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伶是出了名的好酒,被人称为“醉侯”。刘伶尊崇庄子的学说,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曾经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有将生死置于度外的豁达态度,当时的士大夫们非常的尊崇他,认为他是一个贤人,就都去效仿他。
刘伶可谓是嗜酒如命,为了喝酒他可以上门都不在乎。《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经常的乘坐鹿车出外游玩,车上总会放着几坛酒,还让仆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对他们说:假如我喝酒死了,就直接挖个坑将我埋了!因为刘伶太好酒,妻子非常的生气,就把家中酒全部送给了别人,还把喝酒的器皿给砸了。
一天,刘伶又问妻子要酒喝,妻子哭着劝道:“”你喝太多的酒,对身体不好,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道:“你说的没错!但是要让我自己戒掉是不可能,你去准备酒肉供奉神灵,我要在神灵面前发誓:我再也不喝酒了!”妻子听了很高兴,就去准备。把酒肉摆到供桌上之后,刘伶跪在地上祈祷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我一口气就能喝一壶,喝五斗才能解除我的酒病。妇人的言语千万听信!”说完之后接着就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妻子这才知道被刘伶骗了,但是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刘伶喝醉了之后就与人吵架,那人说不过他就撸起袖子想要揍刘伶,刘伶不紧不慢的说道:我鸡肋般的胸脯放不下你尊贵的拳头!那人听后哈哈大笑收起了拳头
在洛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刘伶出去游玩,看到一个杜康酒坊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看过副对子就很生气心想:你开酒坊前也不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酒量大,我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也没有哪家的酒把我醉半天。你竟敢夸下海口说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就走进了酒馆,然后老板拿酒让他喝。刘伶一连喝了两杯,这时老板劝道:你不能在喝了,在喝一杯就要醉了。刘伶哪里肯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之后,刘伶说:“第一杯酒甜如蜜,第二杯酒比蜜甜,第三杯酒喝下去,只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老板说:“先生还要喝吗?”刘伶醉醺醺地说:“够了,够了,真是琼浆玉液。”刘伶想要结账时,突然发现自己没带钱,便对老板说:“掌柜的,我忘记带钱了,先赊账吧,改天给你送来。”
刘伶东摇西晃的回到家,刚一进门就躺倒在地上,他的妻子赶忙把他扶到床上。刘伶感觉自己要死了,就对妻子说:“我死了之后把我埋到酒池里面,上边盖上酒糟,再把酒盅酒壶给放在棺材里。”说完之后,刘伶竟然真的死了。妻子哭着按照刘伶嘱咐把他埋了。
三年之后的一天,那个酒坊老板到刘伶的家里要钱,,刘伶妻子一听生气的说道:“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敢来要酒钱,我还要你还我的丈夫那!’老板说:“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只见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一个模样。
老板上前拍拍刘伶的肩膀;叫道:“刘伶快醒来!”连续喊了三遍,过了一会,只见刘伶打了个哈欠、伸了伸胳膊,、睁开眼睛,嘴里说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话就传开了。民间传闻:“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
唐朝的白居易评价刘伶:客散有余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因为他好酒的原因,他的著作多与酒有关,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酒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伶的《酒德颂》至今被后人所传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刘伶以颂酒为名,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鲜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