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费祎虽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行事手段卑劣,最终也没有得到善终

费祎虽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行事手段卑劣,最终也没有得到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古藤枯树小桥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3/12/23 11:10:24

俗话说,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真小人做事狠辣,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小人,对他敬而远之,也就不会受到他的伤害。而伪君子道貌岸然,他骗取你的信任,在背后暗害你,让你防不胜防。

要说《三国演义》中,我认为最卑鄙的人就是蜀汉的费祎。这个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最终还爬上了蜀汉的最高执政者的位置。可见蜀汉政权的灭亡是有道理的。

如果从费祎的个人能力来说,还是有着他的长处的。他曾经出使东吴,在和东吴的外交上没有出过纰漏。在诸葛亮手下,他调和魏延杨仪的关系,让他们各尽其用。在担任大将军的职务时,能够恪尽职守,打退敌人的进攻。以上种种表现都显示了费祎的才能。

但是,费祎眼光短浅,没有战略眼光,这也是他的短处。在出使东吴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事。孙权在喝醉了后,借着酒意问费祎,说魏延、杨仪都是些小人,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们还规规矩矩。万一诸葛亮不在了,他们作乱该怎么办?费祎听了,竟然无话可答。多亏了跟他一起出使的董恢提示,才过了这一关。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费祎是没有真正的处理重大事物的能力的。他的能力只是因循守旧,保持现状而已。而诸葛亮临死前定下国策,蜀汉终止北伐,修生养息。这也正好需要费祎这样的人,所以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去世后,费祎又继承了蒋琬的位置。

但是,费祎虽然在表面上道貌岸然,可是在本质里,他就是一个伪君子。诸葛亮临死前定下的计谋,没有费祎的调度谋划,是无法实施的。在这里,费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多年的虚伪表现,终于得到了结果。

在诸葛亮的手下,魏延和杨仪是诸葛亮的左右手。他们一个军事能力出众,一个行政能力出众。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依靠他们的能力,一刻都离不了他们。在蜀汉政权中,两个人的职位资历也排在前列。但是,有一样,这两人互相看不惯对方,关系搞得势同水火。而和他们关系都不错的人,只有费祎一人。

费祎能够周旋在他们中间,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都能为诸葛亮效力。在费祎的努力下,两个人都把费祎当成知心朋友,对他十分信任。费祎也能够借调和他们的矛盾,顺利执行诸葛亮的指令,而得到诸葛亮的青睐。可以说,没有真正解决重大问题能力的费祎,是依靠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

等到了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费祎也到了显露他真正本领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定下了蒋琬和费祎为继承者,但是他秘而不宣。这是因为论职位资历是无论如何也挨不上这两个人的。对这个任命威胁最大的魏延和杨仪必须要予以处置。

诸葛亮对这两个人的处置意见就是,如果两个人听从自己的安排,就剥夺权力,留一条性命。否则就杀掉。因为在将来执行修生养息的国策,有蒋琬和费祎这样的人就够了,魏延和杨仪就没有用了。

诸葛亮在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专门派蒋琬留在刘禅的身边,将禁营的人马安排好,让刘禅不敢乱说乱动。而大军之中,诸葛亮则安排下费祎做幕后的主持者。他表面上让杨仪指挥撤军,魏延断后,挑起两人的矛盾。但是,光靠这个是不行的。因为魏延的威望、职位、资历,是杨仪无法抗衡的。

所以,诸葛亮就需要费祎去做中间的工作,事实证明,费祎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费祎先对杨仪说去试探魏延的态度,去魏延那里传达让他断后的命令。到了魏延那里一说,果不出所有人的所料,以魏延的性格,怎么可能听从这样的命令。

魏延把费祎当成了知心朋友,拉住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心的打算。那就是接管军权,撤换将领,继续北伐。费祎在套取了他需要的情报后,就借口跑回了大营。

我们可以想到,在听了费祎带回来的消息后,大营里会是一种什么景象。杨仪是第一个受不了的,他和魏延不和,如果魏延接管大军,他的脑袋就难以保全了。而那些将领们呢?我们知道,诸葛亮和魏延战略战术理念不合,他用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些保守有余,进取不足的将领。如果魏延撤换将领,估计这些将领要撤换大半。这些正手握军权的将领,当然对魏延义愤填膺。这样,在费祎的努力下,一个反对魏延的团结集体形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众叛亲离,众寡悬殊的魏延被杨仪所杀,还灭了三族。我们可以看到,在事件中,蒋琬为了防止魏延夺得军权,还专门率领宿卫军队去帮忙镇压,得到消息才撤回。可以说,魏延在反抗诸葛亮命令的那一刻起,就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费祎则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魏延死了,而杀他的杨仪也没有好下场。大军撤回后,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职位,而杨仪被拜为中军师,失去了一切职权。这个时候,杨仪才知道自己上了大当,于是天天愤愤不平。这个时候,他最知心的好朋友费祎又登场了。费祎专程去看望杨仪,杨仪对他大发牢骚,还说什么当年还不如带兵投降曹魏呢。他的知心朋友费祎回去后就向刘禅打小报告,把杨仪的大逆不道的言论汇报了。于是,杨仪被撤职为民,给流放到汉嘉郡。后来因为上书诽谤,被逼自杀。

至此,以费祎的努力,终于将魏延和杨仪统统清除了。费祎也因为这些大功,在蒋琬死后,担任了大将军的职务,掌握了蜀汉的政权。他还贪心不足,有算命的说,成都没有宰相的位置,他就跑到汉寿去办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费祎对权力的贪婪。

