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巡守睢阳意义何在,他最后默许士兵吃人对吗

张巡守睢阳意义何在,他最后默许士兵吃人对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趣评读史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4/1/18 4:47:57

张巡守睢阳是唐朝安史之乱中一处特殊的战役。主要特殊在三个方面:第一、孤立无援。当时的睢阳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城,已经完全和唐军失去了联系,并且被叛军重重包围。第二、以寡敌众。张巡的对手是尹子琦,尹子琦是叛军中的名将,用13万大军攻打近万人的睢阳城。张巡竟然还能够坚守10个月之久。第三、人吃人现象。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张巡到最后已经没有了粮食,包括什么老鼠树皮之类的能吃的都没有了。于是他把自己的爱妾、书童等人分给士兵吃,还默许士兵吃掉了一些老弱病残的百姓。

综上三点,我们来分析一下张巡苦守睢阳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意义。

一、坚定了唐朝军民抗击叛军的决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军民一直都在努力扑灭这场突然而来的大火。特别是叛军后方的颜真卿家族还有朔方等将领的大军出动等。但是唐玄宗这个猪队友让哥舒翰去送人头,导致潼关打败,长安失守,叛军才能够站稳脚跟。

然而,很多的唐朝军民看到叛军声势浩大,唐玄宗已经逃亡四川了。他们已经想向叛军靠拢了!这个时候,张巡坚守睢阳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因为睢阳被叛军包围,它可以向唐朝军民发出一个信号。像睢阳这样的城池都能够坚守,你们还不能坚守吗?要相信唐朝还是能够回来的!这个信号非常重要,它坚定了唐朝军民反击叛军的决心!

二、为郭子仪李光弼胜利争取时间和空间。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最重要将领,他们开始的时候也是被叛军声势浩大而打败仗。然而张巡用近万人的军队拖住了叛军13万的大军,这样可以让郭子仪和李光弼腾出手来打击其他的叛军,减轻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军事压力。并且为唐朝军民反击叛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睢阳保证了江南的财政

张巡守睢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唐朝北方大部分被叛军占领了,只剩下西北朔方灵武等地方,而叛军又将目光看上了南方。因为唐朝军民为何能够屡败屡战,那是因为南方不断提供钱粮。所以叛军想到釜底抽薪之计,一举拿下南方!而睢阳是从北到南的一处咽喉要塞,所以张巡守住睢阳是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

最后,谈一谈张巡吃人的情况,张巡吃人是迫不得已的,他又不是食人族,谁愿意吃人呢?所以在我看来,张巡吃人尽管是污点,但是却是在大义下的污点,这个污点在张巡忠君爱国的高大形象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我觉得张巡吃人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去道德绑架他,要记住张巡是一个忠君报国的大唐名将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张巡

更多文章

  • 死守孤城近一年,张巡杀掉爱妾当军粮,得以进入历代帝王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张巡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历史上敢于赴死的人不在少数,不见得都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赴死,还要能承担责任,在国破山河碎时,虽不能救天下,但起码能守一城。笔者今天要说的张巡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真正的勇士,不仅能视死如归,还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挽救了大唐的

  • 为固守睢阳,张巡食人三万,他究竟是英雄还是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张巡

    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很多历史事件的结果并不能预料,有可能某个小人物的举动就机缘巧合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当我们平心静气思忖后却会发现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又有着历史大势上的必然性。就像天宝年间的雍丘县令张巡,在彼时他也不过只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微末小官,但是当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一场涤荡王朝的安史之乱开始

  • 公道自在人心,为守孤城吃光百姓,这样的张巡做的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张巡

    公元1645年,这一年是明弘光元年,也是清顺治二年,五月南京城危在旦夕,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南明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正在酝酿着投河殉国。结果世人皆知,他连个妓女都不如,钱谦益纵身一跃,却发现湖水有些凉,慌忙爬上船来,一个以忠孝仁义著称的钱谦益,就这样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第二天他就率领文武百官,跪迎清军

  • 是非功过颇多争议,如何看待张巡守睢阳?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张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忆昔二首》中的句子,反映了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唐玄宗李隆基是典型的“半世明君”,掌政前期尚能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顶峰。后半程表现却判若两人,听信谗言重用胡人安禄山,酿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成为盛唐转衰的节点。张巡守

  • 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对张巡见死不救,他们各怀鬼胎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张巡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也是延续唐朝国祚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最终虽然以安庆绪和尹子奇的叛军获胜而告终,但却足足阻挡了叛军南下达到十个月之久,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调整平乱策略,重新夺去长安和洛阳两京创造了战机。而张巡和许远率领不足七千人镇守睢阳,也让江淮免于被叛军攻陷,使得唐军有了稳

  • 张巡: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耀的星辰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张巡

    城上风威冷,城头鼓声绝。将军锦鞯归,士卒荷戈列。残兵斗未罢,日暮沙场热。泪眼望旌旗,心中为谁切。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争,其中睢阳之战可以说是最悲壮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双方军队规模庞大,而战争的结果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始末。

  • 张巡智勇双全,扭转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张巡

    白骨累累草连天,战血犹腥乱史编。一朝成败难寻觅,唯有鬼神泣壮怀。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骇人听闻的食人记录,唐朝末期就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食人事件。据传说,当时的唐军将领为了给士兵们提供足够的粮食,竟然将活人粉碎作为军粮。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极端贫困。故事的主角是唐

  • 辽后述律平诛大臣为先帝殉葬,大臣不服问她为何不死,她断腕回应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述律平

    公元926年,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葬礼上,太后述律平大开杀戒,想让众大臣为太祖殉葬。汉臣赵思温辩驳道:“先帝最离不开的人是太后,您何不以身殉葬?”述律平一时无言以对,众大臣喜出望外,以为逃得一命。突然,述律平脸现厉色,她奋然拔出腰间金刀,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自己的右手……述律平原名“月理朵”,其先祖据传

  •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草原上彪悍的女强人,辽国特殊的权力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述律平

    述律平的一生有多彪悍?辽代开国皇帝是她丈夫,可南征北战里她出谋划策,开国没她不可。皇位延续上她也说一不二,因为不喜欢大儿子,就废除大儿子太子位,立二儿子当皇帝,二儿子死后,大孙子不经她同意,擅自登基,她就派小儿子率大军去讨伐,小儿子太废物,竟然打输了,于是立马要自己上马,平了大孙子这“逆贼”。最后还

  • 最狠心的太后述律平,断臂之后铁腕执政,临死前还与孙子争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述律平

    在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但当时协助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的女人却登上了权利的顶峰。—述律平。述律平在执政之后,却担心大臣们会心有不服,便想出一个计谋来,她在朝会上问先朝的大臣们,你们想念先帝吗?大臣们就算是为了表忠心也会是想啊,令他们没料到的却是,他们这次的马屁拍歪了,但凡是说想念的,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