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弥留之际反复叮嘱弟子,一张药方要毁掉

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弥留之际反复叮嘱弟子,一张药方要毁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3/12/9 17:14:46

引言孙思邈知识广博,深通庄、老学说,对佛教典籍也无所不涉,被佛教尊为药师佛化身。——《法喜志·卷二》

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生活在唐代时期,是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医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本医学著作《千金药方》,在这本书中记载了非常多并且非常有用的药方,这些药方对于我们如今处理医学疑难杂症有着很大的作用,被我们尊称为“药王”,我们要肯定孙思邈对于医学的重大贡献。

众所周知,医学需要大量的积累,只有遇见越来越多的医学状况,才能够找到更多的处理办法,所以孙思邈一生中都在进行着医学的走访和整理,一些民间很有用的药方他也会记录下来,在为了唐王朝政府工作的时候,他也接触到了很多皇室的药方,这些很有用的药方最后也被记录了下来。但是药王孙思邈足足活了142岁,在弥留之际却反复叮嘱,有一张药方必须要被毁掉,实际上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给皇帝建议毁掉却没有得到重视,无奈之下才能作为遗言留给自己的弟子们。

这张药方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才会被孙思邈一再强调呢?其实这张药方就是非常有名的五石散,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在贵族中广泛的传播。所谓的“五石”,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大概就是由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这五种石头组成的,这个药方诞生之初也只是为了解决困扰贫苦百姓的疟疾,还有伤寒、湿疹等情况。因为这张药方在服用了之后,身体就会开始发热,能够抵抗寒症。但是同时这张药方也有着自己的副作用,在服用了之后,这个人就会开始非常的亢奋,获得一种飘飘欲仙的不真实感,甚至还会非常上瘾,在魏晋时期,只有名流才能够使用。

那么谁是最先服用这个五石散的呢?根据记载,就是曹操的养子,叫做何晏,记载中的何晏肤白貌美,“美姿仪,面至白”,皮肤白到了甚至让很多女子都很羡慕。当时的何晏因为拥有非常好的容貌,所以得到了很多女性的青睐,其中就包括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两个人成功的结为了夫妻。关于何晏,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傅粉何郎”,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因为魏明帝认为何晏皮肤这么白是因为抹了很多的粉,并不是天然的,所以就用计想让何晏暴露,就让他在夏日炎炎喝下了一碗热汤,喝了之后人就会冒汗,就会让面上的粉脱落,但是没想到何晏在擦拭了汗水之后,甚至显得更白了。

何晏就是最早使用五石散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而不是用来治病的,他认为服用了五石散,能够让自己精神世界更加开阔,甚至连体力都会变好了。因为何晏的推崇,很多人都开始食用五石散,他们都想要尝试这到底是什么神奇的东西。我们都知道魏晋名士,个个都非常风流,喜欢清谈,在清谈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一起食用五石散,成为了名士的一大象征。

其实所谓的五石散,就是一种毒品,也正是这个原因,孙思邈才想要毁掉这个药方。因为这个五石散害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就包括何晏到了后期精神也开始飘忽不定,身体非常消瘦,看起来就像是游荡在人间的幽魂。当时服用五石散的很多人最后都离不开这样的一个东西,甚至身体也得到了很大的摧残,就这样早早离开了人世。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孙思邈看到了这些人的经历,认为为了社会风气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着想,必须要禁止这样的药方,因为孙思邈的大力禁止,最后五石散的药方就这样失传了,后世再没有像魏晋时期一样大范围吸食毒品的情况了。

结语

毒品是必须被社会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会摧残我们的意志,破坏我们的身体,一个人一旦沾染上了毒品往往就一生都会深受其害,所以在中小学生时期就会加大关于禁毒的宣传。毒品对于社会的安定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多的缉毒警为了能够让更少的人被毒品影响,奔波在禁毒的第一线,最后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一定要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些东西最好一生都不要有任何的接触,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去尝试,这种好奇心的代价非常高昂的,很多人可能都支付不起,要赔上生命。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