但是,有句话是报应不爽。在不久之后,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上,费祎被魏国的降人郭循所刺杀。他也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被刺杀的执政者。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结语:

费祎是诸葛亮政策的忠实的执行者,由于他的表现,能够让蜀汉度过诸葛亮死后的权力交替期。但是,他的手段卑劣,让人发指。尤其是在处置魏延和杨仪的过程中,把他伪君子的本质暴露无遗。魏延和杨仪都是真小人,可是他们都败在了费祎这个伪君子的脚下。

费祎先是利用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以善于做协调工作得到了诸葛亮的青睐。而在和诸葛亮的交往中,由于趣味相投,又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在诸葛亮死后,费祎又巧妙的利用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将诸葛亮的计谋完美的实施。凭借着这些功劳,费祎终于登上了蜀汉的最高执政者的位置。可以说,是魏延和杨仪用自己的生命做了费祎事业的垫脚石。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都要将费祎的教训引以为戒。要认清自己的身边,那些是真正的朋友,那些是利用你的包藏祸心的虚假的朋友。尤其是那种口蜜腹剑的伪君子,更是要严防他们,否则自己落得个悲惨的下场的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标签: 费祎

更多文章

  • 后诸葛亮时代3:为何费祎死后,蜀汉再无名相?因为世间再无诸葛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费祎

    公元253年岁首,蜀汉朝廷正在举行一场大型的新年宴会。酒过三巡,主持宴会的费祎有些微醺,大家也都沉醉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丝毫没有人注意到,有一位官员正面露凶光,朝着费祎走去。随着一声闷响,蜀汉的官员们发现,费祎已经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数日后,费祎伤重不治而死。此时,费祎的职务是大将军、录尚书事,蜀汉

  • 费祎身居要职,却被郭循杀害,实在是蜀汉的一大耻辱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费祎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之后,就先离开诸葛亮以及刘禅一步了,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整个古代历史上,诸葛亮的忠心都是少见的,因此后人对其十分敬佩。可惜一个人的精力和生命毕竟是有限的,诸葛亮在繁忙的事务中还是累倒了,为了蜀汉的未来,诸葛亮在活着的时候就培养了一

  • 费祎透露出拯救蜀汉的办法,姜维没有听,否则蜀汉不至于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费祎

    蜀汉无疑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只不过蜀汉出现了很多人才。比如说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等等,可是随着这些人的去世,蜀汉的国力走向了衰弱。没有了这些顶级人才的辅佐,蜀汉走向了灭亡。可是,在蜀汉的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后期出现的问题都间接地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仍然存活了

  • 费祎VS姜维:同样是诸葛亮的继承者,谁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九公读史V标签:费祎

    蒋琬、姜维,以及诸葛亮和费祎,并称为“蜀汉四英”。他们四人,按诸葛-蒋-费-姜的顺序依次接管了蜀汉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应该说,他们都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当然,蒋琬和姜维之间的侧重点和能力值,自然也会有一些差异。先说蒋琬。蒋琬是诸葛亮死前指定的继承人(《蒋琬传》里记载:“(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

  •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执掌国政29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费祎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所谓弟子、门徒,是诸葛亮倾心栽培,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从这三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可见

  • 费祎身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为何会突然遇刺?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费祎

    费祎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合称“四相”,一度执掌蜀国朝政。而费祎之死,却是蜀国中期一件惊天的刺杀案,其对蜀国影响深远。它标志着蜀国一个贤相时代结束的,从此蜀国內治无人,后主刘禅开始宠信宦官,朝政腐败,加上姜维数次北伐,空耗国力,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说到费祎其人,他是江夏鄳[mé

  • 诸葛亮所推举重臣费祎被刺杀身亡,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费祎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然而最后却是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形式。在这三个国家中毫无疑问魏国的实力是最强的,蜀国更是多次和魏国进行战争,以完成恢复汉室的愿望。在经历过夷陵之战的失败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年少的刘禅扛起了蜀国的大旗,不过他这个君主就有些不合格了,为了使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刘备特地在临终时交代

  • 历史钩沉:费祎之死与五胡乱华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费祎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要评选出“最黑暗的时代”,那么魏晋南北朝这360年一定能进入前三。篡位成功的司马家建立的晋朝,名义上是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大一统王朝。但是弱的一比。国祚不长,又充斥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样的黑天鹅事件。门阀贵族衣冠南渡,依旧歌舞升平。苦的是沦为两脚羊的草民百姓。这样的沉沉黑夜

  • 改变蜀汉政治走向的郭脩刺杀费祎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费祎

    魏国降将郭脩刺杀费祎是个人行为,临时起意。偶发事件无任何人幕后指使。费祎遇刺以后对蜀汉的影响是巨大的,自此以后蜀汉再无贤相在朝,蜀汉的对外战略从守内改为进攻。这场三国时期最大的政治暗杀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应该说明的是,费祎遇刺之离奇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和比较公认的说法。也就是说,无主谋,无结果,无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三国时期的费祎,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费祎

    费祎,蜀汉四相(四英)之一,是继诸葛亮,以及蒋琬之后,蜀汉的顶梁柱。在费祎主政期间,蜀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且,因为费祎为人谦恭真诚,虽居高位,且不自傲,深得同僚和蜀汉百姓的拥戴。在延熙十六年,蜀汉举行岁首大会之时,费祎被刺身亡。对于“费祎不死,蜀汉不灭”的观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