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孙思邈养生五难,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鬼谷子:孙思邈养生五难,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水木青春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3/12/9 12:11:25

鬼谷子因为智谋通天,被后世誉为谋圣。据传他兵法韬略,阴阳命理,岐黄养生无所不能,涉猎广博,所学庞杂,信奉者推崇他为神人。不知道鬼谷子无穷无尽的智慧,以及远超时代的见识究竟是从而来,这正是他的神秘之处。

古往今来这样智慧卓绝的圣贤不乏其人,老子孔子都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对命运无与伦比的哲学思考,迪着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无名的奇人异士,也曾留下智慧的结晶,养生五难就是其中之一。

这五条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延年益寿的思考,从宏观到客观,从哲学到现实,从思维到应用,超脱医学的范畴,道尽养生至理,值得研习,必有成效:

1、名利不去为一难。

引申:名缰利锁是人生的贪念。钱不过是金数两,名不过是纸半张,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远离名利场,风雨晴和。

2、喜怒不除为二难。

喜怒哀乐是情绪的纠葛。如果世上真有地狱,它就在人的心中,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生种种,波澜不惊,控制你的情绪,别让情绪控制你。

3、声色不去为三难。

声色犬马是身心的放纵。酒如穿肠毒药,色能蚀骨销魂,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源,戒除酒色财气,自得养生真谛!

4、滋味不绝为四难。

浓肥辛甘是口腹的骄奢。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但做平常人,修得平常心,方享岁月悠长!

5、神虑精散为五难。

精气神采是培元之本。劳多伤精,话多伤气,思多伤神。精足邪不侵,气足疲不扰,神足意乃定。善修精气神,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自可延年益寿!

普通人背会养生五难,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孙思邈留下两味药,除湿+安眠,专治湿气大、睡不着,反应慢

    历史人物编辑:养宠小秘籍标签:孙思邈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关于痰湿之气导致的失眠。什么叫做痰湿引发的失眠呢?从中医分型来看,这痰湿失眠又得划出好多分支来。我这有限的文字,一次只能针对其中一种情形来写。今天要说的,是心气郁阻、痰蒙心窍的失眠。你听我讲一个小例子,就知道了。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29岁,在饭店做后厨。什么毛病呢?就是晚上睡不好觉

  • 名医为何不愿入宫做官?明星们为何能容颜常驻,孙思邈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孙思邈

    古代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医,像扁鹊秦越人,华佗,皇甫谧等等,他们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神医,他们大多都没有入朝为官,去做太医,而是在民间为人们看病,研究医药事业,撰写书籍。当太医虽然体面,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医学界的水平和地位,但是为皇家人看病,有时候整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拉帮结派,官场尔虞我诈那一套自然

  • 隋唐医学成就,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强调医生要有医德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麦迪娜爱旅游标签:孙思邈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受诏集众医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撰成《诸病源候总论》一书。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列证候一千七百余论,唯论病证,不载方药。书中对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产科、小儿科等各科的病因和病理现象,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是从汉魏以来在病因证候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它标志着当时医

  • 一代药王孙思邈,活到142岁,死前告诉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方子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孙思邈

    从古至今,疟疾这种恶性的传染疾病就一直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知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个青蒿素就是一种能够治疗疟疾的药物。然而在古代却有一个人纠正了传统治疗疟疾的有害药方,他就是一代药王孙思邈。一听这个称号“药王”,就知道此人一定了不得,他既是一个药学家也是一个道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他就把从医当

  • 药王孙思邈活了多少岁?临终为何叮嘱弟子毁掉一个“养生秘方”?

    历史人物编辑:阿宁爱美食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属陕西铜川)人,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精通百家学说,尤精于“老、庄”。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北周洛州总管独孤信看见他,十分惊讶地说:“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孙思邈长大后,居住在太白山,果真“器大难为用”。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多次征召入朝为官,孙思邈均以有病为由婉言拒

  • 医圣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悬壶救世,为何药王孙思邈却要坚决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孙思邈

    医者,仁心也。医术高超的医生不仅悬壶济世,还总结平生经验,发明药物、撰写药方,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医圣张仲景和药王孙思邈都是千古留名的医者,为什么作为后人的孙思邈要毁掉张仲景留下的五石散的配方呢?五石散本来是医治伤寒的药物,为何在魏晋时期,没有生病的人也争相服用呢?五石散确实可以让伤寒患者身体变好

  • 陕西最“抢手”的景点,药王孙思邈曾在此留下宝藏,如今引人疯抢

    历史人物编辑:小艾娱乐标签:孙思邈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的地方。素有“药王”之称而得名。药王山原名五台山,因由五座山峰组成。远眺过去,绿树成荫,庙宇依山依石而建。雄伟、壮观、迷人。药王山石刻遍布千山万水,随处可见。是我国保存北、隋造像、碑刻最多的地方。药王山被高低五峰环抱,古柏掩映,药香弥漫山间。顾名

  • 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孙思邈

    “五石散”为何物?对此,孙思邈在《千金翼方》有所记载,五石散主要是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种矿石配制而成,有“五石护命散”的美名,刚开始其主要用来治疗伤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五石散却是七分毒,三分药,适量辅以药物确可使人祛寒排湿,精神清明。过度服用则使人精神亢奋而后竭力,致人

  • “五石散”是何物?药王孙思邈死前,为何告诫后人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孙思邈

    魏人何晏: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达270年的分裂割据时期,由于政权长期分立,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统治地位下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士”,名士们放浪形骸、豪放不羁、畅所欲言。如以刘伶、阮籍、山涛、向秀为代表的“竹林七贤”,而提及名士们,人们一定会想

  • 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弥留之际反复叮嘱弟子,一张药方要毁掉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孙思邈

    引言孙思邈知识广博,深通庄、老学说,对佛教典籍也无所不涉,被佛教尊为药师佛化身。——《法喜志·卷二》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生活在唐代时期,是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医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本医学著作《千金药方》,在这本书中记载了非常多并且非常有用的药方,这些药方对于我们如今处理医学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