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谋士,别人给主子出好主意,郭图出的主意偏专坑主子

同样是谋士,别人给主子出好主意,郭图出的主意偏专坑主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烟花谈历史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4/2/17 13:51:46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各势力主纷纷崛起,并为争夺天下霸权而闹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哪位势力主手中掌控的谋士越多和越有能耐,那他就越有希望脱颖而出,成为天下真正的霸主。正因为如此,当时包括曹操(即魏太祖)和刘备在内的诸多势力主才纷纷拉拢各大知名谋士入伙。而且他们拥有的谋士也确实给他们出了很多好主意,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谋士,却只知道给自己的主子出馊主意。

袁绍身边颇受宠信的大谋士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谋士,名字叫做郭图。他是袁绍身边的一位知名谋士,可以说是一直都颇受袁绍宠信。按理来讲,既然郭图也算得上是知名谋士,那他起码得给袁绍出一些比较出名的好主意吧!但是实际上,郭图给袁绍出的主意确实都蛮出名的,只不过都是糟糕的出了名罢了。可是既便如此,袁绍这个曾经的大势力主还依旧非常宠信郭图,搞得他身边的其他谋士都开始怀疑起人生来了。

郭图给袁绍出过的那些很坑的主意

首先,阻止袁绍先于他人去迎接汉朝天子。当时,袁绍身边的一位谋士沮授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让他先行将汉朝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因为这样一来,他就能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可是郭图听了沮授给袁绍出的这个主意后,却觉得这是个馊主意。为了阻止袁绍这么做,郭图还很耐心地跟袁绍分析了一下当时天下的形势。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谋士郭图曰:''非也。兵加曹操,岂曰无名?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愿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为幸甚!''

他告诉袁绍,汉朝的天子手中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将他接到身边,不仅得好好伺候着,而且也没办法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反正怎么算,都是个赔本的买卖。倘若袁绍采纳沮授给出的这个主意的话,那日后势必会给自己惹下一个大麻烦。结果袁绍一听,觉得郭图说得似乎很有道理。在稍微思索了一番后,他便改变主意,决定不采用沮授给他出得这个主意了。结果,袁绍的这一错误决定反倒成全了人家太祖,实在是让沮授等人感到可惜。

其次,阻止袁绍对太祖采取拖延战术。袁绍错失一个先机后,他身边那个叫做沮授的谋士又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因为当时袁绍的综合实力要远胜于太祖,所以沮授就给袁绍出主意,让他采取拖延战术,跟太祖打持久战。时间久了,袁绍能撑得住,但是太祖肯定撑不下去。这样一来,袁绍就很容易将太祖打败了。但是偏偏郭图知道沮授给袁绍出了这么个主意后,又来阻止袁绍采用这个主意了。

他告诉袁绍,对付曹操这样的贼子,就应该快刀斩乱麻,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打败曹操。如果采取沮授提出的拖延战术,则很可能会给太祖喘息之机。到时候别说能打败曹操了,能不被太祖灭掉就算是不错的了。后来袁绍再次听了他的话,结果反倒被曹操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甚至险些做了曹操的俘虏。

至于袁绍手下其他像沮授那样能够给他出好主意的谋士,则在看到袁绍只知道一味采信郭图这样伪谋士的人的主意后,纷纷选择离开袁绍而另觅新主了。由此可见,袁绍真的是得不偿失。为了一个没有真本事的郭图,失去了那么多有真本事的谋士,实在是可惜的很。可能正因为如此,袁绍才注定没有办法成为天下之主。只不过郭图这个伪谋士,倒是因为多次给袁绍出了馊主意而出了名,也着实是有些可笑。

标签: 郭图

更多文章

  • 袁绍离天子最近,为何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弊端其实郭图看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郭图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之后,东汉实际上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无论是董卓还是李傕郭汜等人就算是曹操等人都不敢贸然称帝,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当时汉朝虽然名存实亡,可是汉廷统治天下将近400年,在士子和百姓之中还是拥有很强的人气的,贸然推翻汉朝统治必然会遭到“群起攻之”。当时淮南的袁术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 郭图,不愧是三国中最坑的谋士,袁绍大军因他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郭图

