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关羽张飞 最后却都不得善终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关羽张飞 最后却都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萌宠之家 访问量:555 更新时间:2023/12/7 15:12:57

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偏偏找了两个万人敌为左膀右臂,终得帝王之业。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自然也少不了左膀右臂,许褚、典韦虽勇但“护卫”是第一要职,带兵战绩不多,充其量算得上曹操的哼哈二将。曹操的关羽、张飞则另有其人,只不过他们一没有《演义》润色使之神勇扬名;二则不得善终而泯然众人。故而后人并没有觉得他们有多出彩,其实抛开《演义》传奇之处观点再看史书,他们并不比关、张差。

初露头角

一场战争要较量的东西太多了,后勤的保障;元帅的指挥;谋士的运筹;当然,万事俱备还需要有将领去执行,去前线厮杀。而史书对此的最高评价无非“先登”、“陷陈”之词,近年麹义、高顺更是托这两词一度被捧上天。

曹操虽然顶着官三代的帽子;交着袁绍这种朋友,有张邈、鲍信资助着。但也曾一度被吕布、陈宫打得只剩下三个县城。走投无路的曹操后来驱吕布,围张超,追桥蕤,安众伏张绣,下邳围吕布,终有一席之地抵挡袁绍。而这些仗几乎都是曹操亲自执鞭的,而留下“先登”、“陷陈”的记录永远是那两个人:于禁乐进

外姓第一、二人

截止到围杀吕布,曹操有了抵挡袁绍的资本,随之而来的官渡之战成了袁、曹争夺第一霸主的一仗。于禁、乐进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袁绍起兵十万打曹操,刘备徐州斩车胄复叛响应袁绍。于禁主动申请打头阵,曹操派了两千人给他在延津抵挡袁绍,自己带着乐进等人千里奔赴徐州。

等到曹操收复徐州回来,袁绍依旧拿于禁没办法。曹操大部队回来后于禁、乐进带着五千人主动出击,从延津一路打到河内,焚烧袁绍三十余屯,斩首、俘虏各数千。

于禁先登挡了袁绍攻势,乐进虽后与他一起偷袭了袁绍的三十余屯。但似乎还觉得功劳不够,乌巢之战力战袁绍大将淳于琼,使袁军一举溃败。后来打袁谭高干又多为先登破城。

统一北方后曹操特地表于禁、乐进:“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并表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折冲将军。

分道扬镳

随着战功擢升,二人官居显赫,于禁假节钺(钺者,黄钺也,代表生杀指掌,又控制各部军队之权。此时张辽、乐进都是假节,于禁地位明显高出二人一截。)。乐进假节(节者,白旄也,代表天子使命,又调集地方行政之权。)。渐渐各自带兵不再并肩作战。于禁先在淮南讨贼,乐进则留荆州退关羽。尔后调于禁至襄樊战关羽,乐进去合肥守孙权。

于禁则被关羽水淹七军俘获,周旋于吴,回到魏国早已须发全白,形容憔悴,被曹丕“调戏”得病死。虽然有这么一个污点,但于禁还是凭着前期履历功绩排的“五子良将”之三,张郃、徐晃前面。张辽则凭借逍遥津之战此消彼长占据了外姓第一人的地位,占据“五子良将”之首。

于禁、乐进二人都是曹操亲自从行伍中提拔出来,伴随创业亲自上阵先登陷陈,功绩显赫,一度假节成为封疆大将。奈何一个失载、一个天祸使得二人都“晚节不保,也算是遗憾了。说到曹魏猛将,先有曹仁、夏侯渊为帅;外姓则是许褚、典韦当先。须不知于禁、乐进这两人才是曹操的关羽、张飞啊!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差点取下关羽首级,最后却被于禁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于禁

    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差点取下关羽首级,最后却被于禁暗算!三国是个猛将如云的时代,武将们带兵冲杀,个个都有万人敌的本事。其实,三国有很多胆子大的猛将,大家却认为这些猛将都很水。其实,三国有一个猛将,差点取下关羽的首级,最后却被自己人于禁暗算,导致功败垂成。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 于禁返回魏国之后,没有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反而是遭到嘲讽和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于禁

