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为何最终起兵叛唐?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为何最终起兵叛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猫史天下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3/12/18 4:49:22

仆固怀恩很是冤枉与委屈,就连后来造反的藩镇李宝臣都骂,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就连女儿也为了大唐安定而和亲外藩。他造反完全是因为你们给逼的不得不反,这里的他们只的就是宦官,从而不得不反。那仆固怀恩又何以落得这部田地。

仆固怀恩这一生可谓波澜壮阔,高开低走。很值得同情,毕竟谁也不会引颈就戮。仆固怀恩,复姓仆固,字怀恩,铁勒族。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属于朔方军一脉出身,战功赫赫,一生军功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被加封为丰国公。后加封大宁郡王。官居节度使,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先后来两个女儿和亲回纥,推动回纥借兵以平安史之乱。其家族46人死于国难。但由于得罪大宦官骆奉先。惶恐之下,不得不反。最终病死。如此忠烈之臣,晚节不保,被列入叛臣传,令人痛惜。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以至于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唐代宦官之祸就连郭子仪都惧怕三分,李光弼与来瑱一定程度上都死于宦官之手。而就仆固怀恩个人来说,他是郭子仪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平定安史之乱立功至伟。入凌烟阁功臣榜,唐代宗第一个将仆固怀恩的画像挂进去的。但也由于安史之乱的原因,唐代宗对领兵的武将缺乏信任感。况且仆固怀恩还是一个异族,尽管仆固怀恩一再小心谨慎,唐代宗还是派宦官骆奉先受命监军仆固怀恩。

骆奉仙途径太原时,时任太原尹辛云京与其会面,真赶上那句话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辛云京告诉骆奉仙,仆固怀恩有意与回纥可汗勾结,意图谋反,让他多加小心。辛云京为何构陷仆固怀恩实在是难以理解。

已经有怀疑态度的骆奉先来到仆固怀恩驻地巡查,仆固怀恩却是不知,自然也是吃好好喝好招待,而且给了骆奉先大量的才金银珠宝,可见仆固怀恩这人也很懂事。但意外出现在晚上,骆奉要告辞离去,仆固怀恩想多留一天。骆奉先不肯,仆固怀恩也不知道咋想的,让人悄悄将骆奉先等人的马匹藏起来。骆奉先惊慌失措的说:“这是要对我下手呀”,连夜带人翻墙而走。仆固怀恩得知后,派人将连马匹金银等物一起奉还,反复解释骆奉先让不要多心。骆奉先回京后,上奏唐代宗仆固怀恩欲反。

唐代宗还可以,没有偏听偏信,皇帝派遣宰相裴遵庆复查,裴遵庆让仆固怀恩回京自辨。然而,李光弼被气死了,另一名平叛将军来瑱被杀死了,其他节度使被贬被害的很多,仆固怀恩十分惶恐,部将提醒仆固怀恩京城乃“不测之地”,所以吓得仆固怀恩不敢轻易进京。他越不敢,代宗越怀疑叛敌是实,一怒之下杀了仆固怀恩在京的儿子。仆固怀恩得知消息以后,也就真反了,率兵二十万果真反了唐。此时吐蕃起兵叛乱,直取长安,唐代宗出逃长安。但仆固怀恩造反并不顺利,几次败北以后,军心已变,仆固怀恩又被老母痛骂。既然已经造反,仆固怀恩也就彻底与唐朝撕破脸了,公元764年八月,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等族军队一起造反,被郭子仪平定。而刚刚起起兵仆固怀恩就病死了,应该是窝囊死的。

太监专权、藩镇割据是晚唐政治毒瘤。皇帝派太监监军,本身就是对武将不信任的表现。而太监抱着阴暗的心理,鸡蛋里挑骨头,肯定与主将不和,仆固怀恩被逼造反自己应该只占小部分责任,骆奉先是罪魁祸首,而唐代宗也难辞其咎。这才有:“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不过是给自己找台阶罢了。在仆固怀恩死后,皇帝又恢复了他的凌烟阁功臣荣誉。这不过是给活人看的而已。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标签: 仆固怀恩

更多文章

  •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安史之乱功臣,为何反叛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仆固怀恩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唐朝国势一直不稳,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又接连发生了两场规模较大的战争。一场是吐蕃乘着唐朝边境空虚入侵,一度攻陷了长安城,迫使李豫到陕州行宫避难。另一场是唐朝名将仆固怀恩游说了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奴剌等国,聚集三十万军队入侵,规模为安史之乱后最大。这两场大战都与仆固怀恩有关,是他