    三国时期分出了很多股势力,每一股势力都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最终得到胜利的却只有三个队伍,分别组建了魏蜀吴三国。而在这三个国家当中,每一位君主都有一个了不得的谋士。比如说刘备旗下的谋士是诸葛亮,曹操的身边有许攸,孙权的手下有周瑜。但是在那个时期,不是所有的谋士都是明智的,也有特别坑的谋士,其中最

  • 河北多英豪-郭图,逢纪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郭图

    袁绍麾下谋主众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就有江湖,何况一方霸主?袁绍有三个儿子,但是儿子袁熙属于那种与世无争的,或者说自知竞争力不强的,因此参与袁绍麾下继承人争夺的只有两派,一派以郭图,辛评为首,支持大公子袁谭;另一派以审配,逢纪为首,作为冀州本土大家族,支持袁尚,袁绍活的时候还好说,凭借自己的威望可

  •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语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单向开放标签:杨修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语成千古名言世界上能够毫无保留对自己好的人,除了父母已经找不到其他人了。古有春晖寸草,孟母三迁来表示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后也有卧冰求鲤,乌鸦反哺来体现孩子对父母的回报。其实表达父母之爱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舐犊情深,老牛舔犊,而要想知道它的由来,还得从曹

  • 杨修被杀后,曹操试探其父杨彪态度,杨彪一句话让曹操杀意全无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杨修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有的口若悬河,舌如利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无论是君主,还是州牧,都在三国这样一个大舞台展现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比如人们所熟知的曹操、刘备、郭嘉、赵云、诸葛亮等等,每个

  • 司马懿为何能够明哲保身,杨修却早早被杀,原因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凭借其奇妙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人物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狂热的粉丝。在猛将如云的战乱年代,各大割据政权之间都充斥着各种阳谋阴谋,玩弄政治的智慧家们令无数三国迷为之倾倒。三国时期有许多谋士凭着个人魅力名垂千古,司马懿和杨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就他们二人相比,司马懿狼子野心,杨修爱耍滑头,其实杨修的

  • 从杨修的悲剧 看HXJ的被质疑和辩解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杨修

    从杨修的悲剧 看HXJ的被质疑和辩解稍微了解三国的国人都知道鸡肋的典故,这个典故是杨修用性命换来的教训。曹操征讨汉中进攻刘备,对峙困于斜谷界口,陷入进退两难,欲进兵,被马超拒,欲回朝,又恐被耻笑,心中正犹豫不决,厨房端进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鸡肋,正沉吟,夏侯敦入帐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

  •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杨修

    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才子,杨修的聪明才智甚至连曹操都不得不佩服。然而也正是这份过人的才智,杨修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死。不过从来做事都讲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却没有把杨修的家族连根拔起,反而“心慈手软”地只杀了杨修一个人。那么,杨修到底是怎样得罪了曹操,以至于惨遭

  • 曹操处死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不开心?杨彪回怼17个字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杨修

    曹操和杨修都是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人物,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杨修则是一个恃才放旷的人。他作为丞相曹操府上的主簿,深得曹植的欣赏和推崇,并在“夺嫡事件”中站在了曹植一方,这也是曹操杀杨修的真实原因。杨修作为东汉太尉杨彪之子,被狡诈的曹操杀害之后,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在他死后曹操问其父杨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杨修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以一句对历史规律的精炼总结,开启《三国演义》120卷浩浩荡荡的历史风云。他从东汉末年写至西晋初年,将近百年的群雄割据、权谋暗算刻画得入木三分,上千名英雄人物也随之跃然纸上,牵动亿万读者的心弦。在《三国演义》中,谋士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料事如神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