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夸他“品学兼优”,清朝颜体“第一人”,写出了颜真卿的忠义

乾隆夸他“品学兼优”,清朝颜体“第一人”,写出了颜真卿的忠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烟花谈历史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1/19 10:53:37

澜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好话:“初唐的欧、、褚、薛,只是二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的书法可以说是盛唐时期真书的集大成之作。

颜真卿的楷书,给人一种雄秀端庄,正气凛然之感,颜真卿在结字上,改变了初唐楷书中的的瘦长体现,演变出方中带圆的方正字形,外松内紧。用笔以中锋为主,浑厚大气,遒劲有力,富有筋骨之力。

字如人,这也是颜真卿的品性决定了颜体的特征,颜真卿勤政爱民、举兵平叛,维护了唐王朝的稳定统一,为人公正廉明,终生以国事为重,并英勇殉国。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所以后世学习颜体书法,就要首先学习颜真卿的品行,了解颜真卿忧国忧民的一生。

清朝时有一位被乾隆称赞“品学兼优”之人,被称为是清朝颜体第一人,他的颜体写出了颜真卿的忠义刚烈和正气凛然的品行。

此人就是乾隆十三年的状元郎——梁国治。梁国治为官清廉,死后连安葬费用都出不起,乾隆御赐他丧葬银一千两。并评价他“品学端醇,小心谨慎,扬历中外”。

梁国治为人为官都比较低调,大家熟悉的《四库全书》,除了纪晓岚之外,梁国治也是主要的负责人,他仕途平顺,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但梁国治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鲜为人知,学颜体的人也是很少有人知晓,传世的作品也是极少,如这篇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藏的《千字文》小楷,整篇的字体工整端庄圆润,结构严密笔划刚劲。虽然清朝时期的流行字体是“馆阁体”,现在的许多书法家都认为“馆阁体”是一种“不入流”的书体,没有书法的艺术性,大家也就都是嗤之以鼻。

但梁国治的这篇《千字文》摆脱了“馆阁体”的束缚,他的颜体书风,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梁国治与颜真卿一样的人品,可以称得上是清代首屈一指的书法佳品。

作为颜体的初学者来说,梁国治的这篇《千字文》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范本,梁国治的书风和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要,它的清秀端庄,试问有多少人不喜欢呢?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一文说清颜真卿笔法与结构,麻麻再也不用担心写不好楷书了!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颜真卿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楷书如何练习?很多老师会旁征博引、长篇大论地指导你如何如何。麓风轩只告诉你三句话:1、练习笔画;2、学会偏旁;3、弄懂结构。下面我以颜真卿楷书为例具体告诉你怎么学好以上三点:1、练习笔画:以下4张图就是基本笔画的写法、书写要领,

  • 学习颜真卿的祭侄稿之后,该怎么应用在书法创作中?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颜真卿

    有人问我,学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后要怎么用?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学习一个书法作品之后,到底我们应该怎么使用?我们学习的这个书法作品里面的技巧和知识,怎么样在我们平时的书法创作中将这些知识用上,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就是不能太急功近利。并不是说我学了

  • 唐国强摔断锁骨出演的《大唐书魂颜真卿》,为什么一直没有播出?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颜真卿

    电视剧《大唐书魂颜真卿》出品于200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还是杳无音信,基本没有播出的可能性了。2015年的时候,在剧中饰演颜真卿的唐国强在《杨澜访谈录》中提到了这部剧,并为之哽咽不已。唐国强说,他为拍这部戏倾注了许多心血,甚至摔断了4根肋骨锁骨。为了不耽误进度,唐国强都没着急要酬金。最终这

  • 颜真卿的真迹出土,大师的书法艺术高峰,就是从这里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颜真卿

    小珏最近的朋友圈被一则考古新闻刷爆了,那是在陕西省秦汉新城的唐代元氏家族墓葬中,由出土颜真卿手书的墓志。根据网上很多介绍,都声称这是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墓志也是颜真卿最早的书法作品。这些说法,有对有错,可能还是因为事发突然,许多朋友太过激动,结论有些草率了。这确实是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并不是

  • 颜真卿跟随张旭两年,却没有多大长进,张旭是小气吗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颜真卿

    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曾经向颜真卿传授笔法,而颜真卿又以“十二笔意”传授给怀素,成为了薪尽火传的佳话。然而,很多人则认为,颜真卿两次向张旭求教书法,第一次还认真跟随了两年,却并没有什么进步,这说明张旭实在太小气了。真是这样吗?颜真卿第一次向张旭学习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长安拜访张旭,还当了两年的弟子

  • 唐肃宗之女和政公主操劳国事,被颜真卿赞叹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颜真卿

    民国十九年(1930年),湖州蔡振绅受《二十四孝》启发,并有感于当时儿童德育教育的缺失,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核心,根据我国古代正史记载,筛选编著了《二十四悌》。《二十四悌》共分四篇,每篇24个历史故事,讲悌。其中唐朝和政公主被列在第二篇的24个故事之一,对和政公主的评价为:“和政敬让。和政

  • 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千古名臣,满门忠烈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颜真卿

    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上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提起颜真卿,大家都会下意识地想起他书法家的身份,颜真卿的书法的确很厉害,其所创造的字体被称为颜体,与

  •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的真伪质疑从何而起?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颜真卿

    《竹山堂连句》中颜真卿结衔为『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鲁郡公』,是对《竹》质疑的起点。岑氏以时为金紫光禄大夫的颜真卿自署『光禄大夫』,『是诬真卿以僭窃也』,而朱关田认为『唐制爵分十等「国公」「开国郡公」等同为封爵名称,「开国」两字,题衔必不可少』。事实上,各种官职的简称,历代不绝。我们先来考察『开国郡公』

  • 颜真卿一介书生,凭啥硬抗安禄山一年?他的忠烈之气唤醒河北军民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颜真卿

    安禄山叛军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横穿河北千里大地,并从灵昌渡过了黄河。这架势,仿佛叛军是旅游观光团,河北官军是好客的主人,双方宾主相欢,全然没有战争的影子。拿着大唐的俸禄,却将千里河山拱手让给了安禄山,河北官员们集体缺钙,气得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怨谁呢?还不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想

  • 卢杞是著名的唐朝奸相,害了颜真卿,为何对郭子仪的家人很照顾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真卿

    卢杞在唐朝,那绝对是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号称奸臣中的极品!这世上除了郭子仪以外,就没有他不想怼的人。他在宰相任上时,几乎把周围所有同事都给怼了一遍,可唯独对郭子仪他们家恭敬有礼,这是为啥呢?原来卢杞这个人长相丑陋,而要命的是,古代人以貌取人又特别严重。因此大多数人看一眼卢杞,就不自觉地感到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