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瞻死前,怒喊6个字,无意间道出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诸葛瞻死前,怒喊6个字,无意间道出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瓜唠车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3/12/19 5:20:20

诸葛瞻死前,怒喊6个字,无意间道出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文|乐乐说历史

对于三国里面蜀国的丞相孔明的故事,相信了解三国的朋友也都比较清楚,孔明一辈子也是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为了将国贼打败拼尽了自己最后的一口气!他有神机妙算的智慧,用兵也是非常的出神入化,这些事情也是早就烙在了后人的心中!可是孔明的儿子,和他比起来就相差太多了,为什么要这样说那?

诸葛亮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是对于诸葛瞻来讲的话,父亲诸葛亮身上的有点,基本上没有遗传到一点!在公元234年的时候,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当时因为司马阻挡直接让行军没有办法前进,可司马懿也是直接使用了拒守战略,这也是让诸葛亮非常恼火,后来加上诸葛亮多年奔波已经是积劳成疾,没过多长时间就直接病逝了!

在诸葛亮病逝之前,把自己一生所学到的东西全都传给了姜维,可姜维也是除了马谡以后诸葛亮的唯一一个传人。在诸葛亮病逝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诸葛瞻才仅仅7周岁,在哪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屁孩!可是在那个时候姜维,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可是因为是刚刚得到诸葛亮的真传,自己也确实非常需要时间学习研究。也因此,蜀汉的统兵大权也是前后落在了蒋琬费祎的身上。在公元253年的时候,费祎去世以后这个大权也是直接落到了姜维的身上,他也从这一刻开始统兵,并且也直接带兵开始了北伐曹魏,在这个时候的诸葛瞻已经是26岁了,这跟他父亲诸葛亮当初刚刚出茅庐的时候年纪一样大!可是在这个时候的诸葛瞻早就已经是蜀国的驸马爷!这一点确实要比他的父亲强。

姜维用兵是胆大心细,再加上诸葛亮传授给自己的兵法,曾经险些直接将邓艾给活捉,但是最后因为自己的粮草问题,姜维只能选择了退兵!假如在这个时候诸葛瞻可以亲在出马去帮助姜维,可能在日后蜀国也是会少了一个劲敌!在公元261年的时候,师兄姜维也是继续和曹魏作战,诸葛瞻这个时候却是在朝中当起了卫将军,当时的宦官黄皓专权,并且在朝中也没有人敢批判他,就连诸葛瞻也是一直没有说什么不管不问的!这一点,诸葛瞻根本就没有办法和他父亲相比!

在公元262年的时候,姜维也是再次带兵和邓艾交手,最后也还是失败告终,后来因为姜维参了黄皓一本,要求将黄皓给除死,但是蜀国的皇帝刘禅并没有同意!姜维当时因为怕自己回到朝中会被黄皓给报复,最后也是直接在踏种麦,可诸葛瞻在这个时候的态度有事观看!但是因为姜维这一次的战败,蜀国的国力也是衰减了很多!也直接从之前的主动进攻变成了放手!

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司马昭也是终于忍不住了后来直接制定了一个灭蜀的策略并且直接发起了战争!蜀国当时因为奸臣蒋舒投降最后也是直接让汉中的大门被敞开,钟会也是很快就带着兵马进入了汉中,姜维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没有办法只能在蜀中最后一道屏障“剑阁”设下重兵,直接是阻挡了钟会的十万大军的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邓艾也是直接从阴平偷渡,这个消息传到了书中的时候,刘禅也是直接就派遣了诸葛瞻前去迎战敌人邓艾!

诸葛亮再接到命令以后,直接就带着黄崇,张遵,李球等万余人,很快的就赶去组织邓艾进兵!这一切看上去也是非常的符合情理!但是当疏浚达涪县以后,诸葛瞻尽然直接下令全军停止不签,黄崇当时多次提出意见这个时候最应该是占领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地带!可是诸葛瞻却始终都不肯听!这好像有学了当时马谡之策略!没过多长时间邓艾也是直接占领了平原,可能诸葛瞻在这个时候想要摆自己父亲的“八卦阵”但是对于第一次带兵的他来讲,做什么都是非常的困难!没有等他略好阵型,蜀军的前锋不对也是直接就被邓艾给击败了!邓艾当时不派使者去让诸葛瞻投降,并且还同意给他封王!诸葛瞻却直接怒喊到:“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后来也是直接带着自己的儿子冲入了敌军的阵里,最后也是直接被杀!“吾内不除黄皓”这几个字,可能就是诸葛瞻,一辈子当中最大的败笔!蜀国朝中不稳,时间长了必生事端!这可能就是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标签: 诸葛瞻

更多文章

  • 导致蜀汉灭亡不是刘备,也不是诸葛瞻,而是刘禅身边的“大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诸葛瞻

