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777年,当朝宰相元载被抄家,从中发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777年,当朝宰相元载被抄家,从中发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记史惜今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3/12/11 4:45:35

777年,大唐帝国都城长安的一座豪华宅邸里喊声震天,这是当朝宰相元载的府邸,唐代宗派出的官兵正在进行抄家活动,从中发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可以说,元载就好比是清朝的和珅,贪墨钱财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由于罪行确凿,元载被投入监狱,家里所有男人都受到连累,不久集体处斩。唐代宗为了发泄心中的憎恨,派人将元载的祖坟挖开,拖出里面的尸骨,弃置于烈日之下。当然,唐代宗网开一面,没有追究元载家女眷的死罪,唯独一个人是例外,她叫王韫秀,是元载的夫人。

王韫秀很清楚,家里的男人都被杀掉了,女人八成会被送到别人家里做奴婢,甚至可能遭到凌辱,她不愿接受这种局面,主动求死,唐代宗勃然大怒,下令将她活活打死。

元载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的贪污腐败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当时,元载权力极大,他在朝中安插了大量亲信,还让儿子担任“收礼官”。意思就是,有人想得到升迁,必须先向元载送礼,他儿子便是审核礼物是否够数的专业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满朝文武都以元载马首是瞻,不仅导致朝野风气败坏,还威胁到皇权,唐代宗忍无可忍,最终将元载满门抄斩。

说起来,元载作为寒门士子,能够登上朝堂,并成为一代权相,确实很不容易,他却没有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

元载的文化程度很高,书读得很好,但他的科举之路其实并不顺利。不过,元载的才华得到了权贵的认可,当时担任河东节度使的将军欣赏他,便将孙女王韫秀嫁给他。

虽然成功攀上高枝,但元载等于做了王家的上门女婿,即便在今天,这类人依然经常受到鄙视,更何况封建时代?

王家的男人们都看不起元载,女眷们也时常拿他开玩笑,元载无法忍受,便想离开河东,前往长安发展。王韫秀倒是很体谅丈夫,她不仅没有趾高气扬的感觉,而且支持丈夫,表示愿意和她一起去长安。

不久之后,元载成功进入官场,并一步步爬到高位,得到了唐代宗的赏识。元载比较聪明,他利用计谋除掉了李辅国鱼朝恩,帮助唐代宗夺回大权,地位变得越来越高,逐渐成长为朝堂一把手。

这个时候,元载有些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为人处世变得骄横跋扈,还是王韫秀主动站出来劝他学会收敛。

很可惜的是,穷苦出身的元载,好不容易大富大贵,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他很难脚踏实地。与此同时,元载开始讨厌王韫秀,她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后来还出现了一个自带体香的大美女。

元载为了表示对这个美女的宠爱,斥巨资请人制作了一件羽衣送给她当礼物,这在唐朝是皇帝才能使用的东西,可见他已经彻底得意忘形。

生活迅速腐化堕落,再加上把持朝政大权,让元载的敌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唐代宗,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标签: 元载

更多文章

  • 陈叔达:唐皇李渊的心腹近臣,曾拯救李世民于危难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陈叔达

    公元626年,尉迟敬德身披铠甲,领着麾下的兵士冲入到了皇宫之中,此刻唐皇李渊正在游戏作乐,他见到尉迟敬德引兵入宫,十分惶恐,当即问道:将军为何而来?尉迟敬德则回答:“陛下,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领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扰圣驾,派臣来守卫。唐皇李渊顿时十分不自在,对着身边的大臣说道:朕该怎么应对?站在

  • 凌烟阁功臣中名不副实的两位,一位去世的最早,一位曾擒获屈突通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屈突通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不是李世民自己一个人决定的,是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讨论后最终列出的功臣名单,当时他们考虑的功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平定天下、参与玄武门之变、治理天下。多数功臣是三个方面的功绩全占了,也有的占了两个,当然极少数的只占一个方面的功绩。至于排名则是考虑到当时他们的职位的。这二十四人中的每一个

  • “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为渡河,李渊不得不强挑牛人屈突通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屈突通

    屈突通并不姓“屈”,跟屈原没什么关系,而是姓“屈突”。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属于“库莫奚种”人。“屈突”是鲜卑语的音译,听来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有些不知所以然。这样一个民族,如果是现在,可以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最高分的那一档了。后来,他爷爷的爷加入了鲜卑族,徙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一带)、长安。屈

  • 屈突通:立志为大隋殉难的将军,为何成了唐朝凌烟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屈突通

    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占领长安后,立即来到名将屈突通的府上,让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河东劝降父亲。原来啊,在一个月前,李渊率领唐军从太原往长安进发,走到山西西南部的河东郡时,被城中守将屈突通率领的隋朝守军给拦住了。李渊急于渡过黄河去攻打长安,而屈突通却苦苦缠住唐军达一个月之久,使得唐军无法摆脱。最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逆风翻盘靠的竟然是一个“小人物”—常何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常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之一:玄武门政变。靠此,李世民一举翻盘,登上帝位,成为唐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而正是由于李世民所取得的成绩太过辉煌,李世民也太过伟大,反而给人们一种错觉,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世民胜的必然,胜的理所当然。其

  •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皇位之争,错信玄武门守将常何导致败?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常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在这一天的玄武门,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最终,在长安经营多年的李建成不敌李世民落败,李世民成为继李渊之后唐王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实力雄厚,军事力量雄厚,在洛阳根据地发展良好。不过,李建成多年来以太子身份经营长安

  • 唐将常何:本是李建成部下,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是历史长河中继隋朝后统一的一大中原王朝,在这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在公元626年,大唐立国八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正是这件事情深刻地影响了大唐的历史,也正是这一事件奠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帝王。这件事情就是——玄武门之变。6月4日的黎明,李世民了结了自己亲兄弟的性命,成为了

  • 唐将常何:看人“有多准”?身为李建成的亲信,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常何

    公元626年,唐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皇四子李元吉策马踏进玄武门,准备去找父亲李渊告秦王李世民的状。但凭借着征战四方养成的敏锐直觉,他们发现周围的气氛寂静得有些可怕,全无往日的自然轻松。二人立刻意识到,恐怕事情有点不对,随即拨马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李世民带领大批府兵鱼贯而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在了玄武

  • 玄武门守将常何,潜伏多年为李世民立下大功,事后为何没有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一举奠定了数月后走向皇位之路。这次事变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了李世民及其党羽们的周密谋划,诸多依附于李世民旗下的文臣、武将们按照各自的职责参与其中。下面聊聊其中一位起到较重要重用,但事成后又被李世民刻意忽视的参与者,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事变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目标,不是太子李建成,更不是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中林长科技标签:李元吉

    众所周知,古代的继承之争非常残酷。为了争夺皇位,诸侯们可以说是不在乎兄弟之间的亲情。比如发生在清朝康熙在位时期的“九子夺嗣”,雍正皇帝胜利后,不仅将自己的兄弟全部囚禁起来,连自己不会画画的儿子也囚禁了起来。清晰的线条。不过,“九子夺嗣”虽然比起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极为残酷,但却相对温和。自从雍正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