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修被杀后,曹操试探其父杨彪态度,杨彪一句话让曹操杀意全无

杨修被杀后,曹操试探其父杨彪态度,杨彪一句话让曹操杀意全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1/17 15:59:06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尔我诈的三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有的口若悬河,舌如利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无论是君主,还是州牧,都在三国这样一个大舞台展现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比如人们所熟知的曹操刘备郭嘉赵云诸葛亮等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然而,在这样一个硝烟弥漫,争斗成风的时代,除了胸怀家国天下、忠勇无双的传奇故事,也有许多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感动。

比如,我们熟悉的杨修,他因为“恃才放旷”的性格,被曹操猜忌所杀。杨修的父亲杨彪,因为杨修的死日渐消瘦。曹操怒不可遏,前来质问原因。杨修的父亲只回答了一句话,不仅消除了曹操的杀意,更是让曹操大为动容,赞叹不已。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呢?

一、恃才放旷惹猜忌

杨修,字德祖,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在丞相府担任曹操的主薄。

曹操的很多军国大事,也都会让杨修帮忙出主意,深受曹操的信任。并且还多次在公共场合夸赞杨修很有学识。

可惜的是,杨修虽然很有才能,却不懂得收敛,反而处处犯了曹操的忌讳,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关于杨修的死,很多人通过以前的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曹操视察一个建筑工作,当他看到一扇门之后,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留下一个“活”字,就走了。

大家都不理解曹操的意思,杨修却回答道:门中写“活”字,也就是“阔”,丞相嫌弃门太大了。

一次,西凉向曹操进贡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一个“一合酥”,众皆不解其意。杨修当即将这一盒酥拿去分给大家吃。众人大惊,杨修解释道:丞相写“一合酥”,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

曹操虽然大笑,夸赞杨修聪明,内心却开始猜忌。自己的心思居然被杨修全部看透,多疑的性格也让曹操开始忌惮杨修了。

二、夺嫡之争引祸事

而真正给杨修带来杀身之祸的,是杨修介入了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

曹操为了给自己选接班人,经常出题考验两个儿子,杨修选择投靠了曹植阵营,帮助曹植出谋划策。

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了!毕竟参与夺嫡之争自古以来就是皇室禁忌,加上曹植有时候非常高傲,曹操后来也知道了曹植的很多行为都是杨修教的,这让曹操非常生气。

终于在一次行军途中,曹操借“鸡肋”扰乱军心的事件,斩杀了杨修。

杨修的死,可以说一方面是自己恃才放旷,不知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己加入到曹操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中来,犯了曹操的大忌。

那么,针对杨修的死,他的父亲是如何看待的呢?

三、老牛舐犊感人心

曹操虽然借助“鸡肋”事件杀了杨修,但暂时没有处理杨修家族的其他人,比如杨修的父亲杨彪。但毕竟是杀了人家的儿子,曹操也担心杨彪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曹操在一次宴席上看到杨彪瘦了很多,面容憔悴。于是便问了杨彪:公何瘦之甚?意思就是你怎么突然变这么瘦了?

曹操想借此机会趁机试探一下杨彪,看看他是否痛恨自己杀了杨修。

如果是,那就一并解决。

杨彪当然也知道曹操的意图,他虽然满怀悲愤,却表现得淡然一笑:“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非常惭愧自己没能像金日磾那样有先见之明,及时改正杨修的错误;但是我确实非常想念杨修,就像老牛疼爱小牛一样。

金日磾是西汉大臣,深受汉武帝器重,但是他的儿子却淫乱后宫,金日磾果断将自己的儿子杀死。杨彪用金日磾的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不责怪丞相杀害了杨修,也就是认可了曹操的做法。但是,作为父亲,还是会思念自己的儿子。

曹操听罢,顿觉羞愧难当,杀意全无。于是,便不再追究下去。而杨彪的这句话——“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也流传至今千古,广为人知。因为它将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令人动容。

