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降将不计其数,为何唯独于禁遭到千年骂名?原因其实很简单

三国时降将不计其数,为何唯独于禁遭到千年骂名?原因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1544 更新时间:2024/3/14 20:07:45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古代诸侯阀割据的时代,人才争夺都是交战双方的重点。于是,一个新的群体出现了,降将。与现在公司员工跳槽一样,古代将领投降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

三国时期,魏蜀吴在争夺天下时,降将更是无数。可以有一位降将,他在投降后却遭到了千年骂名,这个人就是于禁

晚节不保,这是于禁身上最大的标签。于禁早年的军旅生涯堪称辉煌,起初受到鲍信的招募讨伐黄巾军,后归降曹操,在曹操麾下来到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于禁确实能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一路做到了曹操的“五子良将”。

为什么说于禁晚节不保呢?因为关羽“水淹七军”前,于禁战功卓著,威名远扬,堪称一代名将。然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的人生从顶峰直入谷底,无比悲壮。

建安二十四年,于禁率领率军驰援樊城,大军驻扎在低洼地带,适逢八月,大雨连绵数日,汉水暴涨,山洪暴发,于禁等七军被大水淹没。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

投降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可于禁点背,他的投降时机却成了问题。庞德没有投降,他自始至终顽强抵御,结果被关羽杀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投降还是以卵击石,死战不退,于禁选择了后者。

毋庸置疑,投降关羽肯定是于禁这辈子作出的最后悔的决定,曹操获悉后感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的悲愤和庞德的对比,于禁逐渐被世人所谩骂。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后来吕蒙攻下江陵,于禁获得自由,等到孙权向曹魏称臣时,于禁返回了曹魏。此时曹魏,执政者为曹丕,于禁的悲剧时刻来临了。于禁回到魏国后,曹丕竟然命人画了一幅于禁投降关羽的画面,“先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

好不容易回到魏国,竟然受到如此大的屈辱,于禁越想越郁闷,结果因羞愧病发而亡。更悲催的是蜀国人对于禁的评价,“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等到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他再把这件事添油加醋,无限放大,写的跟他亲眼看到的一样,结果于禁真的成为了炮灰,受到千年谩骂。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让曹操父子失望透顶?因为他投降的不是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于禁

    公元219年,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曹操得知后长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需要于禁为自己而死。襄樊之战,对曹操意义非常水淹七军,是关于发动的襄樊之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史书中称,这一事件发生后,“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

  • 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于禁被吓破了胆,其余人都亡于乱箭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于禁

    介绍:三国是当今历史上被提及最多的朝代,只要别人提起它可以聊一些热门话题,同时京剧、戏曲继续演绎里面的人物。,东汉末年三国之乱的时代,曹魏、蜀汉、东吴,各个霸主都有自己的一批无敌将领,像刘备有五虎将,这五个人个个都是名将,一个值一百。魏国曹操有五将,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人都是曹魏手下的

  • 曹操的大将于禁战败投降关羽之后,接下来的人生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于禁

    谈论于禁战败之后的命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的分析一下,剖析一下于禁跌宕起伏的人生。 于禁是如何败于关羽之手? 首先,于禁奉命救援曹仁。公元219年,关羽起兵北伐,率军进至荆州北部的襄阳郡,击败了曹仁派至的先头部队,进而围攻吕常于襄阳,攻打曹仁于樊城。为了缓解樊城的压力,趁樊城没有完全被围困之际

  • 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却败于一句话,害死刘备,坑惨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古往今来V标签:于禁

    所谓的“三国争霸”,其实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魏、蜀、吴三个诸侯国。曹操自黄巾起兵,一路南征北讨打下了北方千里江山,说他是一方“诸侯国”实至名归;而“东吴”孙权是继承了其哥哥孙策的遗产,也占据着不小的一块地盘,他称为“诸侯国”也算说得过去。严格的说起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其实连一方诸侯也算不上,那就更

  • 都是投降,于禁为何遭遗臭万年?副将庞德对他的伤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于禁

    今天的开篇,先让我简单介绍两名大将吧。于禁: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于禁为人耿直、刚毅、勇猛、清廉、性格也不高傲,曹操以古时名将来评价于禁。于禁性格虽好,但治军严厉而闻名。可惜,最后他在樊城之战中投降关羽,导致晚节不保。纵观于禁一生,虽然功大于过,但因投降一事,让其逝世后得了个谥号

  •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于禁

    樊城战役,为什么关羽可以打败于禁七军,却不能击败徐晃的援军?文|明明读历史在三国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是被击败,可是自己的实力依旧是非常的雄厚,也就是因为这样孙权与刘备二人也是一致都在保持着联盟的关系,甚至当时为了更方便和蜀军联系,也是直接就把南郡借给了蜀国刘备。后来在刘备拿下了益州以后,孙权当时看

  • 三国前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后期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久史微鉴标签:于禁

    为很么三国前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后期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的羞辱?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了解当时整个天下的形势,不是于禁不能投降,而是投降的时机不对,让曹丕很反感甚至是厌恶。于禁作为曹魏的外姓假节的大将确实投降了而且是做了两国的俘虏于禁投降还得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说起。公元219年夏天的时候,关羽

  • 夏侯渊地位不比于禁低,为何斩夏侯渊的黄忠却没有“威震华夏”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于禁

    关羽北伐襄樊前,黄忠在定军山之战斩杀了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不过和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相比,黄忠斩杀夏侯渊之事却没有那么轰动的效果。黄忠没能威震华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因为定军山之战曹军总体损失不大,其次则是汉中距离曹魏的统治核心地区太远,政治上没那么轰动。首先从损失角度来看,定军山之战黄忠虽

  • 连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为什么于禁投降就臭了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于禁

    三国的名将中,于禁算是个异类。尽管这位爷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但名气与大热的张辽徐晃比起来实在是不温不火(这种不温不火甚至还体现在了游戏数据中,三国志游戏里于禁老哥的游戏数值实在是与他五子良将的称号不符合,就是个中等武将而已),人们谈论起他来也颇多贬谪,带着些许鄙视意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就

  • 在曹丕对待于禁的问题上,是否有更加妥善的方式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于禁

    曹丕将于禁羞臊而死,目的就是他既要顾忌人心向背,也要让叛国者付出代价。但对比他爹曹操在官渡之战都能焚烧书信收买人心。曹丕的行为显得过于刻薄,关羽和孙权都没杀于禁,而曹丕对待一个替曹家卖命30多年的老将如此羞臊,实在是不应该,真要杀隐诛和赐死都行,何必用如此恶毒的方式逼死于禁。于禁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