《法喜志》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王与太白山茶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王与太白茶◎太白山人据说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炼丹的时候,有一年关中西部流行一种很难医治的眼科疾病。药王听说后,便带着药童下山察看。他来到太白山下的眉县,看到田里大片庄稼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山鹿成群,村庄路断人稀,多数患病的人因得不到医治都成了瞎子,百姓叫苦连天。药王

  • 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41岁,死前叮嘱徒弟:一定要销毁这个方子!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孙思邈

    要说我国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那可就大了去了,自从神农氏在中原大地尝草药开始,我国的医学也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一些出众的医生也为我国的中药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说我国关于中医方面的书籍也是能够装下好几马车。我国的中医学那可是神秘而古老的,药草可以治病疗伤对于外国人来讲是理解不了的。但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几千年

  •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153)从孙思邈治病,看破解难题的三大绝招

    历史人物编辑:小会聊农耕文化标签:孙思邈

    天海拾贝云中松鹤天海拾贝(一百五十三)从孙思邈治病看破解“难题”的三大“绝招”【引言】昨天,鄙人在头条号看到了药王孙思邈给唐朝李世民治病的故事,看后感慨颇多:一是看到了孙思邈医术之高明,令人称奇;二是看到了孙思邈“高明医术”背后隐藏着的三大“绝招”;三是联想到,孙思邈的“治病”与皇帝的“治国”何尝不

  • 中医也会算命?药王孙思邈:欲为大医,须妙解周易

    历史人物编辑:君笙娱乐标签:孙思邈

    中医是由周易中衍生而来,中医是易道中的一个分支。《周易》讲述天地有五行,五行生八卦,八卦有阴阳两极,天地平衡之道,反复循环,互相调和。中医的理念也是调和,使身体内的阴阳调和,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医易同源”的说法,由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景岳(介宾)正式提出,并作了相当系统的论述,经“医、易”专家不断完

  • 药王孙思邈活了120岁,临终一再告诫弟子:遇到此药方必须销毁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世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年少有名,痴迷道家老庄学说。孙思邈在中医上成绩斐然,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尤其是《千金药方》更是家喻户晓。孙思邈在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的《千金要方》里,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孙思邈还搜集了东

  • 路遇五岩山景区,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文字,寻找到孙思邈的隐居地

    历史人物编辑:小刘看剧集标签:孙思邈

    出行路上总有会意想不到,正是这种意外的发现,才使旅行有了特殊的意义,值得记录,值得回忆。本来,要去北斗七星康养旅游度假区施家沟村的。开车上山的途中,看到了一块旅游指示标志——五岩山风景区。这个景区没有去过,我们想去看看,转弯下路十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经询问得知,停车费10元,60岁以上老人只需买3元

  • 药王孙思邈:活到141岁,临终前立下遗嘱,此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孙思邈

    导语: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庭贫困。他从小身体较弱,久治不愈,为了治病花费了家里大量钱财。同时也让他看到许多穷苦人家因为没钱看不起病,得不到救治不幸去世,从而下定决心想要学医,为民除病。孙思邈苦读医书,在山间学习认识百草,很快他的医术就得到了累积。他凭借自己的医术帮邻

  • 孙思邈最大贡献不是《千金方》,而是销毁1张药方,不愧是“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孙思邈

    但愿世间人常寿,不惜架上药生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医文化更是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如“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药王”孙思邈等。他们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在于留下了珍贵的医学典籍,这些医学典籍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更促进了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少有的长寿人,但关于他的具体寿命史书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他活了101岁,另一说是他活了141岁。这位神医之所以有“药王”的美誉,自然与他善于用药有关。很有意思的是,这位最擅长用药的神医竟在晚年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嘱咐后人“毁一味药”,这味药便是曾名震魏晋几个朝代的名药“五石散”。

  • 血管好人长寿,141岁药王孙思邈说:养血管,这样运动才有效

    历史人物编辑:再娜甫汗买吐地标签:孙思邈

    古代圣医历来提倡运动养生,《吕氏春秋》强调,人之精血以通利流畅为贵,精血郁塞则百病由之而生。血管是气血传输通道,血管好人才能健康长寿。唐代141岁药王孙思邈之所以长寿,除积德行善、起居饮食科学外,非常注重运动养生。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每天走步适宜为度。“四时气候和畅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