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被称为“诗豪”,他的很多诗作都自有一种豪气冲天的感觉,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一点,还有就是他的诗作中,自有一种无比坚强的精神,这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那是极其难得的一种精神。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很多诗人,他们都是属于那种郁郁不得志的人,很多的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会把自身的遭遇,全部的写进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也就使得他们的作品中,自有一种颓废之感,可是刘禹锡的作品则是完全不一样,他人生虽然后来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同样的也是一贬再贬,可是他并没有表现的很悲伤,依旧坚强地活着,仅仅是这一点便是足以令人感动。
其实唐朝的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其它的朝代要更为开放,也更加的包容,但是对于很多的诗人来说,虽然他们也在致力于改变当时的现状,希望可以让唐朝更加的繁荣,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改革,应当说从根本上是触及到了权贵们的利益。所以一些改革的诗人,他们也就受到了冲击,这其中就包括刘禹锡。
年轻时的刘禹锡可谓是春风得意,不仅有学识,同时还是一位大才子,他还在19岁的时候便是在长安的士林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同时他参加科举考试,也是一次通过,随后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改革人士王叔文,他们开始致力于改革,但是这一场原本轰轰烈烈的改革,最后同样的黯然收场,刘禹锡等人被贬到了我地,王叔文则是被踢死。
刘禹锡的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改变,可尽管是这样,他的依旧没有放弃生活,依旧还是非常的有个性,这从他的一些作品中便是能够看得出来,例如他的这首《再游玄都观》,便是一首很有个性的作品,写这首诗时刘禹锡从被贬之地的回到长安,原本他们的人生又会有改变,可是正由于他与朋友游玩玄都观,写下了这么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作品,所以又一次遭到了贬谪。
刘禹锡一共是写过两首游玄都观,这是第一首,前面的一首是他第一次被贬短暂回到长安,他与朋友时所写,在那首诗中写得充满了讽刺意味,然而他的这首《再游玄都观》,则是在十几年后,他再一次回到长安,他同样的和朋友去游玩玄都观,于是他又写了一首,而且在这首诗中,其实他是同样的讽刺了当时的权贵,而且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愿望,他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还可以来这玄都观游玩。
这首诗描写的很是唯美,诗人把内心的那种感受,以及自己的个性,描写的淋漓尽致,仅仅是开头的两句,便是足以令人惊艳,“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现在这么一个偌大的玄都观,整个的庭院里长满了青苔和荒草,以前这个地方有无数的桃花,每当到了春天盛开时非常的壮观,可是现在那些桃花早已没有了,只是还剩下一些菜花,还在那里独自地开着。诗人在这里主要还是感慨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写得很是深情。
最后两句更是描写的很是深情,同时也表达出了刘禹锡的那种坚强的精神,“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些以前在这里的种桃树道士,他们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可是前次写诗被你们贬出长安的我,今天又回来了。刘禹锡在这两句中,更是表达了自己一种坚强的精神,他是在告诉世人,无论怎么对他,可他依旧坚强地活着。
刘禹锡的这首《再游玄都观》,描写的很是传神,虽然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可是诗人在这整首诗中,却是传递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坚强,所以这样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们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