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颜真卿,大家都会想到他的书法,还有很多人学习颜真卿的书法。甚至把颜真卿和王羲之的书法拿做比较,但是历史上的颜真卿,并不只是一位书法家,他打仗也是非常勇猛的。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小学期间在读连环画版《中国通史》隋唐卷的时候,颜真卿又出场了。这次才知道,他不光是书法家,还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
印象当时连环画里有一张图画的是枪尖挑着人头:
叛军攻下东都洛阳,派段子光送李憕、卢奕、蒋清的头到河北示众。颜真卿担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头都不是他们的。”于是杀了段子光,把三颗头藏起来。过了些时候,用草编个人体,接上头,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他们。
之后又有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抗击叛军,全家被杀。后来很长时间里,我都以为是颜真卿抗击叛军死了。
通史里,说到这里,就不再提颜真卿了,看见他没死在战场上,当时感到很庆幸,觉得可能后来就寿终正寝了。
然而,并不是。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年近八十,遭奸臣陷害,被皇上派去即将造反的藩镇,坚贞不屈,最终被李希烈绞杀,死节。
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期间,可谓做到了爱国爱民。安史之乱前,他整顿吏治,废除苛政,求贤访能,使平原郡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
觉察出安禄山反叛的阴谋,暗中筹谋策划,积极准备,使平原郡在安史之乱前期得以保全。
安史之乱后,首举义旗,团结河北诸郡进行反抗,有效的牵制了叛军的后方。
虽由于朝廷的指挥不当,最终使平原失守,但其在安史之乱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