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怀恩很是冤枉与委屈,就连后来造反的藩镇李宝臣都骂,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就连女儿也为了大唐安定而和亲外藩。他造反完全是因为你们给逼的不得不反,这里的他们只的就是宦官,从而不得不反。那仆固怀恩又何以落得这部田地。
仆固怀恩这一生可谓波澜壮阔,高开低走。很值得同情,毕竟谁也不会引颈就戮。仆固怀恩,复姓仆固,字怀恩,铁勒族。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属于朔方军一脉出身,战功赫赫,一生军功仅次于郭子仪和李光弼,被加封为丰国公。后加封大宁郡王。官居节度使,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先后来两个女儿和亲回纥,推动回纥借兵以平安史之乱。其家族46人死于国难。但由于得罪大宦官骆奉先。惶恐之下,不得不反。最终病死。如此忠烈之臣,晚节不保,被列入叛臣传,令人痛惜。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以至于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唐代宦官之祸就连郭子仪都惧怕三分,李光弼与来瑱一定程度上都死于宦官之手。而就仆固怀恩个人来说,他是郭子仪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平定安史之乱立功至伟。入凌烟阁功臣榜,唐代宗第一个将仆固怀恩的画像挂进去的。但也由于安史之乱的原因,唐代宗对领兵的武将缺乏信任感。况且仆固怀恩还是一个异族,尽管仆固怀恩一再小心谨慎,唐代宗还是派宦官骆奉先受命监军仆固怀恩。
骆奉仙途径太原时,时任太原尹辛云京与其会面,真赶上那句话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辛云京告诉骆奉仙,仆固怀恩有意与回纥可汗勾结,意图谋反,让他多加小心。辛云京为何构陷仆固怀恩实在是难以理解。
已经有怀疑态度的骆奉先来到仆固怀恩驻地巡查,仆固怀恩却是不知,自然也是吃好好喝好招待,而且给了骆奉先大量的才金银珠宝,可见仆固怀恩这人也很懂事。但意外出现在晚上,骆奉要告辞离去,仆固怀恩想多留一天。骆奉先不肯,仆固怀恩也不知道咋想的,让人悄悄将骆奉先等人的马匹藏起来。骆奉先惊慌失措的说:“这是要对我下手呀”,连夜带人翻墙而走。仆固怀恩得知后,派人将连马匹金银等物一起奉还,反复解释骆奉先让不要多心。骆奉先回京后,上奏唐代宗仆固怀恩欲反。
唐代宗还可以,没有偏听偏信,皇帝派遣宰相裴遵庆复查,裴遵庆让仆固怀恩回京自辨。然而,李光弼被气死了,另一名平叛将军来瑱被杀死了,其他节度使被贬被害的很多,仆固怀恩十分惶恐,部将提醒仆固怀恩京城乃“不测之地”,所以吓得仆固怀恩不敢轻易进京。他越不敢,代宗越怀疑叛敌是实,一怒之下杀了仆固怀恩在京的儿子。仆固怀恩得知消息以后,也就真反了,率兵二十万果真反了唐。此时吐蕃起兵叛乱,直取长安,唐代宗出逃长安。但仆固怀恩造反并不顺利,几次败北以后,军心已变,仆固怀恩又被老母痛骂。既然已经造反,仆固怀恩也就彻底与唐朝撕破脸了,公元764年八月,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等族军队一起造反,被郭子仪平定。而刚刚起起兵仆固怀恩就病死了,应该是窝囊死的。
太监专权、藩镇割据是晚唐政治毒瘤。皇帝派太监监军,本身就是对武将不信任的表现。而太监抱着阴暗的心理,鸡蛋里挑骨头,肯定与主将不和,仆固怀恩被逼造反自己应该只占小部分责任,骆奉先是罪魁祸首,而唐代宗也难辞其咎。这才有:“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不过是给自己找台阶罢了。在仆固怀恩死后,皇帝又恢复了他的凌烟阁功臣荣誉。这不过是给活人看的而已。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