他投奔秦国,当张仪知道苏秦的心思后,也就建议秦国暂时不能攻打六国。从这上面看,苏秦看似六国合纵成功,实际上私下也做了一些小动作,致使秦国十五年没有东出函谷关。

苏秦不费吹灰之力游说六国把相印挂在了腰上,秦国碍于六国合并势力强大,也就给了苏秦成名的机会。但合纵之术终究还是被张仪所破。这个时候,苏秦又找到了为燕国建功的机会,他主动要求去齐国充当间谍,因为齐国对燕国构成的威胁最大。

苏秦到了齐国后,很快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于是,苏秦建议齐国趁热打铁攻打其它诸侯都忌惮的宋国,由于宋国的地理位置特殊,秦赵魏韩四国都想吞并,但谁都不想先动手,生怕其它诸侯国联合打击。齐湣王听了苏秦的建议后,不计后果的就占领了宋国,结果惹得其它诸侯联合声讨。苏秦见计谋成功,就迅速通知燕国联合其它五国合纵攻齐。

五国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下南下攻城掠地,苏秦的间谍身份也被齐湣王揭穿,他被车裂而死。

反观苏秦坎坷的一生,奔波一生最终还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他的一生就做了两件大事,联合六国攻秦,到齐国做卧底帮助燕国壮大。合纵理论有没有实际意义?这要看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诸侯国的智慧了。作为创造价值,苏秦的合纵理论并不是纸面上说的那么容易,有它存在的土壤,也有它存在的局限性,实际上就是诸侯国们相互帮助抱团取暖。(参考《史记》)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百家号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的历史资讯。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他是战国第一纵横家,苏秦张仪公孙衍都比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起纵横家,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苏秦事燕昭王入齐反间,最终为燕破齐国立下汗马功劳,苏秦死后,他的兄弟苏代、苏厉依然活跃。而张仪则以秦连韩、魏,以对抗关东诸侯。除去苏秦、张仪之外,公孙衍也算是耳熟能详的战国纵横家了,曾约诸国共攻秦。苏秦、张仪、公孙衍虽然作为战国纵横家名垂百世,不过有

  • “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不,他只是“联合国秘书长”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苏秦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靠辩才成事的政治活动者。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之一,也是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苏秦了。一、苏秦与其早年经历简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雒阳(

  • 苏秦想要统一六国,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联盟的稳定和持续?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苏秦

    文|季婉白编辑|季婉白近年来,“合纵连横”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政策由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提出,旨在通过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的实质内涵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合纵连横”的历史背景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是指战

  • 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苏秦

    《史记》中的苏秦苏秦这个名字,不说耳熟能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还有他的传奇事迹,劝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到秦国游说来破合纵之势,这是作者常常听到的版本,甚至在一些现代白话文书中也有见到这些说法,不知道读者们所知道的版本也同作者一样。最具有权威性的史书《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然世言苏秦

  • 苏秦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求情以后还是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其才能和政治手腕备受赞誉。然而,他最终却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遭受车裂之刑,这个结局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惋惜。苏秦生于战国末期的魏国,年少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辩论和交际,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他曾经提出过“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

  • 苏秦感慨人若落魄夫妻绝情、嫂子嫌弃、父母凉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纵横学,由于家境富裕,又得大家鬼谷子为师,觉得学有所成,就想出去嘚瑟嘚瑟。放眼天下,由于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天天喝酒唱k、行令狎妓,一片醉生梦死的样子。对于胸怀壮志的苏秦来说,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睛。只有西陲边地的虎狼之秦,无数代人,不惧苦寒,奖励耕战,变法图强,看上去大有希望。苏秦下了

  • 合纵六国的苏秦结局有多惨?凌迟也不过如此了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苏秦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动漫剧《秦时明月》中,有关纵横家的介绍深入人心。“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家齐鸣的盛世,如果说兵家之法满足了后人关于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幻想,那么纵横之谋则无愧于策士们捭阖天地的浪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

  • 说客?间谍?为何苏秦身份暴露被杀,弟弟依旧能纵横战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一门四学士父子三文豪的苏轼一家人。这一家人的文学造诣就不用说了,他们在朝堂的地位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在北宋,“学士”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本科层次的学位,而是朝堂重臣与普通官员的分水岭,有了学士身份之后就有机会成为“宰执”。比如我们熟悉的包青天包拯,就是龙图阁直学

  • 苏秦连横六国后,他衣锦还乡,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苏秦

    苏秦从师傅鬼谷子那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洛阳。起初家人欢天喜地,杀鸡宰羊庆祝他回来。可当苏秦提出想周游列国,家人脸拉了下来,妻妾和兄嫂嘲笑他:“经商不好吗?非要干那耍嘴皮的事,不穷困潦倒才怪呢!”但苏秦不信那个邪,他先求见周显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之道。周显王身边的大臣知道苏秦出身农家,不相信他有什么真本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苏秦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