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来俊臣,身为武则天相信的宠臣,为何被处死前被用木球堵嘴?

来俊臣,身为武则天相信的宠臣,为何被处死前被用木球堵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璐璐说历史 访问量:3653 更新时间:2023/12/17 0:19:41

“如酷吏丘神勣、来子珣、万国俊、周兴、来俊臣、鱼承晔、王景昭、索元礼、傅游艺王弘义、张知默、裴籍、焦仁亶、侯思止、郭霸、李仁敬、皇甫文备、陈嘉言等,其身已死,自垂拱已来,枉滥杀人,有官者并令削夺。”来俊臣正是武周时期的著名酷吏,最后却因为被人告发而惨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来俊臣于公元651年出生在如今的陕西西安市,在他小的时候,就是附近出名的泼皮无赖,可以说作奸犯科,无恶不作,终于有一次因犯奸盗罪被关进大牢里。不过被关起来的来俊臣没有丝毫的悔悟,反而捕风捉影地诬告他人。不过来俊臣的告密本就是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因此他的告密内容无论狱卒怎么去查,都没有任何的结果。

几次三番之后,狱卒也警告来俊臣不要瞎告密,不过来俊臣还是不改本色,一如既往的“妄告密”,这样一来,终于把上面的官员给惹火,

刺史王续把他打一百杖,他才稍微老实一点。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刚打完来俊臣没多久的王续居然因犯事被朝廷给诛杀。

这可就是极大的讽刺了,来俊臣一下“顿悟”,既然王续这个罪大恶极的被朝廷诛杀,那被王续打过的自己肯定就是好人啊。来俊臣灵机一动,继续进行他的告密大业,

这一次他直接编造王续有重大犯罪行为,而自己则是由于揭发王续的罪行才被他关押毒打。

这封信“幸运”地摆到武则天的面前,

武则天看完信后居然直接接见来俊臣,两人当时究竟谈些什么已经不可考,不过谈完之后来俊臣就从一个犯人摇身一变成为侍御史加朝散大夫,可以说是一飞冲天。或许酷吏这个工作就是为来俊臣量身定做的,他成为武则天的一把刀后,非常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所有武则天交给他的案子,他都会按照武则天的心意办理,不但对犯人严刑拷打,还会株连家族,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他都不放过。在长期的酷吏工作中,

来俊臣还和朱南山等人总结出工作经验,编撰一篇《告密罗织经》。这篇上千言的告密大全系统地阐述给犯人罗织罪名,并让人进行告发的方法,可以说是酷吏职业的“圣经”。

来俊臣还是一个“大发明家”,以前的刑具他觉得效果一般,便花费心思制造出被称为“突地吼”的枷,凡是带上这个枷的人会不停转圈,最后晕倒为止。

除这个之外,来俊臣还制造出十几个不同作用的枷,务必要达到犯人见到刑具就吓得自己诬告自己的效果。

武则天宠信来俊臣肯定不是因看中他的发明才能,而是因武则天的上位本就遭到天下人的非议,为维持自己的统治权威,她需要来俊臣这样一把锋利的刀子,用于威慑有异心的人。

不过随着来俊臣权力的增长,他自己也越来越膨胀,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他竟然把矛头对准李氏皇族和武氏皇族。

这一次他诬告的对象是李显李旦,他告密的罪行是他们涉嫌谋反,要知道对于武则天来说,谋反可是她的逆鳞,谁触谁死。没想到,来俊臣这一次的诬告居然引起太平公主和武氏诸王的共同抵制,在卫遂忠告发来俊臣时,他们联合起来揭露来俊臣的累累罪行。

来俊臣成为众矢之的,本想保住他的武则天在朝臣的坚持下,

最终决定处死来俊臣平息众怒。公元697年来俊臣被公开处决,在来俊臣处刑时,由于他知道太多武则天的秘密,为避免他临死时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还用木球把他的嘴塞住。一代酷吏来俊臣,就这样憋屈地死去。

来俊臣被处死后,他的那些酷吏同党都被流放到岭南,延续十四年的酷吏政治总算是结束了。

来俊臣死后,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都像过节一样载歌载舞地庆祝,互相庆贺,可见来俊臣在人民心中留下多么恶劣的印象。

像来俊臣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作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用来替他们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他们手上沾惹的鲜血越多,以后的下场就会越惨。

统治者不可能永远用高压来统治人民,统治者需要得到人民的拥护,而取得人民拥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些人民最痛恨的酷吏杀掉,这也是他们最后的用处。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标签: 来俊臣

更多文章

  • 来俊臣诬陷狄仁杰造反,狄仁杰二话不说便承认,武则天知道后懵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来俊臣