  • 李豫为何不顾反对,同意仆固怀恩招降安史旧将?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仆固怀恩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在唐朝禁军、藩镇军和回纥军的共同努力下,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投降的范阳尹李怀仙杀死,包括李怀仙、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人在内的叛军将领纷纷向唐军投降,这场迁延八年的内战终于结束。叛乱平定后李豫除了要论功行赏,就是与朝廷讨论如何处置叛军降将的问题。为此

  • 李光弼兵败邙山,原因不在仆固怀恩,而在李亨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仆固怀恩

    在安史之乱后期,李光弼和史思明在河阳战线的争夺成为战争的要点。从李光弼和史思明交手的情况来看,这场战役中李光弼是大占上风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小胜。可李光弼不但没能利用这些小胜歼灭叛军的有生力量,反而在邙山一战中丢失了河阳之战的所有战果,被迫退守陕州和潼关。唐军由此重新回到战略防御的状态,而史思明的叛

  • 不是所有人都能忠心耿耿-仆固怀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仆固怀恩

    自从李世民任命番将作战开始,唐朝就喜欢用番将,一来根基浅薄,便于掌控;二来可以施恩于番邦,令他们更加忠心耿耿。政策持续了近百年,自然有很多人愿意为了李唐呕心沥血,比如李光弼,比如高仙芝,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心怀异心,你对我好,我自然投桃报李,为你做事儿,但是你要害我的话,对不起,我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 “痴儿”李忱被马元贽拥立后尚节俭、善待臣子,被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马元贽

    公元846年,李忱被拥立称帝,是为唐代第十六位皇帝宣宗(846年4月-859年9月在位)。从唐代中后期几位皇帝来看,有的荒淫,有的奢侈,有的骄横,有的昏庸。但是,李忱却一反前朝的不良习性,既能恭谨节俭,又能以礼待人,被后人称赞为“小太宗”。一、“痴儿”李忱被马元贽拥立为皇帝。李忱是唐宪宗的妃子郑氏所

  • 安禄山选择继承人如此墨迹,难怪安庆绪按捺不住,还有两个好帮手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安庆绪

    安禄山绝对是史上数一数二的偏心父亲,而且他的偏心态度,总是表现在明处,从来不遮遮掩掩,你让不受宠的儿子们怎么想?安庆绪就是那个不受宠的儿子。一、安禄山对安庆绪有多么过分?过分一、因为口吃,所以不待见安庆绪。安禄山比较出名的儿子有三个,分别是大儿子安庆宗、次子安庆绪、三子安庆恩。这三个儿子里,安禄山最

  • 安禄山已经病入膏肓,安庆绪是他的嫡子,为何却要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安庆绪

    安禄山为了往上爬,给唐玄宗李隆基跳舞,当了杨贵妃的干儿子,后来看李隆基越来越昏庸了,自己手里的兵权也够了,所以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叛唐了。清谁呢?杨国忠。杨国忠是唐玄宗晚年最宠信的人,他原本只是一个泼皮,但因为杨贵妃受宠而一飞冲天,一直当到了宰相。安禄山怕李林甫怕得要死,可李林甫最后却得抹着眼泪地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父亲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安庆绪

    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谋反叛乱,由此开启了长达八年,搅动整个太平盛世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发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悲剧,因为此时的唐朝还处于盛世之中,还没有到国运尽失,改朝换代的程度。安禄山之所以能闹起来,主要还是干了多年的三镇节度使,培养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偶

  • 性格软弱的安庆绪,为什么突然有勇气,杀死了老爸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安庆绪

    唐朝时期确实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在安禄山这个人渐渐的获得权力以后,也使得唐朝的百姓面临的危险越来越近。安禄山虽然是一个脾气暴躁,甚至是历史上的罪人,但在了解了他是被儿子安庆绪杀死的以后,大家也会觉得他有一些可悲,其实这也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有关,因为他不仅脾气很暴躁,还将身边的很多人都杀死了,使他

  • 安禄山攻陷洛阳和长安,为何巅峰时被安庆绪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安庆绪

    安史之乱的初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绩,让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瞬间化为乌有。当时叛军从范阳和卢龙等地出发,仅仅两个多月便攻陷了东都洛阳,兵临长安的门户潼关之下。然后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潼关失守,李隆基被迫放弃长安向蜀中逃窜,叛军的声势达到了巅峰状态。在这期间安禄山也完成了他的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