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煮酒论三国:81刘备病逝孟获反叛、诸葛亮为何时隔两年才平叛?

煮酒论三国:81刘备病逝孟获反叛、诸葛亮为何时隔两年才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4417 更新时间:2023/12/21 8:46:52

煮酒论三国上次我们说到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李严诸葛亮之后,就也撒手人寰,刘备的死亡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在刘备病重身亡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叛乱四起,高定、黄元、雍闿、孟获等相继叛乱,战火波及嘉郡、益州郡、越嶲郡、牂牁郡等地,蜀汉半数以上的版图都笼罩在叛乱之中。诸葛亮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在刘备手术结过的烂摊子给救活下来。对于蜀汉清楚一些的应该知道,诸葛亮在两年之后在开始南中战争,七擒孟获就是南中战争发生的事情。

首先在南中地区听闻刘备驾崩,反叛时候,诸葛亮其实是打算亲征南中。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人,公开反对当时主持蜀汉国政的诸葛亮亲征南中。这个人就是蜀汉的屯骑校尉,丞相长史,平阳亭侯。王连

说起王连的名字应该不少人会陌生,王连,本为南阳人。刘璋统治时期,王连寻求庇护进入蜀地,以为梓潼县令。刘备起兵葭萌,领军南来。王连闭紧城门拒不投降。刘备十分看重他,以为他在守义,故不强攻他。刘备攻取成都后,刘备也在此用了王连,之后王连政绩突出,一路升迁,在刘备崩殂于白帝城这一年,王连已由于当年县令变成了屯骑校尉、丞相长史,平阳亭侯。

当时诸葛亮的职位是丞相,并且主持蜀汉国政,丞相长史的作用是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事物的高级官吏,也就是说王连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诸葛亮工作,但当诸葛亮提成打算南征时候,王连对于他这个服务的上级公开说不,也不怕开罪丞相导致失去工作,劝谏道: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您是全国指望依赖的人,不宜举国之力,冒险征服。诸葛亮考虑手下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决定要亲自前往。这时候,王连再三进谏,言辞恳切,最终使得诸葛亮耽搁数年,在王连逝世后,诸葛亮才亲征南中,最终取得全胜。王连其子王山继承爵位,官至江阳太守。

王连虽然劝说诸葛亮是一个方面原因,但其实有最关系的一个原因所在,虽然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候,对于蜀汉的东大门的永安,鉴于永安重要的战略地位,置都督,安排李严担任第一任永安都督,防备东吴,曹魏方面曹魏的君主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但曹丕在蜀汉政权手上夺回上庸三郡之后。曹丕就把目光转向了一直在曹魏与蜀汉之间徘徊的东吴,开启了对东吴的三次征伐。

曹魏与东吴之间的征战,给了蜀汉得到机会,在刘禅即帝位后,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全部交给诸葛亮决定,主持国政诸葛亮面对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发动的叛乱,诸葛亮认为蜀汉新遭大败,兵力损失巨大,加之刘备刚刚去世,国内局面需要整顿,当前蜀汉的首要认为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家实力,不然国内战事不断,必然会给东吴与曹魏可乘之机,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平叛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招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诸葛亮面对处境就是蜀汉北边有曹魏大军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局面,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派遣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这就减轻了外部压力,孤立了叛乱分子。这样,蜀汉政权获得了喘息机会,通过整顿内政,形势趋于稳定。于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战。

标签: 孟获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为什么没有来救援呢?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孟获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以蜀汉姜维屡次进犯边境为由,派遣钟会、邓艾,以及诸葛绪等三路大军伐蜀。同年十一月,邓艾趁姜维合钟会对峙于剑阁之际,率军偷渡阴平。面对突然出现的魏军,蜀汉被打的措手不及。在拿下江油并得到补给后,邓艾继续率军从绵竹突向成都。听闻邓艾率军侵入腹地,刘禅十分惊慌。随后,连忙派遣诸葛瞻

