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王堆发现“丝织品”,专家以此为根据,竟说:苏秦张仪不认识

马王堆发现“丝织品”,专家以此为根据,竟说:苏秦张仪不认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4/1/16 5:45:43

很多朋友都喜欢诸葛亮司马懿等斗智斗勇;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段精彩的争斗,即战国七雄间的“纵横捭阖”,其代表便是鬼谷子的两个徒弟——苏秦张仪。当然,这里说的依然与考古有关,“马王堆汉墓”中的文物除了素纱襌衣和转瞬即逝的莲藕汤外,考古队还发现了一批“丝织品”;考古专家以此为根据,竟然说:不仅重塑了苏秦、张仪的形象,还证明了《史记》、《战国策》的“错误”。

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发现瞬间引起考古界轰动,3座古墓共出土了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3000多件文物;除了素纱襌衣之外,最有价值的就是一批两千年前的“丝织品”,专家称之为“帛书”,其代表便是《五十二病方》。诚然,《五十二病方》证明了中医的千年传承,但专家还发现了另一部古籍——《战国纵横家书》;这里说明一下,这部帛书共二十七章,三百二十五行,一万一千多字,出土时是没有名字的,《战国纵横家书》是考古专家为了阅读方便,从新整理后的“释文”书名。

《战国纵横家书》共有二十七章,其中11章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内容细节虽有略微不同,但大致相符;最为难得的是,剩下16章均为早已失传的内容,即便《战国策》、《史记》这样的著名史册中也不曾出现。说到这或许有朋友着急了“这16章内容与苏秦、张仪有什么关系,怎么就证明‘史记’出错了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纵横捭阖”。《鬼谷子》有云“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这么说或许过于生涩了,鬼谷子这样的古之奇人也不好妄加揣摩,这里借用专家的解释:简单地说,是指战国七雄之间的合纵连横。

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里的“六合”就是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再加上秦国,就是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了;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倍增,便兴兵妄图吞并六国,其余诸侯自然竭力反抗,但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抵挡虎狼秦军。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想当然”的认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不就好了吗?”理论上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众诸侯互相争斗数百年,国与国之间甚至称得上“世仇”,在这种环境下,想把六国联合起来并非易事;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按照《史记》的描述,苏秦主张“合纵六国以抗秦”,简单地说,就是说服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军。

而张仪则是“助秦以远交近攻”,说白了,张仪帮助秦国,采用“游说六国,亲善秦国”的策略,分化六国来达到逐一吞并的目的;在《史记》的记载中,苏秦、张仪虽然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两人辅佐的对象却刚好对立,自然也就成了敌人。这里强调一下,史料中的七国之争更复杂,也更严谨,这里仅是简单介绍;一言以蔽之,《史记》中的苏秦、张仪是同一时代的两位“纵横家”,同时也是一对直接交锋的“敌人”。说到这或许有朋友看出来了“前面说‘战国纵横家书’,这里又一直强调‘史记’,难道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的确如此,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的内容更加丰富,首先“佩六国印”的苏秦与“助秦”的张仪的确是敌人,但两人却并非在同一时期;从时间上来看,“张仪”先出,帮助秦国迅速“游说六国,亲善秦国”并取得卓越成绩,这才引起了众诸侯的恐慌。第二点,苏秦和张仪并没有“直接交锋”,与张仪站在地对面的并不是苏秦,而是另一位“纵横家”公孙衍;说起来“公孙衍”和张仪一样,初期同辅秦惠王,但“公孙衍”的出现比张仪还要早一些。

最初“公孙衍”是秦国主要的辅政良臣,深得秦惠王信任,也做了不少利于秦国的大事;尤其是秦魏之间的“河西之战”,公孙衍一仗“斩首八万”,将河西要塞的控制权夺到手,至此秦国剑指中原。同时,魏国元气大伤,便暗地里派人携重金示好公孙衍;结果是,公孙衍建议秦惠王在“秦魏和好”之际休兵养息,或者攻打其他弱小的国家。秦惠王对公孙衍深信不疑,本来是要放弃攻魏的,结果“张仪”出现了;简单地说,张仪认为魏国乃是六国诸侯中的强者,如果此时秦惠王不趁机将其彻底打败,等恢复过来就不好对付了。

最终秦惠王采用张仪的建议,但“公孙衍”就此失宠,之后逃往魏国做了将军,从此两人成了直接对手;张仪帮助秦国“连横”以逐一吞并六国,而公孙衍则是“合纵”六国以抵抗秦军,一段时期内,两人才是战国纷争中的主角。至于“苏秦”,其实他出现的时间更晚,据考古专家考证和《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苏秦”还是未登朝堂的年轻人,两人根本没机会打交道;依据《战国纵横家书》失传的16章内容来看,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他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

公孙衍首创“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诸国对抗强秦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但最终却以失败落幕;《战国纵横家书》中对公孙衍的记载较为详尽,奇怪的是,《史记》虽有公孙衍传,但仅是附于张仪传下的简短篇幅,至于《战国策》更是寥寥数语而已;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提出反对意见“考古专家凭什么就认定‘战国纵横家书’记载的内容是真的,‘史记’就是错误的呢?”