    提及三国“蜀汉”政权,可谓刘备奋斗一生的励志史;但“蜀汉”的覆灭,大多声音归罪于“刘备”伐吴、“刘禅”无能、“姜维”屡次北伐,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滥竽充数等等。当然,这些原因或多或少都成了“蜀汉”政权最终覆灭的原因,但并非“罪魁祸首”;尤其是“蜀汉”最后一战,数十万蜀军竟然毁在一个“太监”手

  •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很少,为什么能击败诸葛瞻精锐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诸葛瞻

    “艾遂至绵竹,大战,斩诸葛瞻。”一一《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一个七十岁的老军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征战,仍能以两万多精兵长途奔袭蜀国,与统领中央国事的军师将军诸葛瞻在绵竹大战,歼灭绵竹蜀军,阵斩诸葛瞻,出其不意打下成都,一举攻灭蜀汉政权,以一己之力,立下泼天大功!邓艾无愧于仅次于司马懿的统帅型

  • 陈寿虽为一代良史,但与诸葛瞻很可能存在私怨,并带入《三国志》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诸葛瞻

    陈寿是一个著名的史家,他所作的《三国志》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也是现在研究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最权威的史籍。不过关于陈寿这个人,尤其是陈寿对诸葛亮父子的评价,后世的史学家们还是颇有微词的。认为陈寿由于与诸葛亮父子存在私怨,所以疯狂地贬低二人,给他们头上甩锅。那么陈寿与诸葛亮父子之间究竟存在不存在私怨

  • 刘禅真的是昏君吗?诸葛瞻临死前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只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诸葛瞻

    说起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诸雄争霸,战火纷飞。此后刘备去世,诸葛亮更是不得不辅佐他的儿子,刘禅。而在古代,更是有很多的词语典故,被人们流传至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乐不思蜀”,可以说很是典型了。而乐不思蜀,这一典故,或许很多人都并不清楚。根据不少史书上的记载,皆说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刘禅

  • 诸葛瞻约三万蜀军以逸待劳,为什么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魏国三路大军伐蜀,诸葛瞻以三万人之兵防御绵竹,抵御偷渡阴平成功的魏征西将军邓艾,结果轻敌冒战,诸葛瞻及子诸葛尚全部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军长驱直入,很快便兵临成都城下。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北伐败归,遭诸葛瞻与董厥弹劾,以连连北伐,劳而无功,国内兵疲民乏为由,上表

  • 诸葛瞻拥有七万人的雄兵,为什么会败于邓艾两千残兵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诸葛瞻

    说实在的,诸葛瞻要是真的有七万雄兵,即使拿木棍也能击败邓艾的两千残兵。实际情况是,诸葛瞻的兵力远远低于7万之众,而且士卒并不精锐,谈不上是雄兵,而邓艾的兵力也远远高于两千,因此在历史上,诸葛瞻确实败得非常惨,这个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至于他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站在诸葛瞻

  • 诸葛瞻临死前大喊24个字,姜维听后心如刀割,刘禅听了后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微历史之中山古国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临死前大喊24个字,姜维听后心如刀割,刘禅听了后悔莫及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是一位尽职尽忠的将领,诸葛亮由于常年北伐,教育诸葛瞻的事都落在了妻子黄月英身上,黄月英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却及有才华,正是在她的教育下,诸葛瞻才一步步成长起来,诸葛亮去世之时,诸葛瞻才年仅八岁,在诸葛亮临死之际,特意

  • 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否真实?为什么他们会败于邓艾手下的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诸葛瞻

    首先诸葛瞻手下没有七万雄兵,其次邓艾手下也不只有两千残兵。 知道那个年代,七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吗?刘备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号称是倾全国之兵进攻东吴。这种情况下刘备能够调动的军队也只有四万多人,向境内少数民族借兵一万,凑成了五万大军。 东吴要没有陆逊,刘备的五万大军都差点把东吴灭了,这说明那个年代五

  • 两万疲惫之师,为何击败了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邓艾:因为勇气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诸葛瞻

    我们都知道邓艾是曹魏后期有名的名将,他一举消灭的蜀汉政权,为三国的大一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从他个人的奋斗史上来看,作为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孩子,出身于农民,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了后三国时期战果累累的一代名将。尤其是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率领部将从悬崖滚下,奔袭成都的事迹,让人物无不为他的勇气所折服

  • 偷渡阴平的邓艾部队,无粮草辎重,为何将诸葛瞻打得落花流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诸葛瞻

    看看诸葛瞻对阵邓艾的过程。诸葛瞻带领部队从成都出发,完全可以走涪城再往北走,把邓艾堵死在左担道上。期间黄崇等人力劝,但是诸葛瞻不听,硬是把邓艾放出山,在平原上决战。诸葛瞻绝对是轻敌了。在他看来,邓艾的兵少,非常疲惫,又无粮草辎重。魏军克服重重困难,焕发出神一般的力量,把诸葛瞻的前锋打得落花流水。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