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四个字——英年早逝。确实,从早先的太史慈周瑜,再到之后的鲁肃吕蒙,大多都在三四十岁的壮年就早早辞世,只留下人们的无尽感叹:如果周瑜没有那么早去世、如果吕蒙能再活几年……但同为东吴名将的丁奉却恰恰相反,他足足从东汉活到了西晋,他的一生几乎见证了整个三国的兴旺。
01
早年拼杀
丁奉,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人士,他年轻时投奔到了东吴帐下,凭借他过人的武艺与胆识,经常可以勇冠三军,有斩将夺旗的出彩表现。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南郡之战、袭荆州之战、夷陵之战……每次大战总有丁奉的身影。奈何东吴早期可是人才济济,在周瑜、吕蒙、太史慈、甘宁、鲁肃、陆逊等人的光辉之下,丁奉的光芒也就黯淡了。因此丁奉早期也就是在东吴帐下打打酱油或是打打辅助的角色,甚至给周瑜当过一段时间的保安队长,所以丁奉在很长时间也就只做到了偏将军一职。
但丁奉有一个别人都学不来的优势——长寿。随着岁月的流逝,东吴早期的名将也相继辞世,当年的保安队长小丁也就自然一步步成了独当一面的丁老将军。丁奉虽然比不过当年的周瑜、陆逊,但和新一批的青瓜蛋子比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公元252年,魏国派诸葛诞、胡遵等人率军攻打吴国,吴国派出诸葛诞的远方亲戚诸葛恪率军阻击,丁老将军此次也随军出征。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丁奉很快就会在这场战争中收获属于他自己的高光时刻。
02
雪中奋短兵
到前线之后,丁奉主动请缨,亲率三千士兵离开大部队加速前进,很快就到达了魏军的营地附近,发现此时的魏军正不慌不忙地在敌方野区饮酒聚会,希望借此来一边抵御南方的寒冷一边欣赏漫天纷飞的大雪。丁奉一看对手是这个情况,立马在军中发表了即兴演讲——兄弟们,看对面的一群草包还在饮酒作乐,我们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大家把身上的盔甲都脱掉,跟着我拿短兵器冲下去,一鼓作气全歼敌军!跟在丁奉身边的三千士兵,一听丁老将军一把年纪还要带头冲锋,怎么能不受触动呢?他们也全都摩拳擦掌,跟着丁奉如虎狼一般冲向魏军营地。
此时的魏军还沉醉在饮酒之中,魏军将领一看对面来了一队人,盔甲也不穿,长兵器也没有,这妥妥的杂牌部队啊,不仅不组织防御,甚至开始嘲笑起这支“杂牌军”,摆出一副“有本事你过来啊”的样子。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面前的可不是杂牌部队,而是老将丁奉亲自带队的精锐部队,战争的结局从此刻便已注定。丁奉又重演了当年甘宁的故事,在曹营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曹军被杀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甚至在逃跑的桥上发生了踩踏,被活活踩死和掉到水里淹死的都有上万人。凭此一战,丁奉也彻底证明了自己——我不仅仅是活得久,更重要的是我有真材实料!
这一战也让丁奉官拜灭寇将军,加封都乡侯。证明了自己的丁奉此后几年也是顺风顺水,先后数次击退了魏国的来犯,官拜左将军,可以说已经成长为了东吴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03
记诛权臣
如果说此时的丁奉还仅仅是在带兵打仗上有所建树,那很快丁奉就将登上政治的舞台。
在大帝孙权逝世之后,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七个儿子孙亮,但当时的孙亮只有九岁,自然无法独自处理朝中事务,因此大权就落在了同为孙氏族人的孙綝身上。得到了权力的孙綝很快在朝中发动了一波大清洗,将不服他的吕据、滕胤等人先后处死,站在了东吴政权的顶峰。等到孙亮长大,忽然发现自己这个皇帝已经被孙綝架空了,自然是心怀不满,与孙綝明争暗斗,但稚嫩的小孩怎么能敌过狡猾的老狐狸呢?结局就是在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綝罢黜了皇帝孙亮,将他贬为会稽王,另立琅琊王孙休为皇帝。孙綝此时的权力可谓是到达了顶峰:一人掌握朝中军政大权、一门中有五个人被封侯,随意废立君主更是让朝中人人自危。
在这样背景下继位的孙休对孙綝可谓是又恨又怕,恨他独断专行、骄纵跋扈;怕他像对自己的兄弟孙亮那样,也把自己罢黜。孙休秘密与大臣张布商议如何除掉孙綝,张布就对皇帝进言:“皇上啊,我们两个人太少了,还应该找来丁奉老将军,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是谋略过人,一定能成大事。”
皇上随后就召来了丁奉,丁奉一听皇上要杀孙綝,立马献出计策,打算在腊祭之日设宴诛杀孙綝。到了这一天,孙綝单人赴会,立马就被两旁卫兵擒住杀死。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自此走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
此后的十几年中,丁奉不顾年迈,依旧奋战在吴国的前线,屡次立下战功,直到271年,一辈子东征西讨的丁奉终于与世长辞。丁奉的一生历经了东汉到西晋,为吴国南征北战长达六七十年,可谓是东吴的一代名将!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翰墨青丝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