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是七律第一?单项冠军崔颢,全能冠军杜甫,最具流量奖是他!

谁是七律第一?单项冠军崔颢,全能冠军杜甫,最具流量奖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小二说历史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3/12/23 18:34:13

说起诗词艺术,公认的是唐代水平最高的。唐诗中七律被称为最精巧完美体式,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历史岁月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品,在我国七律诗中到底谁是七律第一呢?

历代诸多评论家中,崔颢 《黄鹤楼》被认为是七律第一,大部分时间占据头把交椅。按照七律诗体的标准,这首诗格律不是那么严谨,但是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这首诗,把诗仙李白都镇住了,李白来到黄鹤楼欲题诗,当看到崔颢这首诗时,不仅感叹“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前头”。此后,李白又相继做了十几首黄鹤楼的诗,水平已经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水准,但都没有超越崔颢,可见黄鹤楼被推为七律之首,实至名归。宋代诗论家严羽毫不犹豫把这首诗评为古今七律第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空悠悠的矗立在江边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飞走了,从此再也没回来,只有天上的白云,悠悠飘荡着千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汉阳江边的树木清晰可见,江中鹦鹉洲的芳草依然郁郁葱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天色已晚,瞭望远方,我将要去哪里?江上的烟波淼淼,更增加了人的惆怅。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提起七律诗,不能绕过诗圣杜甫。杜甫的《登高》也被认为是七律状元,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能与《黄鹤楼》并称第一的七律诗。对于诗词来说,杜甫是一个全才,擅长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其中七言律诗成就最高。我们来欣赏这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站在高处,风强劲吹,能听见远方猿猴的哀嚎声,江水清清,河州上的白沙飞旋着鸟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远处的青山,无边无际的树木,树叶在纷纷落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奔流入海。相对于崔颢只凭一首诗成名,杜甫的诗波澜壮阔,流传千古的七律诗有很多首。例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等,综合实力看,杜甫问鼎七律第一毫无问题。

此外,李商隐的《无题》,广为流传,不亚于七律状元。俗话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我们先欣赏下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个人相见很不容易,分别时候更是难舍难分,在这离别十分,东风收敛了力气,百花凋零更令人凄凉,伤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的蚕结茧只有到死的时候,才把蚕丝吐完,蜡烛要完全燃尽时才能离开。李商隐的这首诗,辞藻华丽,意境悠远,被认为是最著名的一首寄情诗。

那么,到底谁是七律第一呢?单项冠军非崔颢莫属,综合冠军肯定是杜甫,如果要凭最具流量奖的话,李商隐很可能稳定冠军。如果把诗当作一首歌,崔颢的诗,读起来空灵飘渺好像一首菲的歌。李商隐的诗更像邓丽君满口生香。杜甫的诗,像张学友的歌余音绕梁。这三首古今七律,你到底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标签: 崔颢

更多文章

  • 唐朝这三位诗人(崔颢、李绅和元稹)为何为后世所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崔颢

    作者:阿赖耶识幼时背诵的唐诗,沉醉于诗词的世界里,长大后去看那一段历史,原来人品和才能之间,是有一道鸿沟的。(一)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是崔颢的《黄鹤楼》,而崔颢凭借着这一首诗,流传千年。而崔颢此人出身唐朝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在崔颢51年的生涯中

  • 崔颢的《黄鹤楼》连“诗仙”李白都叹为观止,不愧为七律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崔颢

    唐朝是我们国家诗歌大繁荣的时期,整个诗坛星光熠熠,其中影响最大的诗人当首推“诗仙”李白,但是就算才如李白面对崔顥写的《黄鹤楼》也只能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只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自叹不如。那么崔颢的这首让李白都自叹不如的诗歌到底有什么神奇魅力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全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

  • 鲁迅《剥崔颢黄鹤楼诗》自打脸?不打防疫针,未必不出天花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崔颢

    鲁迅最有意思的两首诗,都是借用古人的诗这个坛子,装入新酒。第一首我前面跟大家一起欣赏过了,就是《替豆萁伸冤》,当时影响很大。后来郭沫若也写了一首类似的词,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遭到不少人痛骂。今天跟大家欣赏他的一首被称为有杂文力道的诗,诗题直接就是《剥崔颢黄鹤楼诗》,全诗如下: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

  • 陆上女神陈靖姑:被誉为“妇女儿童保护神”,与妈祖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陈靖姑

    神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非常少,面对天灾人祸的时候往往只能被迫承受,毫无反抗之力,他们就给自己创造出了一个能够保佑平安的神,把希望寄托在神上面。在福建就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女神,一个专门保护海面的平安,一个专门保护陆地的平安,前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她的名号,她就是妈祖。后者的名

  • 元稹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妻子韦丛,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韦丛

    如果要说唐朝众多的诗人中谁最为风流?相信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能够很轻松地回答出来,那便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元稹,关于他的风流爱情故事,可谓是比比皆是,据说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便是在一座寺庙里认识了崔莺莺,两个一见之下便暗生情愫,不过后来这段恋情也不了了之,元稹为此还在二十多年后写过一首《春晓》来纪

  •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思念亡妻韦丛,写下一首词,传唱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遥山书雁标签:韦丛

    那年的元稹,只是一个秘书省的校书郎,位卑俸少。“谢公最小偏怜女”,那年的她,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千金,却走出自己富贵的生活,未曾去想过“自嫁黔娄百事乖”,也并未嫌他穷途潦倒,无怨无悔地走进了他的生活,勤劳贤惠在他的左右,不以千金小姐自恃。他知道,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一切的爱恋与感激

  • 元稹虽然比较多情,但他写给爱妻韦丛的这首诗,却是极为深情!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韦丛

    元稹虽然很多人对他比较反感,认为他就是一位滥情的诗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很深情,每当写好了一首极为感人的爱情诗后,立马又去追求另外一位女子,这也使得很多对于认为,他根本就是专情,只是比较滥情而已。其实无论怎么去评价他的爱情,但是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却是同样的能够感受得出来元稹应当说,还是比较的深情,如果不

  • 戎昱见和亲盛行,写下一首五律进行讽刺,没想到得到唐宪宗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戎昱

    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亲”政策长盛不衰。据史书记载,第一次和亲发生在周襄王时期。周襄王想要伐郑,于是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一同伐郑。此后几千年,和亲之事便常见于史书。汉初刘邦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和亲之举。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实力大减,和亲的举措也越来越多,肃宗李

  • 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所在地,这个河湾太美,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树暴走V标签:方干

    芦茨湾处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既有山水和谐,山势峻峭,水色澄碧,山居民风,渔村风情等特色,景色十分迷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著名的旅游景点“江南龙门湾”、“白云源”风景区使您流连忘返。芦茨村汇集了鸬鹚老街、芦茨风情小镇和盘山石壁等风景。其中,鸬鹚老街和芦茨风

  • 初唐四杰中最惨的卢照邻,跳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究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卢照邻

    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和杨炯。王勃6岁就会写文章,正儿八经的天才一个,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震铄古今。骆宾王7岁便能写诗,一首《咏鹅》,至今都是孩童口中最为熟稔的古诗之一。杨炯10岁进士及第,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激起了多少男儿心中的热血。那么唐朝F4之一的卢照邻呢?他是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