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在权力面前没有反目成仇?

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在权力面前没有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摩尔历史 访问量:2024 更新时间:2024/2/10 18:46:09

司马家取代魏的进程是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给予曹魏政权最致命的一击,然后违背了当初不杀曹爽的诺言,把曹爽以及那些与曹爽为伍的人全部铲除,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司马家以后能独掌大权而做准备,因为司马懿的野心很大,他不甘心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所以司马懿为了权力就只能把曹爽等人赶尽杀绝,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政权后,还把权力世袭了。

司马懿将权利世袭了,那么在以后同样会发生为了权利而篡夺皇位的存在,司马懿去世后,他的长子司马师继位,当时司马昭同样与司马师是嫡子,他们都有同等的权力去继承司马懿的位置,但司马懿却选择了司马师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师是嫡长子,更是因为司马师的能力超卓,厉害到司马懿都敬佩他这个儿子。

当时司马师在高平陵政变的前一晚,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还能够极为淡定的睡觉,反观司马昭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司马师的镇定,也可以印证司马师对这件事极为自信。

司马师还偷偷的养了三千死侍,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司马师才动用了这三千人来协助司马家夺权,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司马师养了这三千死侍,所以说司马师很厉害,低调而不骄傲,政变的成功很大程度的取决于司马师。

所以就不难得出为什么司马懿会选择让司马师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只要司马懿活着一天,他的九个儿子就不可能会为了争夺权力而互相残杀,而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继位,那时候的他才44岁,成熟稳重,很适合国家的发展。

在司马师在位的这几年,他也领导了一系列的战事,东兴之战,合肥之战,虽然东兴之战司马师并没有成功,但其他的战事司马师都取得了成功。然后魏帝曹芳还联合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等人意图发动政变,但因为消息传到了司马师的耳朵里,这场政变就这样还没开始就被司马师平定了,司马师还为此杀了所有跟此次事件有关的所有人,其中包括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夏侯徽是夏侯玄的妹妹,他连自己的妻子都杀,就可以看出司马师也是一个狠毒的人。

而司马昭当时在朝廷身居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基本上朝廷的诏令全部都出自司马师,而在前线作战的则是司马昭,司马师指挥大后方,司马昭则在前线督军,不管大小战事都是司马昭在大前方指挥战事。也可以说,司马师主内居中调停,而司马昭主外前线督军,兄弟两个人共同担起了整个国家的大任,这也是算是维护双方的一种方式,当然司马家也有其他人在朝中为官,担任重要的职务。

但为什么司马昭没有为了皇位而带兵发动政权,争夺这皇权呢?

首先当然是司马家还未王权掌控曹魏家的政权,淮南而叛、曹芳政变就可以知道了。淮南二叛是反对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的叛乱,这说明了司马家还未完全取得人心,后来还发生了淮南三叛,所以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要面对这种敌对势力只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了。

所以就更别说曹芳了,当时的曹芳也想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家的政权,但苦于自己手中的权利都在司马家手上,他肯定不甘心啊,所以才联合朝中的一些大臣准备发动政变,但无奈消息走漏,这场政变还没开始就被扼杀。就这样曹芳也被废除了帝位,司马师敢这么做,就说明了司马家和曹魏家的纷争已经达到了顶峰。

而从以上的叛乱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司马家掌握的权利还不是很全面,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取代曹魏家的政权,还处在一个篡位的过程当中,若是司马昭为了权利发动政变和司马师争权夺利,那最终败下来的还是自己,但他们不会傻到那种程度,肯定是联合一致对外。

在这就是司马师没有儿子,如果要争权夺利最有可能先发动的就是司马昭,为什么呢?当时的司马师已经被司马懿选为继承人了,他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自然就没有必要去争夺权力了,反倒是司马昭有可能发动政变。但司马师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女儿是没有权利继承皇位的。

像古代的一些规矩,如果封国没有儿子能继承了,那么只能废除这个封国了。那么司马师怎么做呢?他学习曹叡,收养了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虽然司马攸在血缘上是司马昭的儿子,但在法律上他又是司马师的儿子,因为司马攸已经过继给了司马师。

淮南二叛的时候,司马师受到文鸯的惊吓而死,那年他才48岁,样子司马攸也才7岁,司马昭45岁,所以司马昭根本不需要去夺权,因为最终的权利还是会落到司马昭的身上,因为当时司马家还未完全取代曹魏家的政权,所以幼子继位的可能性不大,只能由司马昭这样的人来继承权利,才能稳住司马家的政权。

当时淮南二叛的时候,司马师的眼睛长了肉瘤,那时候他刚把肉瘤摘掉,那为什么这样的他要主动带兵去解决淮南二叛呢?

