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骆春琴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3/12/9 14:46:37

“五石散”为何物?对此,孙思邈在《千金翼方》有所记载,五石散主要是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种矿石配制而成,有“五石护命散”的美名,刚开始其主要用来治疗伤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五石散却是七分毒,三分药,适量辅以药物确可使人祛寒排湿,精神清明。过度服用则使人精神亢奋而后竭力,致人入飘飘乎之幻境,忘乎所以。且其所带来燥热之症不仅使人五脏六腑如翻江倒海般热腾,更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而皮肤分外娇嫩敏感,摧之必破。因此而皮肤溃烂疮毒感染者,不计其数。

如此毒物又是如何火起来的呢?这不得不说说何晏这号人物,其为东汉大将军何进孙子,母亲改嫁曹操后成为曹操养子,后面还娶了曹操女儿为妻,并且他是魏晋玄学的开山鼻祖之一,被时人视之为名士,在士人阶层中,可谓是一号相当当的人物。

也正因此当他何晏本人染上五石散并奉之为神药,日日服之,并且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过奇怪,大力宣扬提倡五石散的神奇之处时,因为其本身的号召力,一股上层社会服食五石散的风气便巍然成形,大家都以服食五石散为尚,加上五石散在当时是一种颇贵的草药,所以其也逐渐成为尊贵有钱的象征,所以说明星效应自古就有。

根据记载,五石散在刺激人体后,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性冲动,就像壮阳药一般。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追捧,特别在当时本身皇室贵族生活一片糜烂,各种肮脏之事数不胜数,这种荒唐的风气跟五石散简直是相得益彰,所以这一方面也导致五石散迅速扩散。

当我们重新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其实晋朝是一个没有自律,失去进取,充斥着脏乱,道德败坏沦丧的溃烂社会。而到处充斥着穿着宽大袍子,拖鞋,胸前坦开的人,其实这都是因为吃了五石散,体内热的很,需要散热。

但对五石散有清醒的认知的人还是有的,他就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他写的诸多著作有着古代医学百科全书的美誉,因为晚年目睹了五石散对社会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后半生他都致力于毁掉“五石散”的这个方子,他曾经对唐朝的皇帝上书阐述五石散的危害性,希望借助国家的力量来让大家把五石散给戒掉,他还经常的告诫身边人要慎用五石散,他在不同的场所都会大肆宣传五石散的危害性,反对人们乱服食五石散,更是说出了“宁食野葛,不服五石”这句流传千古的话。

然而老天留给他的时日不多,当时的他已是日薄西山,自知大限将至,孙思邈在死之前,交代自己的徒弟,要尽可能在能接触到的医书上去掉五石散的药方,不希望这样的毒方留存于世,祸害世人。为此,孙思邈自己还专门研制了一种改良版的五石散,为的就是以良代劣,防止有人抵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去尝试一二时也不用担心身体有所损害。对五石散,他可谓是操碎了心,不得不说,孙思邈有医术,更有医德,“药王”当之无愧。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五石散”是何物?药王孙思邈死前,为何告诫后人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孙思邈

    魏人何晏: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达270年的分裂割据时期,由于政权长期分立,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统治地位下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士”,名士们放浪形骸、豪放不羁、畅所欲言。如以刘伶、阮籍、山涛、向秀为代表的“竹林七贤”,而提及名士们,人们一定会想

  • 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弥留之际反复叮嘱弟子,一张药方要毁掉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孙思邈

    引言孙思邈知识广博,深通庄、老学说,对佛教典籍也无所不涉,被佛教尊为药师佛化身。——《法喜志·卷二》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生活在唐代时期,是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医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本医学著作《千金药方》,在这本书中记载了非常多并且非常有用的药方,这些药方对于我们如今处理医学疑难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王与太白山茶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王与太白茶◎太白山人据说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炼丹的时候,有一年关中西部流行一种很难医治的眼科疾病。药王听说后,便带着药童下山察看。他来到太白山下的眉县,看到田里大片庄稼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山鹿成群,村庄路断人稀,多数患病的人因得不到医治都成了瞎子,百姓叫苦连天。药王

  • 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41岁,死前叮嘱徒弟:一定要销毁这个方子!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孙思邈

    要说我国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那可就大了去了,自从神农氏在中原大地尝草药开始,我国的医学也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一些出众的医生也为我国的中药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说我国关于中医方面的书籍也是能够装下好几马车。我国的中医学那可是神秘而古老的,药草可以治病疗伤对于外国人来讲是理解不了的。但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几千年

  •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153)从孙思邈治病,看破解难题的三大绝招

    历史人物编辑:小会聊农耕文化标签:孙思邈

    天海拾贝云中松鹤天海拾贝(一百五十三)从孙思邈治病看破解“难题”的三大“绝招”【引言】昨天,鄙人在头条号看到了药王孙思邈给唐朝李世民治病的故事,看后感慨颇多:一是看到了孙思邈医术之高明,令人称奇;二是看到了孙思邈“高明医术”背后隐藏着的三大“绝招”;三是联想到,孙思邈的“治病”与皇帝的“治国”何尝不

  • 中医也会算命?药王孙思邈:欲为大医,须妙解周易

    历史人物编辑:君笙娱乐标签:孙思邈

    中医是由周易中衍生而来,中医是易道中的一个分支。《周易》讲述天地有五行,五行生八卦,八卦有阴阳两极,天地平衡之道,反复循环,互相调和。中医的理念也是调和,使身体内的阴阳调和,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医易同源”的说法,由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景岳(介宾)正式提出,并作了相当系统的论述,经“医、易”专家不断完

  • 药王孙思邈活了120岁,临终一再告诫弟子:遇到此药方必须销毁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世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年少有名,痴迷道家老庄学说。孙思邈在中医上成绩斐然,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尤其是《千金药方》更是家喻户晓。孙思邈在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的《千金要方》里,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孙思邈还搜集了东

  • 路遇五岩山景区,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文字,寻找到孙思邈的隐居地

    历史人物编辑:小刘看剧集标签:孙思邈

    出行路上总有会意想不到,正是这种意外的发现,才使旅行有了特殊的意义,值得记录,值得回忆。本来,要去北斗七星康养旅游度假区施家沟村的。开车上山的途中,看到了一块旅游指示标志——五岩山风景区。这个景区没有去过,我们想去看看,转弯下路十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经询问得知,停车费10元,60岁以上老人只需买3元

  • 药王孙思邈:活到141岁,临终前立下遗嘱,此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孙思邈

    导语: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庭贫困。他从小身体较弱,久治不愈,为了治病花费了家里大量钱财。同时也让他看到许多穷苦人家因为没钱看不起病,得不到救治不幸去世,从而下定决心想要学医,为民除病。孙思邈苦读医书,在山间学习认识百草,很快他的医术就得到了累积。他凭借自己的医术帮邻

  • 孙思邈最大贡献不是《千金方》,而是销毁1张药方,不愧是“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孙思邈

    但愿世间人常寿,不惜架上药生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医文化更是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如“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药王”孙思邈等。他们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在于留下了珍贵的医学典籍,这些医学典籍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更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