    公元219年,刘备麾下大将关羽利用地势,将汉水积蓄起来,自上而下将于禁七军淹没,战后,关羽兵不血刃地俘获了曹军统帅于禁和大将庞德,庞德大骂:你这竖子,说什么屁话!魏王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所向无敌,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庸才罢了,哪里是我们魏王的对手!关羽则微微一笑:你旧主马超现今在汉中,为什么不快

  • 三国时降将不计其数,为何唯独于禁遭到千年骂名?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于禁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古代诸侯阀割据的时代,人才争夺都是交战双方的重点。于是,一个新的群体出现了,降将。与现在公司员工跳槽一样,古代将领投降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三国时期,魏蜀吴在争夺天下时,降将更是无数。可以有一位降将,他在投降后却遭到了千年骂名,这个人就是于禁。晚节不保,这是于禁身上最

  • 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让曹操父子失望透顶?因为他投降的不是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于禁

    公元219年,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曹操得知后长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需要于禁为自己而死。襄樊之战,对曹操意义非常水淹七军,是关于发动的襄樊之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史书中称,这一事件发生后,“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

  • 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于禁被吓破了胆,其余人都亡于乱箭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于禁

    介绍:三国是当今历史上被提及最多的朝代,只要别人提起它可以聊一些热门话题,同时京剧、戏曲继续演绎里面的人物。,东汉末年三国之乱的时代,曹魏、蜀汉、东吴,各个霸主都有自己的一批无敌将领,像刘备有五虎将,这五个人个个都是名将,一个值一百。魏国曹操有五将,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人都是曹魏手下的

  • 曹操的大将于禁战败投降关羽之后,接下来的人生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于禁

    谈论于禁战败之后的命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的分析一下,剖析一下于禁跌宕起伏的人生。 于禁是如何败于关羽之手? 首先,于禁奉命救援曹仁。公元219年,关羽起兵北伐,率军进至荆州北部的襄阳郡,击败了曹仁派至的先头部队,进而围攻吕常于襄阳,攻打曹仁于樊城。为了缓解樊城的压力,趁樊城没有完全被围困之际

  • 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却败于一句话,害死刘备,坑惨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古往今来V标签:于禁

    所谓的“三国争霸”,其实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魏、蜀、吴三个诸侯国。曹操自黄巾起兵,一路南征北讨打下了北方千里江山,说他是一方“诸侯国”实至名归;而“东吴”孙权是继承了其哥哥孙策的遗产,也占据着不小的一块地盘,他称为“诸侯国”也算说得过去。严格的说起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其实连一方诸侯也算不上,那就更

  • 都是投降,于禁为何遭遗臭万年?副将庞德对他的伤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于禁

    今天的开篇,先让我简单介绍两名大将吧。于禁: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于禁为人耿直、刚毅、勇猛、清廉、性格也不高傲,曹操以古时名将来评价于禁。于禁性格虽好,但治军严厉而闻名。可惜,最后他在樊城之战中投降关羽,导致晚节不保。纵观于禁一生,虽然功大于过,但因投降一事,让其逝世后得了个谥号

  •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于禁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文|明明读历史在三国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是被击败,可是自己的实力依旧是非常的雄厚,也就是因为这样孙权与刘备二人也是一致都在保持着联盟的关系,甚至当时为了更方便和蜀军联系,也是直接就把南郡借给了蜀国刘备。后来在刘备拿下了益州以后,孙权当时看

  • 三国前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后期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久史微鉴标签:于禁

    为很么三国前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后期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的羞辱?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了解当时整个天下的形势,不是于禁不能投降,而是投降的时机不对,让曹丕很反感甚至是厌恶。于禁作为曹魏的外姓假节的大将确实投降了而且是做了两国的俘虏于禁投降还得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说起。公元219年夏天的时候,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