时至今日,这句话也演变出了很多成语,比如“老牛舐犊”、“舐犊之情”等,意思也大体相同,表现了父母对于自己子女无私的爱。

虽然,在三国这样动乱纷争的时代,家国天下、尔虞我诈是主角,但随着滚滚长河流逝,那么宏图霸业也终究跳不过沧海一粟、过眼云烟。而那些存在于亲人之间的真善美的故事,几经流转,却在不知不觉间升华为永恒,为后人永远铭记。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能够明哲保身,杨修却早早被杀,原因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凭借其奇妙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人物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狂热的粉丝。在猛将如云的战乱年代,各大割据政权之间都充斥着各种阳谋阴谋,玩弄政治的智慧家们令无数三国迷为之倾倒。三国时期有许多谋士凭着个人魅力名垂千古,司马懿和杨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就他们二人相比,司马懿狼子野心,杨修爱耍滑头,其实杨修的

  • 从杨修的悲剧 看HXJ的被质疑和辩解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杨修

    从杨修的悲剧 看HXJ的被质疑和辩解稍微了解三国的国人都知道鸡肋的典故,这个典故是杨修用性命换来的教训。曹操征讨汉中进攻刘备,对峙困于斜谷界口,陷入进退两难,欲进兵,被马超拒,欲回朝,又恐被耻笑,心中正犹豫不决,厨房端进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鸡肋,正沉吟,夏侯敦入帐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

  •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杨修

    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才子,杨修的聪明才智甚至连曹操都不得不佩服。然而也正是这份过人的才智,杨修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死。不过从来做事都讲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却没有把杨修的家族连根拔起,反而“心慈手软”地只杀了杨修一个人。那么,杨修到底是怎样得罪了曹操,以至于惨遭

  • 曹操处死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不开心?杨彪回怼17个字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杨修

    曹操和杨修都是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人物,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杨修则是一个恃才放旷的人。他作为丞相曹操府上的主簿,深得曹植的欣赏和推崇,并在“夺嫡事件”中站在了曹植一方,这也是曹操杀杨修的真实原因。杨修作为东汉太尉杨彪之子,被狡诈的曹操杀害之后,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在他死后曹操问其父杨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杨修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以一句对历史规律的精炼总结,开启《三国演义》120卷浩浩荡荡的历史风云。他从东汉末年写至西晋初年,将近百年的群雄割据、权谋暗算刻画得入木三分,上千名英雄人物也随之跃然纸上,牵动亿万读者的心弦。在《三国演义》中,谋士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因何消瘦,杨彪轻叹一句,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咸鱼话史标签:杨修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麾下才华横溢的谋士杨修,是个聪睿超群但同时又骄傲自信的人,按理来说这样一个智者本应被惜才爱才的曹操信重,日渐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但杨修却在刚刚小有名气的时候便丢掉了性命,被曹操借“鸡肋事件”将其除之而后快。杨修死后,其父杨彪心中的丧子之痛久久难消,曹操看见了便问杨彪何故消瘦至

  • 鸡肋之后,司马懿的酒与杨修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杨修

    “想去见杨修?”曹操凝神看着舆图,并未回身。语气虽不徐不疾,却足以让令人难以畏惧。 “相携一路走来,临到终时,理应有此一别。”司马懿语气极为恭谨,全身跪伏在地上,将脸紧紧地贴在地面,无法看清神色。曹操转过身,很认真地着司马懿,未语。司马懿陡然紧张,身体不自觉地战战兢兢,微微

  • 如杨修不事曹操,另有主公,还会被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杨修

    如果换个人做主公,杨修的结局真不一定如此凄惨,我们看下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有以下几个说法:*杨修爱耍小聪明说。一、“阔字门”,一次曹操修建花园,走到门前时,皱了皱眉头,啥也没说提笔在门框上写了个“活”字,人皆不解,唯杨修矜持一笑,道:“丞相嫌此门太窄,门内一活,岂不是阔字?”二、“梦中人”,曹操多疑,

  • 曹操杀了杨修,还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钧儒说史标签:杨修

    三国时,曹操身边有很多谋士,杨修便是其中之一。杨修字德祖,出身汉魏名门,博学多才,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建安年间,曾任曹操府上的主簿。杨修聪明,虽才华深得曹操之心,但太过聪明能洞察人心的人,对性格多疑喜怒无常的曹操来说,不见得能有什么好前程。一开始,曹操确实非常欣赏和信任杨修。主簿这个官看起来好像不大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杨平说历史标签:杨修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第二: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一、曹操要杀杨修的理由当时魏国发生的事情,就是曹操正在准备选世子,选接班人。他的手中有两个人选: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曹植聪明,诗才很好,但是做事有些浮浪,不够稳重。曹丕人比较稳重,但是格局不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