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有的口若悬河,舌如利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无论是君主,还是州牧,都在三国这样一个大舞台展现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比如人们所熟知的曹操、刘备、郭嘉、赵云、诸葛亮等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然而,在这样一个硝烟弥漫,争斗成风的时代,除了胸怀家国天下、忠勇无双的传奇故事,也有许多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感动。
比如,我们熟悉的杨修,他因为“恃才放旷”的性格,被曹操猜忌所杀。杨修的父亲杨彪,因为杨修的死日渐消瘦。曹操怒不可遏,前来质问原因。杨修的父亲只回答了一句话,不仅消除了曹操的杀意,更是让曹操大为动容,赞叹不已。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呢?
一、恃才放旷惹猜忌
杨修,字德祖,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在丞相府担任曹操的主薄。
曹操的很多军国大事,也都会让杨修帮忙出主意,深受曹操的信任。并且还多次在公共场合夸赞杨修很有学识。
可惜的是,杨修虽然很有才能,却不懂得收敛,反而处处犯了曹操的忌讳,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关于杨修的死,很多人通过以前的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曹操视察一个建筑工作,当他看到一扇门之后,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留下一个“活”字,就走了。
大家都不理解曹操的意思,杨修却回答道:门中写“活”字,也就是“阔”,丞相嫌弃门太大了。
一次,西凉向曹操进贡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一个“一合酥”,众皆不解其意。杨修当即将这一盒酥拿去分给大家吃。众人大惊,杨修解释道:丞相写“一合酥”,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
曹操虽然大笑,夸赞杨修聪明,内心却开始猜忌。自己的心思居然被杨修全部看透,多疑的性格也让曹操开始忌惮杨修了。
二、夺嫡之争引祸事
而真正给杨修带来杀身之祸的,是杨修介入了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
曹操为了给自己选接班人,经常出题考验两个儿子,杨修选择投靠了曹植阵营,帮助曹植出谋划策。
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了!毕竟参与夺嫡之争自古以来就是皇室禁忌,加上曹植有时候非常高傲,曹操后来也知道了曹植的很多行为都是杨修教的,这让曹操非常生气。
终于在一次行军途中,曹操借“鸡肋”扰乱军心的事件,斩杀了杨修。
杨修的死,可以说一方面是自己恃才放旷,不知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己加入到曹操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中来,犯了曹操的大忌。
那么,针对杨修的死,他的父亲是如何看待的呢?
三、老牛舐犊感人心
曹操虽然借助“鸡肋”事件杀了杨修,但暂时没有处理杨修家族的其他人,比如杨修的父亲杨彪。但毕竟是杀了人家的儿子,曹操也担心杨彪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曹操在一次宴席上看到杨彪瘦了很多,面容憔悴。于是便问了杨彪:公何瘦之甚?意思就是你怎么突然变这么瘦了?
曹操想借此机会趁机试探一下杨彪,看看他是否痛恨自己杀了杨修。
如果是,那就一并解决。
杨彪当然也知道曹操的意图,他虽然满怀悲愤,却表现得淡然一笑:“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非常惭愧自己没能像金日磾那样有先见之明,及时改正杨修的错误;但是我确实非常想念杨修,就像老牛疼爱小牛一样。
金日磾是西汉大臣,深受汉武帝器重,但是他的儿子却淫乱后宫,金日磾果断将自己的儿子杀死。杨彪用金日磾的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不责怪丞相杀害了杨修,也就是认可了曹操的做法。但是,作为父亲,还是会思念自己的儿子。
曹操听罢,顿觉羞愧难当,杀意全无。于是,便不再追究下去。而杨彪的这句话——“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也流传至今千古,广为人知。因为它将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令人动容。
时至今日,这句话也演变出了很多成语,比如“老牛舐犊”、“舐犊之情”等,意思也大体相同,表现了父母对于自己子女无私的爱。
虽然,在三国这样动乱纷争的时代,家国天下、尔虞我诈是主角,但随着滚滚长河流逝,那么宏图霸业也终究跳不过沧海一粟、过眼云烟。而那些存在于亲人之间的真善美的故事,几经流转,却在不知不觉间升华为永恒,为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