是因为有人用各种理由劝说司马师一定要亲自出征,因为他们认为反叛的势力比较强,而且还和东吴勾结,怕其他人去没办法打赢。还有王肃用封建的一套来劝司马师出征,他说:“天空有白气,这个征兆是东南方有叛乱,需要亲自亲征,百姓才会依附他”所以司马师才选择了亲自带兵出征。

但这有可能是司马昭利用了这些人让司马师死在了淮南二叛,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司马昭真的做了这些事情。

标签: 司马师

更多文章

  • 司马师有后人,为何还要传位给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以降标签:司马师

    司马师只有五个女儿,却没有儿子,但有过继之子,是弟弟司马昭的第二子。据《晋书》记载是:“景帝(司马师)无子,命(司马)攸为嗣。”至于继承王位,王位的继承者归到了司马昭、司马炎一系。不过作为司马师名义上的孩子,司马攸还曾经有继承晋王位的可能:初,攸特为文帝(司马昭)所宠爱,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

  • 司马懿为何给儿子取名“司马师”、“司马昭”,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茶言史话V标签:司马师

    一部《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把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再度拉回荧屏,成为世人的新宠,再加上演技独特的吴秀波的饰演,更是让司马懿的好评指数蹭蹭上涨。通过这部影视剧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了司马懿的能忍、能熬,一下子熬死了三国的全部牛人,最后牛人都死了,天下就归了司马家族。而且在他儿子司马昭身上有句众人皆知的歇后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学生标签:司马师

    在三国故事中,亲兄弟为了权力而互相争斗的事情可以说层出不穷。著名的就是河北袁家了,袁绍、袁术兄弟二人是出了名的不合,而袁绍自己家里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也为了争权夺利打的头破血流,白白便宜了曹操就像曹操一样,司马懿的“称帝之梦”也是在儿孙辈手里实现的。除大家熟悉的司马师与司马昭外,尚有“八王之乱”

  • 司马师一个错误的用人策略,为西晋灭亡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司马师

    三国时期,一个长达上百年的大分裂时期,最终的赢家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是司马家族。在曹魏后期,曹操的后人已经是无法掌握曹魏,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家族。司马家族从曹操时期就开始发迹,一直到司马懿晚年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马懿的后代开创了西晋王朝。由此结束了大分裂时期。西晋是结束三国战乱,开辟大一统的朝

  • 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这么团结

    历史人物编辑:泾蓝杂说标签:司马师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的‘忍者神龟’。熬死了曹氏政权的几代领导人,从曹操、曹丕、曹叡,到了曹芳这一代,曹魏政权已经大部分被司马氏掌控了。最重要的是司马懿还熬死了蜀汉政权的诸葛亮!然而司马懿死之后,他最重要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在权力面前反目成仇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司马懿家庭教育很棒

  • 三国鼎立:司马师亲征毋丘俭,大权复归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司马师

    三国鼎立:司马师亲征毋丘俭,大权复归司马昭未几,已是一年上元,庆贺方才告毕,忽报扬州都督毋丘俭与刺史文钦,托名讨逆,渡淮前来。司马师方病目瘤,延医割治,在府养病,闻得此报,急召河南尹王肃,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锺会等,入议军情;且与语道:“我本欲亲征叛乱,可惜目瘤未愈,不能出行。”锺会起答道:“此事非大

  • 司马懿在最后将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因为司马师够狠

    历史人物编辑:俊生近代史标签:司马师

    第一、当时的世家最看重的就是礼法,司马懿也是在兄长和父亲去世后才以嫡次子的名义继承整个司马家,成为家主的。第二、司马师作为当时还是家主司马懿的嫡长子,天生就肩负着整个司马家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司马懿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这件事情关乎到司马家几千人口的礼法问题,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作为家主才更不能因为自己

  • 考虑到这3个方面的原因,司马懿最终选择司马师当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司马师

    司马懿为什么传位给司马师,而非司马0昭呢?跟司马师相比,司马昭的性格更为沉静,而且更像是政治家。根据大众的眼光来看,把位置传给司马昭,比让司马师当接班人更好一点的。那为什么司马懿还是选择了司马师?主要有这三点原因:一、避免内部争斗司马懿是通过政变夺取的权力,而且还把曹魏的当权者监视起来,同时打压反对

  • 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司马昭却不内斗?司马懿五个字说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司马师

    处于权力顶峰的人不再向上看,而是向四周看。——詹·拉·洛威尔自古帝王无亲情,因此才有了无数皇室血案的发生,子杀父,在皇室家族也不过寻常事,更何况兄弟之间!比如,玄武门之变时的千古一帝唐太宗,不就是如此,杀了哥哥弟弟不说,还让无数侄儿陪葬。那么事情真都如此,还是也有特例?其实特例还是有的,那就是司马懿

  •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为何没有因为权力而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司马师

    司马师和司马昭之所以没有内斗,其实是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他们在世的时候,司马家的权势还没有达到最稳固的程度。司马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如何篡取曹家的权力。面对最大的敌人,自然要先团结一致。第二,这哥俩活得都不算太长,最后成功篡取曹家的,是司马昭的儿子。而此时的司马师和司马昭,早就已经挂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