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巡祠:商丘归德古城里的“满江红”

张巡祠:商丘归德古城里的“满江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叶草说剧 访问量:2145 更新时间:2024/1/18 11:21:37

唐代的归德商丘是江淮的屏障,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叛军为了拿下睢阳,由此南下江淮,叛军派大将尹子奇率13万将士准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雍丘防御史巡求救。张巡立即领兵3000人进驻睢阳,与许远守军3800人一起合兵抗战,守卫睢阳。张巡有勇有谋,精通兵法,此前已多次打了以少胜多的战争,抗击了安史之乱的叛军。许远深知军事上比不了张巡,于是战守事宜全交由张巡来指挥。

张巡率众将领抵抗,日夜苦战,杀敌无数。有时一天战斗次数多达数十战。张巡等人苦守了十个月,一共交战400次,杀死敌军12万多人。其间,睢阳城中的战马、麻雀、老鼠、树皮、草根、纸、茶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仅存400余人,最终因饥饿、疲惫至极,无力再战,最终睢阳沦陷。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将士被俘后骂敌不绝,以身殉国。睢阳之战以少胜多,阻断了叛军南下江淮之势,保全了江淮,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 张巡等将士守城的壮举,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颂。张巡被江淮、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人们称为张爷,像敬神一样敬奉。

唐将张巡,因安史之乱血战睢阳,死守一城,捍卫天下,忠烈千古。

斯人已去千载,义节气长虹。

守睢阳作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施。

标签: 张巡

更多文章

  • 张巡守睢阳意义何在,他最后默许士兵吃人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张巡

    张巡守睢阳是唐朝安史之乱中一处特殊的战役。主要特殊在三个方面:第一、孤立无援。当时的睢阳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城,已经完全和唐军失去了联系,并且被叛军重重包围。第二、以寡敌众。张巡的对手是尹子琦,尹子琦是叛军中的名将,用13万大军攻打近万人的睢阳城。张巡竟然还能够坚守10个月之久。第三、人吃人现象。非常负

  • 死守孤城近一年,张巡杀掉爱妾当军粮,得以进入历代帝王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张巡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历史上敢于赴死的人不在少数,不见得都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赴死,还要能承担责任,在国破山河碎时,虽不能救天下,但起码能守一城。笔者今天要说的张巡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真正的勇士,不仅能视死如归,还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挽救了大唐的

  • 为固守睢阳,张巡食人三万,他究竟是英雄还是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张巡

    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很多历史事件的结果并不能预料,有可能某个小人物的举动就机缘巧合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当我们平心静气思忖后却会发现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又有着历史大势上的必然性。就像天宝年间的雍丘县令张巡,在彼时他也不过只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微末小官,但是当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一场涤荡王朝的安史之乱开始

  • 公道自在人心,为守孤城吃光百姓,这样的张巡做的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张巡

    公元1645年,这一年是明弘光元年,也是清顺治二年,五月南京城危在旦夕,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南明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正在酝酿着投河殉国。结果世人皆知,他连个妓女都不如,钱谦益纵身一跃,却发现湖水有些凉,慌忙爬上船来,一个以忠孝仁义著称的钱谦益,就这样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第二天他就率领文武百官,跪迎清军

  • 是非功过颇多争议,如何看待张巡守睢阳?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张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忆昔二首》中的句子,反映了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唐玄宗李隆基是典型的“半世明君”,掌政前期尚能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顶峰。后半程表现却判若两人,听信谗言重用胡人安禄山,酿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成为盛唐转衰的节点。张巡守

  • 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对张巡见死不救,他们各怀鬼胎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张巡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也是延续唐朝国祚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最终虽然以安庆绪和尹子奇的叛军获胜而告终,但却足足阻挡了叛军南下达到十个月之久,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调整平乱策略,重新夺去长安和洛阳两京创造了战机。而张巡和许远率领不足七千人镇守睢阳,也让江淮免于被叛军攻陷,使得唐军有了稳

  • 张巡: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耀的星辰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张巡

    城上风威冷,城头鼓声绝。将军锦鞯归,士卒荷戈列。残兵斗未罢,日暮沙场热。泪眼望旌旗,心中为谁切。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争,其中睢阳之战可以说是最悲壮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双方军队规模庞大,而战争的结果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始末。

  • 张巡智勇双全,扭转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张巡

    白骨累累草连天,战血犹腥乱史编。一朝成败难寻觅,唯有鬼神泣壮怀。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骇人听闻的食人记录,唐朝末期就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食人事件。据传说,当时的唐军将领为了给士兵们提供足够的粮食,竟然将活人粉碎作为军粮。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极端贫困。故事的主角是唐

  • 辽后述律平诛大臣为先帝殉葬,大臣不服问她为何不死,她断腕回应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述律平

    公元926年,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葬礼上,太后述律平大开杀戒,想让众大臣为太祖殉葬。汉臣赵思温辩驳道:“先帝最离不开的人是太后,您何不以身殉葬?”述律平一时无言以对,众大臣喜出望外,以为逃得一命。突然,述律平脸现厉色,她奋然拔出腰间金刀,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自己的右手……述律平原名“月理朵”,其先祖据传

  •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草原上彪悍的女强人,辽国特殊的权力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述律平

    述律平的一生有多彪悍?辽代开国皇帝是她丈夫,可南征北战里她出谋划策,开国没她不可。皇位延续上她也说一不二,因为不喜欢大儿子,就废除大儿子太子位,立二儿子当皇帝,二儿子死后,大孙子不经她同意,擅自登基,她就派小儿子率大军去讨伐,小儿子太废物,竟然打输了,于是立马要自己上马,平了大孙子这“逆贼”。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