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尔朱氏大势已去,高欢入主洛阳另立新君

尔朱氏大势已去,高欢入主洛阳另立新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29 10:05:34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自从尔朱兆给予高欢六镇流民的管辖权之后,高欢手里终得兵权。犹如蛟龙出海,马踏平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一派广阔天地任其施展雄心万丈。不过在兵力上比起尔朱氏兄弟还是小巫见大巫,鸡蛋碰石头。

彼时,高欢先是托词远离尔朱兆,又用计激发手下将士退无可退的悲壮之心,和对尔朱兆同仇敌忾之心暴涨。成功使军心空前团结一致,矛头剑指尔朱兆。此时才公然与尔朱氏决裂,而尔朱氏知其非平庸之辈,合力攻打高欢欲除掉心头之患。

尔朱氏败局已定,斛斯椿制定叛变计划

在韩陵这个地方,尔朱氏领兵二十万,而高欢仅有三万步兵和两千骑兵。高欢知唯有智取,令兵士以牛,马连接起来组成圆阵。并用火烧起,置于自己阵地之后,意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士看到已无退路,只有杀出重围一条路,无不奋勇杀敌。

高欢领中军身先士卒,大将高敖曹领左军,高欢堂弟高岳领右军。高欢中军不敌被逼后退,尔朱兆军直扑而来。好在高岳率兵救援,加上高欢另外一个部将斛律敦收拾败退四散的兵士。重整旗鼓从尔朱兆后面扑上去,而高欢后路变前路,大家合围之下终将尔朱兆军打败。

此次战斗高欢以少胜多,给尔朱氏以重创,基本已决定了尔朱氏的败局。

与此同时,尔朱氏阵中一个名叫斛斯椿的将领却筹划着叛变。

斛斯椿哄骗阳叔渊,成功拿下北中城

斛斯椿,一个北魏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虽非尔朱荣般搅动风云,风云际会,留名史册。可他也反映了乱世之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经历。

斛斯椿,最初即是跟随尔朱荣打天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并深得尔朱荣器重,甚至每有大事找其商量。

尔朱荣死后,短暂另投他主,尔朱兆及尔朱世隆返杀回来后,又回到尔朱氏门下。到此时,总的来说一直依附于尔朱家族。而经过了韩陵之战后,因之尔朱兄弟几人内讧,再加上尔朱氏的一向残暴不仁。所以尔朱氏一落千丈,高欢崛起。

这种形势下,他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毕竟乱世之中只有依附强者才有出路,而此时最大的强者就是高欢。他私下和都督贾智商议背弃尔朱氏,才有活路,并和他定下了盟约。

不过要依附高欢,就需要拿出诚意表示自己的诚心。只有拿下尔朱氏,尔朱世隆等都在北中城。斛斯椿骗说守将阳叔渊有事与尔朱氏商议,得以进入城中并先率兵包围尔朱氏的住所,消灭所有家眷。

接着又派他的弟弟斛斯元寿与张欢、长孙承业、贾显智等人率兵袭击尔朱世隆与尔朱彦伯兄弟二人,将他们在闾阖门外斩首。至此算是攻下并控制了北中城。

斛斯椿进入北中城之后,将尔朱氏人质和首级向高欢投诚

斛斯椿进入北中城后,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押为人质,将尔朱世隆,尔朱彦伯斩首。这其中最令世人震惊的当属尔朱世隆,尔朱世隆可谓是尔朱家族在洛阳的代言人。尔朱兆在外杀伐征战,朝内即是尔朱世隆坐镇。尔朱世隆几乎将朝廷实权独霸其手,挟天子以令诸侯,权震朝野。

彼时斛斯椿也是及受尔朱世隆器重,当年斛斯椿因拥立君主有功,已是加官晋爵。有传闻斛斯椿的父亲逝世之前,斛斯椿悲伤之下请求朝廷将赐予他的爵位收回一些,赐予父亲名下以尽孝道。后来其父亲没死,朝廷又将收回的爵位赐还斛斯椿,此事足见尔朱世隆待斛斯椿不薄。

在这烽火乱世中,对于已经有一些影响力的斛斯椿来说,一个不慎极有可能灰飞烟灭。他的这种行为可称得上政治投机,明哲保身。斛斯椿将尔朱世隆及彦伯的首级悬挂在自己家门前的树上。

他父亲看见后,对他说:“你与尔朱氏曾结拜为兄弟,今天怎么忍心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门前?难道不愧对苍天,令天下人耻笑吗?斛斯椿听父言,随后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为人质,和两个首级献于高欢,以表衷心。

尔朱氏“树倒猢狲散”,几方枭雄闻风来投高欢

高欢将尔朱氏击溃,震动天下。曾经不可一世,武力遍布天下,不管是尔朱荣还是后继的尔朱兆都几乎实质上控制了北魏实权。这样的一个枭雄家族,北魏几乎所有的变动都离不开尔朱家族的参与。

而今竟然一败涂地,使得高欢的威名一时无两。乱世之中,这样的后果就是引来八方来投,强者愈强。

贺拔岳,关陇集团第一代首领。自尔朱荣时候便跟随建功立业,见证了尔朱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他本来是一心为尔朱氏的,可其提出的好的建议并不为尔朱天光采纳,导致自己被俘。见此情况,贺拔岳便生擒其弟尔朱显寿,响应高欢。