  •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才降伏的蛮王孟获,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孟获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蛮地区的一个部族的首领,他在诸葛亮引领的北伐中曾多次抵抗蜀汉军队。《三国演义》中记载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这个故事传说已经被广泛流传,但它不一定完全是历史事实。首先,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孟获及其“七擒七纵”的故事。《三国志》中只写了孟获首次被蜀汉所败后归降,之后也没有多

  • 蜀国灭亡时,刘禅为什么不去南方找蛮王孟获寻求庇护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趣侃标签:孟获

    诸葛亮的一生南征北战,有过众多的对手。其中有一个人,相信给所有读者都留下过深刻印象,他就是南中地区的蛮王孟获。孟获是蜀汉南中地区的蛮夷部族首领,最初是蜀国的敌手,被诸葛亮击败后,又变成蜀国的顺民,也是蜀国最为可靠的战略盟友之一。蜀国在开创建立过程中,曾经经历过一个瓶颈期。在取得汉中之后,蜀国的势力范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产生的“副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孟获

    三国时期是中国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对内战争频繁,基本上打的都是“内战”,但在中原地区外也有对外游牧民族的战争,从南到北,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例。一是曹操北征乌桓,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消除南中

  • 爱上了你,爱上了你,重口味的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孟获

    一不小心,爱上了三国里的孟获!孟获,一个最成功的失败者!但他的迷人之处还远非如此,容后一一道来。说这个失败者孟获的成功,就必须抛开黄承宗、缪钺、方国瑜等大学士说历史上不存在孟获及“七擒七纵”的事。因为这就好比你早晨对朋友说自己刚中了一百万的彩票,正兴奋不已地说着将来对这笔款项的规划,可是你的朋友却很

  • 孟获的象兵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何不向其一些借象兵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孟获

    七擒孟获的故事,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编的。实际上,孟获只是西南蛮夷众多部落首领的一个。首先,西南蛮夷只是被蜀汉打服了。蛮夷只是不敢再骚扰蜀汉,但是,蜀汉也不可能让蛮夷替他打仗。其次,西南蛮夷在当时,本来就是落后地区。根本没有实力来帮助蜀汉,他们能保证不给诸葛亮后方捣乱,就已经可以了。再者,大象属于热

  •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其实并非南中叛军的最早首领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孟获

    《三国演义》的故事在现在已经深入人心,其中很多故事都脍炙人口。《三国演义》既以《三国志》和各种野史为原型,也进行了一些虚构和夸张。比如说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的故事非常精彩,但是有很多艺术上的构思。而历史上诸葛亮确实对孟获“七擒七纵”,但孟获并非南中叛乱的发起者,反而是继承了其他人的事业。益州乱局

  • 诸葛亮七擒孟获,都是怎样擒获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孟获

    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反抗军首领孟获在其统治的地区四处抢掠掳掠,残害百姓,成为当时南中地区的一大祸患。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孟获的威胁必须被消除,于是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南中地区,并通过多次擒获孟获的行动最终消灭了这个威胁。在第一次进攻南中地区时,诸葛亮派遣了部将关索、张嶷等人前往擒获孟获。他们通过巧妙的计

  • 蜀汉即将灭亡之时,孟获等南方部落为什么不带兵来解围?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孟获

    如果我们看《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我们都会发现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就是阴平这个关键点,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之后,一招险棋,一刀封喉。这一刀封喉就极容易让人想起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时,蜀将魏延提出了那条极为冒险的一招险棋——兵出子午谷,历史没有假如,但后人总会设想,若当年诸葛丞相真的下了这么一招险棋会怎么样

  • 诸葛亮为什么能彻底降服西南夷首领孟获?这个细节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孟获

    中国有一部专门讲述计谋的古书,名叫《三十六计》,其中的第十六计叫“欲故纵”,阐明这一计策的典型事例就是诸葛亮对西南夷首领孟获的“七擒七纵”。西南夷,是三国时生活在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南部和贵州、云南省大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南中地区分三个郡,即越都(治今四川西昌东南)牂牁都(治今贵州都匀东北)、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