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只看画像就被气死?其实曹丕之前还做一件事,用心何其歹毒!

于禁只看画像就被气死?其实曹丕之前还做一件事,用心何其歹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励志小龙说 访问量:4847 更新时间:2024/1/23 22:50:41

稍微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其实在《三国志》中虽然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传,却没有提出“五虎上将”的说法,只是说关羽、张飞“为世虎臣”、黄忠、赵云“并作爪牙”,后来的小说话本才把他们合称为“五虎上将”。而“五子良将”的说法却是《三国志》提出来的,“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这五个人都为曹操立下很多功劳。其中张辽徐晃是病死的;张郃追击撤退的诸葛亮,结果被射死;乐进应该是善终吧,《三国志》中只说他“建安二十三年薨”;于禁死得最窝囊,活活被气死,死后还得了一个恶谥——厉侯。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在“五子良将”中,只有于禁晚节不保,投降给敌国。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让于禁帮助曹仁抵挡关羽。结果下了一场大雨,汉水暴涨,把于禁的军队都给淹没了。于禁没有办法,只好向关羽投降,保全性命;庞德却与关羽奋战到底,最后被俘虏杀死。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一下差距就出来了。曹操也对于禁非常失望,叹息不已。

后来关羽被孙权打败杀死,于禁又成为孙权的俘虏。曹丕称帝以后,孙权不敢两线作战,只好承认曹丕的统治地位,向他臣服。于禁也因此被遣送回曹魏。这个时候的于禁非常惨,面色憔悴,头发胡子都白了,哭着向曹丕叩头。曹丕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于禁呢?他不但不责怪,反而宽慰于禁,举孟明视和荀林父的例子。

这两个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的将军,都吃过败仗。秦国和晋国不让别人顶替他们,还让他们继续领兵。结果后来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曹丕的意思就是让于禁不要太在意失败,还得留着有用之身将功补过。

曹丕是这么说的,却不是这么做的。他拜于禁为安远将军,出使吴国,但是要求他先去曹操的高陵拜祭。于禁来到高陵,看到关羽大胜、庞德愤怒、自己却向关羽降服的场景,直接因为羞愤发病而死。不得不说曹丕这一手“欲擒故纵”真是厉害。表面上先放过于禁,然后再让他看到画像,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下得到双倍的羞辱,也就直接被气死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浅谈“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樊城之战后受到的羞辱与悲惨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茅舍品历史标签:于禁

    大背景: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北伐曹魏,围曹魏大将曹仁于樊城。八月,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来援助曹仁,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这是关羽的巅峰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天下,而于禁在这次受到了三次不同的羞辱而导致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于禁被水淹后,面对关

  • 于禁从来就没当过叛徒谥号暴露真相:曹丕憋屈死于禁只是因为二十四年前的一桩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于禁

    三国是个招降纳叛的年代,我们翻一翻《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就会惊奇地发现,当年战败投降换阵营,真比今天白领跳槽换老板还容易,不要说那些夹着一本书在袁绍曹操刘备阵营,跑来跑去的谋士,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上将,居然只有四个半属于起家老班底。而有过投降经历的更多,是六个。我们可以把这五子良将和五

  • 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和关羽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他为何得不到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于禁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投晋的故事广为流传。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谈论关羽的事迹。有多少人认为此时的胜利者关羽也有同样的失败投降的经历?不过,关羽的投降并没有成为他光辉一生的污点,反而给他留下了忠义、善良、勇敢的美誉。不同的是,于禁投降后的下场极其悲惨,令人惋惜。于禁的投降为何不被世人承认?曹

  • 于禁输给关羽向他投降,最后羞愧而死,是于禁人品不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于禁

    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魏国,吴国,蜀国三个国家相互对抗的时期。那个时代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统一大业,而于禁就是其中一个,他当时投靠了曹操,他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曹操,可是在和关羽对抗的时候,曹操派他出战,它确定为打不过关于而投降的关羽。于禁投降关羽的这段历史成为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这段屈辱的律师使

  • 关羽水淹七军,于禁选择不战而降,学者:我们误会于禁了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小白标签:于禁

    水淹七军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中,对水淹七军都有记载。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水淹七军是关羽放水围困了庞德、于禁等人,可是三国志中并不是这样,正史记载关羽没有决堤水攻。是因为霖雨导致了自然水灾。自然灾害的出现,让于禁等人被围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描写

  • 关羽张辽于禁都做过降将,为何只有于禁被人嘲笑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于禁

    关羽、张辽、于禁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单拿出来任何一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存在。那为什么关羽张辽投降,却没人诟病,只有于禁投降关羽却被耻笑终生?其实原因有三,看看你能猜到几个?一,地位不同关羽在投降曹操时,几乎没有任何官职,如果不是后来蜀汉成就了大业,他可能直接就被历史忽略了。张辽在投降曹操时,

  • 关羽张辽于禁都曾被俘投降,为何关羽张辽名垂千古,于禁遭人唾弃

    历史人物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于禁

    #三国风云录#在三国的历史上,许多将领都经历过被俘投降的事情。其中最有名的三位将领分别是关羽、张辽和于禁。他们都曾经被俘过,并且投降了敌人。但是,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并没有让他们的名声受到影响。相反,他们因为自己的战绩被选入古代的七十二名将。可是于禁却遭到了大家的唾弃,屈辱的死去。幸与不幸,为何差别这么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送回魏国,曹丕为何要将他羞辱而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于禁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先属鲍信(曹操的恩人),后属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敢于攻击不守规矩的青州兵,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不过,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亲率七军前往救援。全军覆没,被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221年),于禁辗转返回魏国,最终官拜

  • 为什么于禁一生忠勇果敢,坚韧毅重,却投降关羽受辱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于禁

    由于小说的巨大影响《三国演义》,似乎在民间,对于名将们来说三国时期只有关张、赵麻黄五虎将,再加上一个超级吕布的基本印象。但实际上,所谓的五虎将是不存在的。在史书《三国志》中,陈寿只把关张、马黄、赵三人列在了传记中。究其原因,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同属于蜀汉军事集团四大名将,位居“前后左右”四将之列,

  • 关羽擒于禁仅仅是运气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于禁

    略论建安末年震动中原却惊天逆转的大战系列关羽擒于禁仅仅是运气吗?从建安六年(201年)至二十四年,关羽在荆州已经有将近二十个年头,从建安十八年(213年)开始独自镇守荆州也有六年,他对于荆州的天文地理应该有所掌握的,况且也曾跟刘备驻扎在樊城,对樊城及其周边的环境绝不陌生。作为一个北方人还可以带领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