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终极目的是攻打秦国,灭中山、打匈奴只是附带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终极目的是攻打秦国,灭中山、打匈奴只是附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伊先生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3/12/15 2:16:02

公元前299年,已经足够强大秦国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天,一队赵国的使节出现在秦国都城咸阳,并获得了当时秦国国君秦昭的接见。

秦昭王在接见使臣时,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使臣中有一个人看上去气宇轩昂,举止威严,同行的使臣不经意间就会流漏出恭敬的痕迹。

接见结束后,秦王依旧很疑惑,派人去试图问问此人来历。当秦兵追上赵国使臣时发现,此人已经先行骑马离去了。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当时秦国最大的敌人。

赵武灵王这次随使臣冒险进入秦国首都,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亲眼探得秦国的实力,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且保密的工作——为突袭秦国勘察地理情报。

强秦弱赵局势:秦国国富兵强且据地理优势,赵国衰弱战乱岌岌可危

当时的秦国已经通过攻占巴蜀之地,获得了充足的后备资源,并且凭借关中的地理优势,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各国都感受到来自西面的压力。

赵武灵王接手的是一个正在走向衰弱的赵国,登上王位后赵武灵王看到赵国面临的现状:周边的东胡、中山、匈奴骚扰不断,与大国打仗输多赢少,秦国吞并天下之心路人皆知。

当其他国家还在亲秦还是抗秦之间来回摇摆的时候,赵武灵王已经开始奋发图强,为进军秦国做准备,他也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位制定详细计划攻击秦国的君主。

在赵武灵王时期,秦国的关中四塞格局已经成熟,戒备森严。东方各国要想攻打秦国必须从武关和函谷关进军,但是武关和函谷关都是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所以从此处攻击秦国已经不可能了。

困境求生之路:赵武灵王打破时代地理视角,寻得攻秦通道

赵武灵王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君主。秦国四面都是群山,只有北面的北山山系高度较低且有很多豁口,他想在这里另辟蹊。

经过派人多方勘察,终于发现了一条攻打秦国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从赵国出发,经北方塞外进入河套地区,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为跳板,翻越北山山系进攻秦国。

这条进攻秦国的通道对战国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具有开拓性质的。战国时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人们对周边的地理还处于不断摸索中,因此这个通道是开拓了战国人对更大范围地理的认识。

实施军事改革: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大不断扩大版图

赵武灵王的战略已经有了实施的基础,但是还需要条件。要想从横跨北方转而南下进攻秦国,就要先占领北方的土地,并且在这里筑城屯兵。

赵国的北方有中山等白狄国家,还有更北方的胡人(林胡、东胡、娄烦)。这些撮尔小国看到赵国衰弱,经常来掠夺骚扰,赵武灵王也早就想收拾他们了,因此,赵国开始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是改穿更加方便打仗的胡服,减少笨重战车的使用,利用马匹和弓箭增加机动性,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行军打仗方法。

赵国的军事力量很快就提升上来,在改革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就出兵攻打中山,此次出兵“辟地千里”,收获巨大。又过几年,赵国再次出兵攻打中山国,得到中山国全部领土,中山国灭亡。

进攻中山国的同时,秦国还向北方的匈奴出击,赵国领土不断扩大,有“攘地北至燕、代”的记载。赵国将疆域直接推至黄河河套以北地区,占领了计划中的云中、九原,并在此设郡筑城,作为进攻秦军的后备基地。

就是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率队冒险进入秦国首都,完成对秦国的最后观察。

奋力一击流产:赵武灵王让位专注军事却因内斗饿死

为了做进军秦国的军事准备,赵武灵王作出一个决定:将王位让给儿子惠文王,自称赵主父,专心准备军事行动。当时还没有太上皇的说法,这个词是刘邦为自己的父亲发明的。

这本是赵武灵王的一个决心之举,却最终酿成了自己的毁灭。赵武灵王虽然让位给了赵惠文王,但是他在惠文王和安阳君这两个儿子之间的态度模模糊糊,最终导致两个儿子的激烈内斗。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将自己的父亲围困,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从对外夸张变成了防守,没有人有眼光看到那条他开辟的道路是多么重要,进攻秦国成为泡影。

英雄所见略同:赵武灵王的发现成为秦始皇抗击匈奴通道

秦始皇时期,他意识到从河套到秦国首都咸阳这条道路的重要性。秦始皇主持修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秦直道。秦直道笔直地从咸阳出发,穿越陕北高原,越过黄河,到达今天的包头。

这条道路为秦国抗击匈奴贡献巨大。当北方匈奴人来犯,秦国军队可以从这条道路快速抵达北方前线,秦国军队的后勤物资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结语

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挽救走向衰弱的赵国,为赵国的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的赵国也是让秦国最头疼、损失最多的一个国家。

