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只有三万人,为何能打败拥兵十万且占据天时地利的刘璋?

刘备只有三万人,为何能打败拥兵十万且占据天时地利的刘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萌宠之家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4/1/24 1:01:04

同样地,刘璋在引刘备入川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自信战胜了多虑,刘璋拥有兵力多达十万,而且益州处处都是易守难攻的险关要塞,况且荆州军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不济,根本无法久战,种种因素考虑在内,刘璋应该是不惧怕刘备的。

但是,刘璋也忽略了几个内外部大问题,成为他失败的主因。

首先,益州军虽然有十万之众,但是却是分散驻守的,能集中的兵力有限。

三国时期,偌大的川蜀之地包含了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光是郡一级的行政单位就多达22处,并且每个郡都要配备相当数量维持秩序的军队,如此一来,除掉各郡县的驻守武装,刘璋能拉到前线对峙的大军不过五六成。

而刘备的先头部队虽然只有三万人马,但这并不是攻蜀的全部家当,而后由于双方战斗僵持,诸葛亮又从荆州带来了两万人的增援部队,还受降了一部分益州军,另外还有马超投奔后带来的西凉军助战,刘军的人马不下于五万人,荆州军和益州军在兵力上是旗鼓相当的。

其次,益州军和荆州军在将士战力上差距也很明显,荆州军有更大军事优势。

在刘备的军队成分中,无论是饱经沧桑的北方老兵,还是刚历新战的荆州新军,可以说是经历过大战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武装部队,战斗力相当强悍。

而益州军则不然,在前主子刘焉入蜀后,蜀军由于承平日久故而久疏战阵,战斗力不比从前,后来在刘璋的无为治理下,军队的战力更是急速下滑,军中也缺乏猛将,导致了益州军只能镇压内部,而无力抵御外敌,甚至连势力更小的张鲁都能令刘璋束手无策,只能割地赔款,对战刘军更是一触即溃。

最后,益州内部分化严重,文武官员与刘璋离心离德,加速了刘璋的失败。

自先主刘焉入蜀后,蜀中的文官集团划分为本土益州派、后来荆州派、以及关陇势力,各派之间争权夺利党同伐异,内部冲突愈演愈烈,到了刘璋时代,由于刘璋的无能,无法协调好各方利益,所以各派都对刘璋意见越来越大。

因此先是有法正张松等人卖主求荣主动迎刘备入川,实是为己方谋取利益,而后有李严吴懿在权衡利弊后,也都一致认为刘备入蜀后比刘璋要有利的多,文员们多数都选择舍弃刘璋,巴不得蜀军大败,私下里也都跟刘备暗通书信泄露自家机密,如此离心离德的政权内部,刘璋又怎么可能会不输呢?

标签: 刘璋

更多文章

  • 刘璋献出成都时,为何让刘备善待成都百姓?难道他比刘备更仁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刘璋

    慈不掌兵,仁义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但绝对不能成为你唯一的特点。尤其是在三国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光有仁义就能立足了吗?当然不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傲立于世,绝对不是因为他仁义,而是因为他有多方面出色的能力,仁义只是他的众多标签之一罢了。反观刘璋,除了仁义以外,还能找得出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吗?刘璋压根就不是

  • 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都未曾拿下,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投降了

    历史人物编辑:悦龙先声标签:刘璋

    前一篇文章讲述了刘璋不顾众人反对,听从张松的建议,断绝曹操邀请刘备入蜀的意图是为了震慑有异心的蜀中将领,以此来稳固自己在益州的统治。今天我们来讲下刘备是如何与刘璋决裂,刘备一路攻城拔寨,直逼成都时,数十日都都围攻不下,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不再坚守立马投降了呢?刘璋与刘备的决裂想一想公元211年刘备刚入

  • 刘璋对张松和法正不薄,为何二人却要勾结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刘璋

    张松和法正是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军阀刘璋的手下,一个是益州别驾,一个是代理军议校尉。两人的待遇虽然说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职位不低,拿着刘璋的高工资,吃喝不愁,生活的非常舒坦。刘璋对两个人信任有加,被任命为特使分别出使曹操和刘备两大阵营。可以看出,刘璋对他们两人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张松,他每次忽悠刘璋,刘

  • 刘璋据城观望,为何马超一到绝望而降?只看刘备便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刘璋

    刘备在经过雒城的艰苦奋战之后,终于来到了成都城下。此时,诸葛亮也率荆州兵马前来,二有汇合后,为防止张鲁趁机夺取蜀地,便分兵把守蜀中各处要道,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并将成都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的刘璋坐在成都城内益州牧府内如热锅上的蚂蚁,可谓是心急如焚,在文武众臣的吵闹声中,是战是降他始终拿不定主意,

  • 刘备和邓艾兵围成都时,为何刘璋和刘禅都选择了献城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刘璋

    刘备、邓艾兵逼近成都城时,刘璋、刘禅不投降只能自毁。当然,刘璋的投降和刘禅的投降是有本质区别的。按理说,刘璋的本事,堪比刘禅。刘璋懦弱多疑,刘禅软弱无为。两人都是昔日的益州诸侯,但处理政务和管理地方却有着天壤之别。刘璋的领导能力严重不足。他从一开始就逼迫汉中和张鲁独立,想要互相攻打。但是,国外的东洲

  • 刘备围攻成都,刘璋尚有三万守军,为何听说马超归刘便献城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刘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末秋初,刘备率军用近1年的时间攻破雒城后,遂挥师直扑成都。刘备和奉命自荆州溯江西援的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各统大军分别从北、东、南3个方向会师于成都城下,准备发起夺占成都、全取益州的最后一战。当时,成都城中尚有精兵3万,粮草充裕,足可支撑一年作战之用。刘备、诸葛亮率军

  • 孟子说“仁者无敌”,三国军阀刘璋就非常仁义,为何败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刘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是当时一位贤明之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魏国国力蒸蒸日上。魏惠王曾经接见当时著名的儒家宗师孟子,向他咨询治国之道。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使得魏国强大起来,成为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国强国?孟子从容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出卖刘璋的张松,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为何选择势力弱小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百年史说标签:刘璋

    刘备能成功占领西蜀,不能没有张松的功劳。曹操在谋求汉中时,就是张松建议益州牧刘璋与刘备搞好关系,并引刘备进蜀,以刘备的兵马对抗张鲁和曹操。最终,刘璋把狼引了进来。刘备进入西蜀后,没有为刘璋效力,反而谋求了刘璋的益州。张松以益州别驾的身份赢得了刘璋的信任,但背叛了刘璋。那个行动被后人鄙视。说到张松背叛

  • 刘璋坐拥十万兵马,占领益州,抵抗曹操时为何还要刘备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刘璋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气的人,他们有的非常擅长筹谋,而有的则擅长武力,更有的在用人这一方面非常的擅长。而当说起三国时期的人物,不知道你的脑海中会首先想起谁呢,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吧,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实力的,名气也是非常的大,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方霸主,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来的。而对三

  •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刘璋

    “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这是刘璋在开城投降刘备的时候说的话,从此,益州还是益州,益州还姓刘,但此刘非彼刘。说起来,刘备能占据益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璋的引狼入室。乱世就在一个乱字,你攻我打,战火不断,一个地方今天属于你,说不定明天就易主了,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