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杀庞德,为何就能威震华夏?

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杀庞德,为何就能威震华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海听雷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3/12/7 15:06:59

樊城之战,是关羽的巅峰时刻,也是蜀汉的极盛期。关羽之所以能够威震华夏,降于禁,斩庞德,当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但并非全部。

关羽能够“威震华夏”是由很多因素一起促成的。

一、汉中之战,曹军士气大挫。

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战斗,多数都以刘备的失败告终,即使取胜也是微不足道。而赤壁之战,孙吴才是主力,刘备纯属打酱油的。可是,汉中之战,刘备却露足了脸,黄忠斩杀夏侯渊,赵云汉水胜曹军。曹操见夺回汉中无望,只得撤军。

汉中之战,蜀军士气大涨,而曹军的士气却是大挫,促成了关羽信心满满的北伐。

二、宛城叛乱,曹仁转攻为守。

曹操在汉中与刘备作战之时,曹仁也在准备南征荆州关羽。只是,曹仁性急,为了筹集军需,增加了南阳郡的赋税、差役,导致宛城守将侯音叛乱。曹仁只得放弃南征,转身平定宛城。侯音自然不是曹仁的对手,很快被擒获斩杀。

侯音叛乱被平定,可是在汉中曹魏却陷入被动,曹仁也只得转为守势。如果汉中之战刘备失败,那么关羽的“威震华夏”可能就要泡汤了。

三、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只是前奏。

曹魏军队在汉中之战后,暂时全面转入了防御。关羽则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获封前将军,假节钺,发动了樊城之战。

曹操得知消息,急派左将军于禁前往救援。原本,于禁率七军,与庞德一起,大战关羽。可是,突遇天降大雨,汉水漫溢,山洪暴发,于禁七军被淹,只得束手就擒。庞德则是射光了箭矢,在退回樊城的途中,船翻被俘。

这才有了关羽降于禁,斩庞德的壮举。但是,此时的关羽还并未“威震华夏”。

关羽能够水淹七军,只能说是天助关羽,也是天谴关羽呀。这个我们稍后解释。

四、群寇响应,关羽威震华夏。

行军作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胜败根本算不了什么了。即使是黄忠斩了夏侯渊,黄忠也没有“威震汉中”之类的称号。因为此时曹魏的气势还在,刘备大军也不可能对曹魏形成什么实质性的严重威胁。

但是,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之后,情形却截然不同。

关羽击败于禁之后,随即派兵包围了樊城和襄阳。曹操所派遣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叛曹投降了关羽。同时,许都以南的郡县,诸如梁(河南汝州西)、郏(河南平顶山郏县)、陆浑(河南嵩县)等地的群盗,也开始响应关羽,称为关羽的支党。

特别是陆浑的起义首领孙狼,专门跑到南方晋见关羽。关羽发给孙狼印信,还拔了一部分军队给孙狼,让他回到许都附近打游击。很牛呀,原来关羽也会游击战。

关羽在樊城作战,而其分支队伍已经到了中原腹地的许都附近,直接威胁曹魏政权。关羽此时的声势浩大,这才有了“威震华夏”的称号。

“威震华夏”并没能给关羽带来更多利益。

关羽威震华夏了,曹操吓得要迁都,而孙权则犯了“红眼病”。

如果关羽的能力足够的话,那么“威震华夏”将会让关羽再登高峰。可是,曹操在司马懿、蒋济的劝说下,紧急从汉中调回了徐晃;从合肥调回了张辽。曹操自己也准备御驾亲征。

而孙权也和吕蒙陆逊等人定下偷袭荆州的计策。

最终,关羽在曹魏、孙吴夹击之下,败走麦城,身死当阳,留下了千古遗憾。不过,关羽能够“威震华夏”,的确无愧于三国名将的美誉。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关羽张飞 最后却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于禁

    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偏偏找了两个万人敌为左膀右臂,终得帝王之业。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自然也少不了左膀右臂,许褚、典韦虽勇但“护卫”是第一要职,带兵战绩不多,充其量算得上曹操的哼哈二将。曹操的关羽、张飞则另有其人,只不过他们一没有《演义》润色使之神勇扬名;二则不得善终而泯然众人。故而后人并没有觉得他们有