1.战略眼光高远。在各国摇摆不定时,就用高远敏锐的眼光着手准备进攻秦国,突破地理局限,发现攻秦通道。

2.政治魄力惊人。为了实现进攻秦国的终极目标,制定了灭中山攻占北方大片土地的计划,更重要的是顶住当时“攘夷”主流思想的掣肘,主动向胡人学习,开展“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3.英雄胆识过人。作为一个国君,亲自率队进入敌国都城,亲自刺探秦国的实力,勘察地理通道,这胆识恐怕无人能及,令人敬佩。

欢迎留言交流,更多精彩请关注。

标签: 赵武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那么厉害的雄主竟然被活活饿死,他儿子真的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赵武

    在战国末期,除了秦国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优秀君王之外,与这父子二人差不多同时代的赵国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君王,他就是在历史上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这位赵武灵王应该算是历史上最特殊、最另类的一位君王。大部分人都认为魏文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是战国时期最有最为的君主,但是总体来说,除了秦孝

  • 大草原上的野心部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学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赵武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容宁青青草场上,部落分裂在即。“为什么要走呢,这里不好吗?”“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些离开家园,四处漂泊的人们,后来建立了国家,叫做“商”。那个留在当地没有走的人们,被后人称作“东胡”。——扩张——当商人在中原开宗立国之际,留在当地的东胡部落也没有闲着,他们控制了

  • 赵武灵王45岁被饿死,千年后墓地挖开,发现难以接受的事实!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赵武

    这意味着,赵雍稍有差池稍显软弱,赵国立即就有倾覆之危。生死存亡之际,赵雍顾不得悼念亡父,与父辈老臣合力筹谋,将举国之精锐调入邯郸,又遣使与宋、韩二国示好结盟,舍重金拉拢越王、楼烦王,说服几方互为策应,故而5国联军还未抵达赵地边塞时,赵雍已经各个击破,间接挫败了会葬图赵的阴谋。将此一危局化解于无形之后

  •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原因:权力面前,没有亲情的生存空间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赵武

    战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而一力推行胡服骑射、把赵国从边陲小国提升为军事强国的赵武灵王,更称得上是君主中英雄人物。但就是这样的一代英主,在一手将赵国带到巅峰之际,惨被自己的手下活活饿死。究其原因,在于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不明白一个残忍的道理:权力面前,没有亲情的生存空间。一、爱屋及乌,宠子狂魔赵武

  • 英明一世的赵武灵王到底做了什么?以致惨被饿死沙丘宫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赵武

    赵武灵王惨死于宫廷之变,并非是有人来谋害他,这纯属是他自己“作”的。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后世的梁启超曾把赵武灵王同秦始皇、汉武帝等雄君圣主并列。因为以上这几位都曾打败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从这一点来看,赵武灵王也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君主。在他父亲赵肃侯去世后,周围几个国家想算计赵国,但被年轻的武灵王用计

  • 被誉为“唯一能挡秦六国之人”的赵武灵王,实力靠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赵武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何解?看赵武灵王大英雄的小目标就懂常听人言,常立志不如立长志,说过这话的人就有清朝以完人自居的曾国藩。这段话的出处,源自《古今贤文》“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算是对孔子《论语》中“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的进一步解读,意思嘛也很明显!当人专心致“志”的时候,他就会无所畏惧

  • 如果没有沙丘之变,赵武灵王会怎样打赢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赵武

    长平之战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它可以说是战国局势的转折,秦国在中后期最大的敌人赵国,败在了秦国的手里。而齐国也因为此前对燕国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战国第一强国的位置掉了下来。秦国抓住机会,完成了对六国的军事威慑,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完成一统。但是昭襄王深感自己已经年迈,不能当此大任

  • 阴姬和赵武灵王是什么关系?中山国为什么被灭?

    历史人物编辑:乡村小诚哥标签:赵武

    阴姬和赵武灵王本没有相关牵连,一个是中山国的宠妃,一个是赵国的君王。但是却因为中山国的臣子司马喜的个人利益,引发了赵武灵王想抢夺阴姬的欲望,又因为中山国君王为防备赵武灵王抢夺阴姬的意图,立了阴姬为王后。让赵武灵王觉得尊严受损,于是,出兵歼灭了中山国。最终,因为一个女人让这个好不容易复国的中山国再次被

  • 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的时候,为什么大臣们不来救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赵武

    赵武灵王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在他的领导下,赵国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走上了一条强国的道路。但是,他的晚年和齐桓公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都被人围困起来,活活饿死。那么,究竟是谁有如此胆量敢围困一位君王,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做出了这种事情?赵武灵王被围困时间长达三个月,大臣们又为何不来救他呢?这件事要谈论起

  • 秦始皇在此地驾崩,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赵武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是比较迷信的,在他们眼中,有很多禁忌。比如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地方,在古人眼中,便是一处困龙之地。商纣王曾在此地设置酒池肉林,赵武灵王曾饿死于此,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同样在这个地方驾崩。此地在哪呢?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境内的沙丘。沙丘沙丘位于今天河北邢台广宗县境内的大平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