候景,号称宇宙大将军,可是一开国皇帝的主儿。都曾是尔朱荣的部下,纵横南北,多少名将不曾在他身上讨得便宜。妥妥的猛男,此时见尔朱氏大势已去,侯景利用原来与高欢同是怀朔镇老兵,又同在六镇揭竿而起的旧交情,率众投降高欢。

宇文泰,彼时为贺拔岳手下,贺拔岳投高欢。宇文泰随之也来,而宇文泰更是雄才伟略。彼时羽翼未丰,日后更是成为与高欢一决高下的霸主。

时势造英雄,此时的高欢如虎添翼。

高欢入主洛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立元修为帝

历来外姓造反或者建立一个王朝,在没有绝对优势下是不敢轻易称王继位的。因为前个王朝的建立,打下的根基非一朝一夕所能消灭的。而一旦称帝,根基未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容易为有心之人利用,造成天下群起而攻之。

而高欢击败尔朱氏,先废黜了尔朱氏拥立的节闵帝元恭,高欢之前立的皇帝元朗思前想后,还是想远离这是非之地为好,当个皇帝也是个傀儡。哪天幕后之人心血来潮,小命不保也是有可能的。战乱之时,比起无实权的皇位小命更重要,就以自己是远支皇族为由退位了。

高欢欲立孝文帝之子元悦为帝,手下不服啊,这些人哪有我们高大王威武!可是高大王又不能公然称帝,最后高欢选了元修即位。

乱世之中,你方登罢我登场,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为一个权字,为一个利字,天下多少枭雄为此折腰?纷纷扰扰,对北魏朝廷,对高欢,对尔朱家族,各位看官有何看法?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两朝风云高乾劝高欢称帝,为何高欢不接受,反而出卖高乾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高欢

    高欢是北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臣,他不仅在覆灭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对东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北齐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说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代,高欢是北方军阀中最为顶级的存在,也是有着篡国登基称帝的机会的。当时高欢的部属,也是族叔高乾就劝过高欢称帝,但高欢却没有接受

  • 拓跋宏孝文帝如何少年垂拱,独揽大政?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少年垂拱北魏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拓跋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宫 ,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亲李夫

  • 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迁都洛阳彰显其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你好朋哥标签:拓跋宏

    作为两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君王,孝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地位都是不可估量的。在他的统治下,他迁移首都洛阳,推行汉化,彻底扭转了五胡乱华之后,胡汉两族纷争不断的北疆局势,同时也让北疆各民族与汉族文明相结合,为大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跋宏的许多事迹都是被后世所记载的,这一章就是关于他的国都迁移到洛阳

  • 两朝风云元恂本已被废为庶人,为何拓跋宏仍要将其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他的汉化改革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后世史学家们的广泛好评。可是他在对待儿子元恂时的残酷却让人诟病不已,引起了很大的非议。由于对汉化政策的不理解,元恂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至于被废除皇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后囚禁在河阳。可一年之后,拓跋宏却不念父子之情

  • 一樽毒酒赐死陪葬-痴情男儿拓跋宏对幽皇后冯润的最后一抹温柔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拓跋宏

    拓跋宏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为了强化自身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打着南征齐国的旗号,率领贵族和大臣,把北魏的国都从当时还是荒蛮之地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中原的核心洛阳。在洛阳,北魏上下充分吸取中原的先进文化,国力迅速发展了

  • 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为何不选邺城而选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是南北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位期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变了五胡乱华后北方因胡汉矛盾而频繁陷入内乱的局面,使得北方少数民族顺利的和汉族文化融合,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拓跋宏身上很多功绩都只得后人大书特书,本章节便选取了迁都洛阳一事进行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到洛阳,不仅是迁都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拓跋宏

    公元490年,北魏冯太后薨,孝文帝亲政,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四年之后,孝文帝下令由平城迁都至洛阳,改变了过去与中原遥遥相望的形势。迁都不仅有利于从中心地带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也摆脱了一百多年来鲜卑旧部保守势力在平城形成的羁绊和干扰。迁都之令虽不属于制度的改革,但却是对北魏历史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大事件。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出生到伤亡,结局如影随形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老蜗牛标签:拓跋宏

    在我国古代南北朝将近170年历史年间,最有作为的皇帝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莫属。然而这位极具雄才大略又少有污点的贤明君主,一生却充满悲情色彩。拓跋宏,汉族名字叫元宏,是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公元467年,14岁的北魏皇帝拓跋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也叫拓跋宏。拓跋宏刚出生,他的结局人生也正式拉开帷幕。北魏开国皇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正式亲政后推行了什么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正式亲政后推行了汉化改革,也称太和改制,其中,包括官僚体制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在官僚体制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对所有官员实行俸禄制,而后改革官制,经济方面,拓跋宏推行均田制和创建三长制将土地进行了划分和管理,文化方面,他实行彻彻底底的汉化制度,其中包含讲汉语,用汉字、改姓氏和

  • 两朝风云拓跋宏改革矫枉过正,门阀制度为北魏埋下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非常开,被认为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先河,解决了北方自五胡乱华以来的胡汉矛盾问题。因此他被认为是南北朝时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受到后世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推崇。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这场改革也不是完美的。它虽然让北魏社会产生了巨大变革,重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