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浅谈中国历史冷门名臣强将之韦孝宽

浅谈中国历史冷门名臣强将之韦孝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利利历史 访问量:4924 更新时间:2024/1/16 4:16:43

第九发,聊聊韦孝宽

都说乱世出英雄,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大地,名将辈出,韦孝宽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北魏、西魏、北周的出色军事家。

韦孝宽20岁时,关中有人叛乱,作为武威太守之子,他跑到都城洛阳,向朝廷请战,朝廷就给了他一个统军的小官职,他也因此发迹,通过不断的战斗成为一方统帅,期间还被大都督杨侃相中,把女儿嫁给了他。

只能打架的人是做不了名将的,韦孝宽也是一个相当有头脑的人,他善用谍战,利用敌人阵营里的风生草动搞事情。他让人模仿东魏扬州刺史牛道恒的笔迹写诚心归顺西魏的假信,还刻意把这个假信搞到被毁之前抢救下来的样子,然后收买了东魏的间谍,让这个间谍带着这封信交给东魏主帅,靠着这一手谍中谍顺利除掉了这个扬州刺史,使战局出现了转机。如果说这个牛道恒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领,这一手操作是个开胃小菜,那接下来的则是让他成名的硬菜了。

首先是玉璧防卫战。玉璧是东西魏之间的战略要地,东魏丞相高欢集20万大军誓要踏平玉璧,活捉西魏国主。但生不逢时,镇守玉璧的韦孝宽让他领略到了什么叫固若金汤。高欢使尽了浑身解数,用尽了攻城招数,但韦孝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硬是让高欢部队死伤7万余人后灰头土脸的撤军,回军途中病死了,说是被韦孝宽气死的,一点也不为过。(下图是抄写的前人描述的这段历史)

经玉璧一战,东魏由盛转衰,后被高欢儿子篡朝为北齐,西魏也被宇文泰该旗易帜为北周,实力也强过他,也多次出兵北齐,但北齐也有一名名将斛律光,屡屡挡住北周的攻势,可以说是北齐最后一道长城。这时候韦孝宽出手了,他安排人编制了一首民谣,意思就是斛律光要取北齐而代之,然后让间谍在北齐传唱,北齐国主也信以为真,就把斛律光给杀了。就这样,韦孝宽不费一兵一卒又灭了一个劲敌。

名将都有头脑,有头脑的名将可不止会打仗。

南北朝的时候没有北斗定位,也没有各种导航,官道边上都是用土墩记录距离,一般都是每一里设一个土堆,但是一下雨,土堆容易被冲跑,得反复维护。韦孝宽当雍州刺史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就命人用槐树代替土堆,这样既不用维护,还可以让行人乘凉。朝廷闻知此事,很是赞赏,问他怎么想到的这主意,这哥们没说自己怎么想到的,而是洋洋得意的说:

岂得一州独尔,当令天下同之

。(这句话也是血色衣冠为其设计的台词)。于是朝廷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优秀的人,敢于毛遂自荐;优秀的人,敢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优秀的人,更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提前的准备和策划,毛遂自荐只会变成不自量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则会变成自寻死路。

标签: 韦孝宽

更多文章

  • 两朝风云韦孝宽受到宇文氏重用,为何支持杨坚篡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韦孝宽

    杨坚因为开启隋朝江山,统一天下,结束了华夏在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对立和混战,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但是他篡夺北周宇文氏皇位的事情,也成为历史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讨论此事的时候,有位历史级名将对杨坚的支持一定是绕不开的,那就是韦孝宽。如果没有韦孝宽的支持,杨坚甚至不能在宇文赟的猜忌下全身而退,更不要说在宇

  • 第一次元嘉北伐,刘宋和北魏结怨,檀道济唱筹量沙助宋军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檀道济

    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之后,采纳崔浩的建议,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内安定无事,忽然传来柔然国入侵、攻陷云中的消息。这里有必要将柔然国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简要交代。柔然国是匈奴人的一个分支,先辈中有一个叫木骨闾的人,曾是魏太武帝远祖的骑兵,因为受牵连,要被处以死刑。木骨闾摆脱魏人的控制,从大西北逃往大草原。魏人