  • 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差点取下关羽首级,最后却被于禁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于禁

    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差点取下关羽首级,最后却被于禁暗算!三国是个猛将如云的时代,武将们带兵冲杀,个个都有万人敌的本事。其实,三国有很多胆子大的猛将,大家却认为这些猛将都很水。其实,三国有一个猛将,差点取下关羽的首级,最后却被自己人于禁暗算,导致功败垂成。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 于禁返回魏国之后,没有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反而是遭到嘲讽和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于禁

    公元219年,刘备麾下大将关羽利用地势,将汉水积蓄起来,自上而下将于禁七军淹没,战后,关羽兵不血刃地俘获了曹军统帅于禁和大将庞德,庞德大骂:你这竖子,说什么屁话!魏王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所向无敌,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庸才罢了,哪里是我们魏王的对手!关羽则微微一笑:你旧主马超现今在汉中,为什么不快

  • 三国时降将不计其数,为何唯独于禁遭到千年骂名?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于禁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古代诸侯阀割据的时代,人才争夺都是交战双方的重点。于是,一个新的群体出现了,降将。与现在公司员工跳槽一样,古代将领投降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三国时期,魏蜀吴在争夺天下时,降将更是无数。可以有一位降将,他在投降后却遭到了千年骂名,这个人就是于禁。晚节不保,这是于禁身上最

  • 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让曹操父子失望透顶?因为他投降的不是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于禁

    公元219年,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曹操得知后长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需要于禁为自己而死。襄樊之战,对曹操意义非常水淹七军,是关于发动的襄樊之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史书中称,这一事件发生后,“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

  • 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于禁被吓破了胆,其余人都亡于乱箭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于禁

    介绍:三国是当今历史上被提及最多的朝代,只要别人提起它可以聊一些热门话题,同时京剧、戏曲继续演绎里面的人物。,东汉末年三国之乱的时代,曹魏、蜀汉、东吴,各个霸主都有自己的一批无敌将领,像刘备有五虎将,这五个人个个都是名将,一个值一百。魏国曹操有五将,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人都是曹魏手下的

  • 曹操的大将于禁战败投降关羽之后,接下来的人生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于禁

    谈论于禁战败之后的命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的分析一下,剖析一下于禁跌宕起伏的人生。 于禁是如何败于关羽之手? 首先,于禁奉命救援曹仁。公元219年,关羽起兵北伐,率军进至荆州北部的襄阳郡,击败了曹仁派至的先头部队,进而围攻吕常于襄阳,攻打曹仁于樊城。为了缓解樊城的压力,趁樊城没有完全被围困之际

  • 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却败于一句话,害死刘备,坑惨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古往今来V标签:于禁

    所谓的“三国争霸”,其实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魏、蜀、吴三个诸侯国。曹操自黄巾起兵,一路南征北讨打下了北方千里江山,说他是一方“诸侯国”实至名归;而“东吴”孙权是继承了其哥哥孙策的遗产,也占据着不小的一块地盘,他称为“诸侯国”也算说得过去。严格的说起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其实连一方诸侯也算不上,那就更

  • 都是投降,于禁为何遭遗臭万年?副将庞德对他的伤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于禁

    今天的开篇,先让我简单介绍两名大将吧。于禁: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于禁为人耿直、刚毅、勇猛、清廉、性格也不高傲,曹操以古时名将来评价于禁。于禁性格虽好,但治军严厉而闻名。可惜,最后他在樊城之战中投降关羽,导致晚节不保。纵观于禁一生,虽然功大于过,但因投降一事,让其逝世后得了个谥号

  •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于禁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文|明明读历史在三国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是被击败,可是自己的实力依旧是非常的雄厚,也就是因为这样孙权与刘备二人也是一致都在保持着联盟的关系,甚至当时为了更方便和蜀军联系,也是直接就把南郡借给了蜀国刘备。后来在刘备拿下了益州以后,孙权当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