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逍遥津之战时,为什么孙权不用丁奉出战呢?

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逍遥津之战时,为什么孙权不用丁奉出战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1/28 0:39:27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权臣。丁奉的寿命在三国来说,基本上可以和司马懿、廖化等人媲美了。而“丁奉射杀张辽”一事,仅出现在演义之中。毕竟,正史上的张辽是在带病击败吕范之后,不久便病逝于江都了。

而从演义上来说,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那么,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也就是合肥之战的时候,孙权为何不派遣丁奉出战张辽呢?主要有三点原因。

其一,丁奉的名声未显。合肥之战,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时候是发生在公元215年,而这个时间段的丁奉,还先后从属于甘宁、陆逊,以及潘璋等人的麾下。也就是说,虽然丁奉每次作战都很勇猛,能够做到斩将夺旗。但是,他仍然还是甘宁等人部将。

而合肥之战时,孙权所率领的那一批武将,如太史慈、甘宁、凌统吕蒙,以及徐盛等人,都是已被世人所熟知的大将,名声较显。况且,丁奉在演义中的出场,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和徐盛一起出现,作为徐盛副将的存在。所以说,孙权没有叫出丁奉的名字,让其出战也是情理之中。

其二,张辽威震逍遥津和丁奉射杀张辽的战场情况不同。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时候,魏军正输掉一场,皖城被夺之后,张辽的军队只能退守合肥。也就是说,吴军当时气势正盛,而孙权等人看到魏军被打败后,便有些轻敌地率军轻易冒进。

随后,张辽让乐进诱敌,把甘宁和吕蒙的前队大军引进逍遥津北。而后方的孙权听到前队打胜,也来不及思考便催军发起进攻。也因此,张辽才能威震逍遥津,大败吴军。

而丁奉射杀张辽的情况和逍遥津之战刚好相反。曹丕是文皇帝,不像曹操那般久经沙场。再者,曹丕有政治才能,但军事才能却不足。在广陵之战中,曹丕中了徐盛的埋伏,魏军被吴军大败。

而且,此战中还有些神秘之处,那就是本来波平浪静的江面上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将曹丕的龙船给倾覆了。曹丕龙船的侧翻,让魏军大乱。也就是大乱中,张辽为了保护曹丕撤退,虽然冲向丁奉,但因为战场实在混乱,无暇顾及之际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最后身亡。

其三,丁奉的武艺比不上张辽。张辽在演义中的武艺水平,大致有一流中上的水准。在合肥之战中,曾和太史慈大战七八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和凌统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而丁奉虽然没有和张辽交过手,但是从其战绩来看,其不可能比太史慈,甚至是周泰的武艺水平还高。

所以说,在近战对攻伤,丁奉就不是张辽的对手。而丁奉最后射杀张辽,不得不说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标签: 丁奉

更多文章

  • 王牌劲旅却不敌老弱病残,诸葛亮的治军还不如邓艾吗?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邓艾

    三国蜀汉有多少精锐部队?可能一般人都知道刘备的白毦兵,诸葛亮打造的无当飞军等。其实除了这两支天下闻名的部队以外,还有一支王牌劲旅。这支部队也是诸葛亮亲手打造,是蜀汉皇家近卫军,叫做“中虎步兵”,又叫“中军虎步兵”。公元223年,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独掌内政大权,李严统军,防备东吴,赵云为中护军,重新

  • 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邓艾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二讲: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当时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可是每当说起那段历史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对蜀国的故事情有独钟,其中主要原因是古典名著

  • 邓艾大军直逼成都,迟迟不发兵救援的姜维,是否有一定的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邓艾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中宦官和外戚的斗争,让皇权出现了衰落,这最终导致中国从大一统走向了分裂的状态,军阀混战的乱世让中国百姓饱受苦难。而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契机,随着刘备在益州汉中等地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而三国分立的终结则是从邓艾灭蜀开始的,那时司马昭刚刚平定了国内的诸葛

  • 诸葛亮真传弟子,为何平生斗不过邓艾?廖化临终前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邓艾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都相互制衡。诸葛亮已经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统三国,卧龙死后,将身上千斤重担悉数交给虎将姜维,以期待自己的志向有人继承。诸葛亮向来知人善任,在临终的时候还为蜀汉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刘禅定下后续领导人东莞,董允和费祎,对于将才姜维更加看好,将毕生所学悉数传与他。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

  • 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为何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率兵抵达蜀国的首都-成都,蜀国皇帝刘禅开城门投降。自此蜀国灭亡,天下只剩魏国和吴国。不久之后,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二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其中的原因就与两个人有关系了。第一个人就是晋公司马昭,邓艾平定蜀国后,

  • 刘禅投降邓艾,不但成全了自己,成全了蜀汉朝臣,更成全了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邓艾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这是东晋著名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记载的邓艾渡阴平小道到达成都后,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蜀汉的家底,如果从账面数据来看的话,这个时候的蜀汉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兵多粮足。而邓艾打败的也只是诸葛瞻父子率领的成都守卫部队,而

  • 邓艾作为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的死,警示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对权力斗争的危险原本是有极其深刻见解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遭冤杀。他的遭遇,值得所有理想主义者深思。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名将邓艾,本是屯田民,出身寒微,自小放牛。不过,邓艾自学成材,开始仕途。由于出身低微,外加口吃,邓艾作了近20年的基层工作,无法出头。后

  • 邓艾作为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为什么最终会惨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灭蜀之战,邓艾立下大功,但取得大胜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了他不应该做的事。钟会和蜀国大将姜维在剑阁大战,邓艾看准了机会,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蜀国守将马邈见大势不妙,投降了邓艾。接着邓艾继续进兵,和诸葛瞻大战于绵竹,斩杀了诸葛瞻,西蜀皇帝刘禅率众文武投降了邓艾

  • 邓艾比姜维厉害?脱离时代去评价,总是会高估个人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邓艾

    邓艾的个人作用本来就被高估。因为在评价人的时候,很多人会脱离时代、背景和大势而张口就来。2人所处的三国末年,早已不是汉末“两军阵前,不一合将敌将劈于马下,我军遂胜”的时代。国家实力有了代差,个人发挥也就不算什么了。易言之:猪在风口也会飞。发育初期,“突阵、先登”的吕布,可以把“军政兼优”的曹操逼到绝

  • 蜀汉灭亡后,为何邓艾说姜维不值一提?看看战绩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鉴赏史标签:邓艾

    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实力一直是不强大的。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国力强大,到了后来,夷陵之战爆发,此后的蜀汉一蹶不振,在夷陵之战中,蜀汉更是损失惨重。刘备因此在白帝城病逝。之后就开启了后蜀汉时期,由此一来,蜀汉的国力再也没有到达过巅峰。蜀汉后期人才匮乏,通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话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