  • 自称刘宋长城的檀道济,为什么会落得被宋文帝擒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檀道济

    身为“刘宋长城”,檀道济为这个王朝可谓是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然而他的结局却是被自己所忠心得君主下令处死。从后续的恶果来看,宋文帝杀掉檀道济之举可谓是自毁长城,元嘉27年12月,北魏大军直逼长江北岸,宋文帝亲自带兵登上石头城,他见到大军压境的时候后悔不及。若是当初自己没有随意杀掉檀道济,如今北魏的这些

  • 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为何要杀檀道济?绝非功高震主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檀道济

    檀道济,南朝刘宋一代名将。他出身南朝王牌军北府军,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起兵时,檀道济便是创业元从功臣之一。檀道济一生在历史和文化界留下两个著名的成语,其一是唱筹量沙,其二是自毁长城。唱筹量沙说的是他率兵北伐时,因为部队缺粮,他便在夜里用沙子假作粮食,一边用斗称量,一边高声唱数,用以迷惑敌人。自毁长城

  • 南朝第一名将檀道济,一生忠君爱国,最后的结局却如此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檀道济

    刘裕自立门户,把都城定在了建康,国号是“宋”,就被称为刘宋政权。刘宋的建立终结了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在以前的朝代中,刘宋政权的疆域面积是十分的辽阔的,被李贽誉为“乱世之君”,多年混乱的局面,终于由他终结了,百姓为之庆幸,为他欢呼。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明主犯了,所有开国皇帝都犯的错误,就是猜忌那些有功

  • 宋文帝:你懂个屁 杀檀道济是自毁长城 不杀就改朝换代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檀道济

    中国一部史书,写满了权谋诈术。人性的阴暗面在历史进程中堂而皇之地记录下来。许多国之干城常毁在自家人手上,留下无数让人扼腕叹息的冤案。南北朝时期,北方是强大的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帝国,南方是刘裕代东晋建立的刘宋帝国。宋之大将檀道济,一个身经百战,写下《三十六计》的名将,被皇帝赐死时,愤怒地把帽子摔在地

  • 刘宋“万里长城”-檀道济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檀道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刘宋的建立者,刘寄奴,当年挥师北上而战无不胜,诚然离不开刘裕的文治武功,但是麾下那些名将的光芒,也注定无法被掩埋,比如王镇恶(前秦王猛之子),比如那位战功赫赫却功高震主而死的檀道济,自号刘宋万里长城,笑刘义隆自毁长城,果然之后刘宋进入守势,刘义隆后悔不已,而这

  • 弱不禁风一老将,屡败北魏胡狼兵 南梁名将韦睿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韦睿

    韦睿 (442年-520年9月20日),字怀文。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韦睿出身望族门,少年以孝始名闻。初仕雍州主簿职,为官清正身自廉。南齐末年避祸乱,重回故乡守上庸。追随萧衍灭南齐,辅佐萧衍成梁帝。立国有功拜廷尉,封赏爵位都梁子。六十三岁始领兵,豫州击败北

  • 军事家韦睿,怎样带兵解钟离之围,展现军事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韦睿

    姚察曾言道:“韦睿起上庸以附义,其地比惔则薄,及合肥、邵阳之役,其功甚盛,推而弗有,君子哉!”在当初南梁政权建立之时,这韦睿虽然并没能在战场上展露自己的出色才华,但他却坐镇后方,使得梁武帝无后顾之忧。面对南梁方面势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北魏方面自然也不会做视不管,其中钟山王等人集结大量军队,对钟离发起围

  • 战时金戈铁马,闲时酒色双全 洒脱奔放行一生 南梁名将曹景宗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曹景宗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南梁新野曹景宗,世出将门为名将。幼善骑射喜围猎,少以胆勇闻乡里。初随显达伐北魏,奇兵两千破万敌。后辅萧衍建南梁,功进平西大将军。获封竟陵县侯爵,南梁开国一功勋。钟离汇合韦睿军,齐心协力败魏军。此战歼敌二十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