理由其实很简单,一则《战国纵横家书》虽然出现在“马王堆汉墓”中,但成书时间要远早于《史记》,距离战国时期也相对较近;《史记》是汉代之后才成书,而且内容多有“道听途说”之嫌,相对来说,《战国纵横家书》的可信度更高。其次,考古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寻找珍贵文物,而是“以文物佐证历史”,对此考古专家也做了大量考证;当然,这并不是说《史记》所有内容都不正确,公正的说,它依然是目前了解历史的重要辅助资料。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占了燕王母亲便宜,亦可说成是为燕国好!此人太牛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苏秦

    仿佛一提起张仪苏秦,我们会觉得这些人好厉害,他们师出鬼谷子,纵横六国。苏秦更是凭借自己的口舌在战国各国之间混得风生水起,是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谋略家。说到这苏秦,他确实厉害,合纵六国这种事情单是听听,就觉得不可思议,将六只老虎绑在一起串成一串,这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苏秦做到了。今天且不提苏秦是如

  • 纵横家的一体两面:苏秦画大饼vs张仪贩卖焦虑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苏秦

    诸子百家中有一类是纵横家。纵横家以战国群雄为舞台,纵横捭阖,上演了一出分分合合的精彩大戏。后世谈及纵横家,总绕不过两个人——苏秦和张仪。据说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两人一同求学时,苏秦觉得自己的学问没有张仪好,张仪将来肯定大有前途。或许当时也曾经相约:苟富贵勿相忘。毕业后,苏秦在外面飘了几年,没

  •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并无成功把握,为何六国愿把指挥权交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苏秦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

  • 他是战国第一纵横家,苏秦张仪公孙衍都比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苏秦

    说起纵横家,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苏秦事燕昭王入齐反间,最终为燕破齐国立下汗马功劳,苏秦死后,他的兄弟苏代、苏厉依然活跃。而张仪则以秦连韩、魏,以对抗关东诸侯。除去苏秦、张仪之外,公孙衍也算是耳熟能详的战国纵横家了,曾约诸国共攻秦。苏秦、张仪、公孙衍虽然作为战国纵横家名垂百世,不过有

  • “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不,他只是“联合国秘书长”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苏秦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靠辩才成事的政治活动者。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之一,也是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苏秦了。一、苏秦与其早年经历简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雒阳(

  • 苏秦想要统一六国,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联盟的稳定和持续?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苏秦

    文|季婉白编辑|季婉白近年来,“合纵连横”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政策由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提出,旨在通过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的实质内涵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合纵连横”的历史背景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是指战

  • 间谍史的鼻祖,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真实身份被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苏秦

    《史记》中的苏秦苏秦这个名字,不说耳熟能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还有他的传奇事迹,劝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到秦国游说来破合纵之势,这是作者常常听到的版本,甚至在一些现代白话文书中也有见到这些说法,不知道读者们所知道的版本也同作者一样。最具有权威性的史书《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然世言苏秦

  • 苏秦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求情以后还是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其才能和政治手腕备受赞誉。然而,他最终却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遭受车裂之刑,这个结局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惋惜。苏秦生于战国末期的魏国,年少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辩论和交际,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他曾经提出过“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

  • 苏秦感慨人若落魄夫妻绝情、嫂子嫌弃、父母凉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纵横学,由于家境富裕,又得大家鬼谷子为师,觉得学有所成,就想出去嘚瑟嘚瑟。放眼天下,由于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天天喝酒唱k、行令狎妓,一片醉生梦死的样子。对于胸怀壮志的苏秦来说,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睛。只有西陲边地的虎狼之秦,无数代人,不惧苦寒,奖励耕战,变法图强,看上去大有希望。苏秦下了

  • 合纵六国的苏秦结局有多惨?凌迟也不过如此了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苏秦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动漫剧《秦时明月》中,有关纵横家的介绍深入人心。“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家齐鸣的盛世,如果说兵家之法满足了后人关于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幻想,那么纵横之谋则无愧于策士们捭阖天地的浪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