    武则天想要改朝换代,当然需要清理一大帮子唐朝的旧臣,可是她所创立的大周本身就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所有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唐朝的旧臣,要想一次性把这么一大帮子人给清理掉,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如果青黄不接的话,对刚刚建立的大周王朝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所以武则天选择了一部分一部分地清理,需

  • 武则天的酷吏来俊臣有师傅吗?有,还是一个进口货!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来俊臣

    武则天画像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男权社会,女人掌权,大唐的老百姓也咽不下这口气。话虽这么说,真敢公开叫板的却不多。所以跳出来说“不”的徐敬业,不满百日就被灭了,只留下一纸脍炙人口的《讨武曌檄》。唐代文物吓得也不轻,看谁都像是造反的。“疑天下人多图己”,武则天便在全国发起“举报”运动,把敌人消

  • 来俊臣和武承嗣陷害狄仁杰,为何武则天表示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来俊臣

    武则天改李唐为武周,开启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执政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很大,在历史上形成了极大的争议,至今也受到很多历史学者的关注。对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事情,很多地方受到文人史学界的批判。其中任用以来俊臣、周兴为代表的酷吏治国,一直是后世学者们争议的焦点。这些酷吏治国是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排除

  • 高适写在墙上的一首“错诗”,被不知名路人改一字,成了一首妙诗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高适

    有个成语叫一字之师,指的是旁人给改一个字,让原来的作品更好。这个成语出自北宋文人陶岳编著的《五代史补》,讲的是这样一段雅事:当年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写了一首名为《早梅》的诗,诗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拿去找大诗人郑谷品鉴,对方于是将他的“数枝梅”改成了“一枝梅”。虽只改了一个字,却让整首诗

  • 大唐诗人无数,都希望用才华敲开官场进阶之门,只有高适如愿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高适

    唐朝人薛用弱记载了一段诗坛佳话,史称“旗亭画壁”。唐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三人交情甚笃,但也互相不服气。有一日天气寒冷,下着小雪,三人相约一起去酒楼,赊酒小聚。忽然碰到有十几个梨园子弟上楼来,聚会宴饮。三人起身离席,围着一个火炉看她们表演节目。三人约定打赌,看这些梨园子弟吟唱谁的诗词

  • 李白风光时,高适陪伴穷游天下,李白入狱立刻翻脸,哪门子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高适

    平时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小学同学和高中同学成了大学同学,让我们不由得感叹生活就是一个圈。而唐朝文坛中也存在很多这种圈子,唐朝诗人们的友情更是一个圈,有时候比圈都要复杂。随便从唐朝挑出几个名人,他们的友情故事就足够令人吃惊。比如李白和杜甫,杜甫为了追随李白,走遍大江南北就为了跟李白面基,这难

  • 高适:他出身寒门命运多舛,却打好一手烂牌功名双收,逆袭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吧唧历史标签:高适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边塞,一个既遥远又陌生的地方,那里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埋葬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但就是这样的苦寒之地,却孕育出了无数令人折服的边塞诗人,他们挥舞着手中之笔,留下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诗作。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官做得最大,并被封为渤海侯的高适。高

  • 高适:只想和李白杜甫游天下,时势却逼我带兵打仗,最终拜将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高适

    开元十九年的秋天,落叶纷飞,天气渐冷。高适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塞外的路程。许是塞外与盛唐的热闹街市大不相同,一路上秋风卷着火红的枫叶,高适的内心多少也有点远离故乡的悲凉。到达塞外的那个秋冬,他写下了著名的《营州歌》。他开篇便说了那营州少年郎独爱原野,纵马驰骋狩猎城下,饮好酒千杯不醉,十岁小儿能纵马奔驰。

  • 李白和高适,一起远游天下,为何最终恩断义绝?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高适

    唐朝时期,出现了极为巅峰的文化时期,相比宋朝,唐朝并不差什么。不可否认的是,唐朝时期仍然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在文化方面也不例外。人们对唐诗肯定是不陌生的,之所以叫做唐诗,就是因为唐朝诗人是非常厉害的。在历史上,诗篇的巅峰时期,就是唐朝。唐朝出现了很多厉害的诗人。比如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

  • 实干的高适,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高适

    诗人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非常多,姜子牙落魄一生,晚年还遭遇战乱,又被结发妻子嫌弃,但是他不灰心,直钩钓鱼,七十拜相,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吴承恩从小就聪明、勤奋,却一直不得意,七十二岁时写就《西游记》;齐白石12岁当木匠,56岁成为大画家;还有屈原大半生都在政坛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