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伶到底多喜欢喝酒?为了喝酒竟然和妻子开了个大玩笑!

历史上刘伶到底多喜欢喝酒?为了喝酒竟然和妻子开了个大玩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歌爱动漫 访问量:1605 更新时间:2024/1/15 12:30:06

#历史上的刘伶是出了名的好酒,被人称为“醉侯”。刘伶尊崇庄子的学说,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曾经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有将生死置于度外的豁达态度,当时的士大夫们非常的尊崇他,认为他是一个贤人,就都去效仿他。

刘伶可谓是嗜酒如命,为了喝酒他可以上门都不在乎。《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经常的乘坐鹿车出外游玩,车上总会放着几坛酒,还让仆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对他们说:假如我喝酒死了,就直接挖个坑将我埋了!因为刘伶太好酒,妻子非常的生气,就把家中酒全部送给了别人,还把喝酒的器皿给砸了。

一天,刘伶又问妻子要酒喝,妻子哭着劝道:“”你喝太多的酒,对身体不好,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道:“你说的没错!但是要让我自己戒掉是不可能,你去准备酒肉供奉神灵,我要在神灵面前发誓:我再也不喝酒了!”妻子听了很高兴,就去准备。把酒肉摆到供桌上之后,刘伶跪在地上祈祷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我一口气就能喝一壶,喝五斗才能解除我的酒病。妇人的言语千万听信!”说完之后接着就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妻子这才知道被刘伶骗了,但是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刘伶喝醉了之后就与人吵架,那人说不过他就撸起袖子想要揍刘伶,刘伶不紧不慢的说道:我鸡肋般的胸脯放不下你尊贵的拳头!那人听后哈哈大笑收起了拳头

在洛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刘伶出去游玩,看到一个杜康酒坊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看过副对子就很生气心想:你开酒坊前也不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酒量大,我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也没有哪家的酒把我醉半天。你竟敢夸下海口说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就走进了酒馆,然后老板拿酒让他喝。刘伶一连喝了两杯,这时老板劝道:你不能在喝了,在喝一杯就要醉了。刘伶哪里肯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之后,刘伶说:“第一杯酒甜如蜜,第二杯酒比蜜甜,第三杯酒喝下去,只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老板说:“先生还要喝吗?”刘伶醉醺醺地说:“够了,够了,真是琼浆玉液。”刘伶想要结账时,突然发现自己没带钱,便对老板说:“掌柜的,我忘记带钱了,先赊账吧,改天给你送来。”

刘伶东摇西晃的回到家,刚一进门就躺倒在地上,他的妻子赶忙把他扶到床上。刘伶感觉自己要死了,就对妻子说:“我死了之后把我埋到酒池里面,上边盖上酒糟,再把酒盅酒壶给放在棺材里。”说完之后,刘伶竟然真的死了。妻子哭着按照刘伶嘱咐把他埋了。

三年之后的一天,那个酒坊老板到刘伶的家里要钱,,刘伶妻子一听生气的说道:“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敢来要酒钱,我还要你还我的丈夫那!’老板说:“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只见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一个模样。

老板上前拍拍刘伶的肩膀;叫道:“刘伶快醒来!”连续喊了三遍,过了一会,只见刘伶打了个哈欠、伸了伸胳膊,、睁开眼睛,嘴里说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话就传开了。民间传闻:“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

唐朝的白居易评价刘伶:客散有余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因为他好酒的原因,他的著作多与酒有关,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酒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伶的《酒德颂》至今被后人所传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刘伶以颂酒为名,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鲜明态度。

标签: 刘伶

更多文章

  • 古代代酒鬼刘伶,沉迷于酒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刘伶

    刘伶,字义山,东汉末年人,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酒鬼之一。他以善饮而著名,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刘伶是豫州人,出生于公元220年左右。他性格放浪不羁,好饮酒作诗,不愿与世俗之人为伍,独善其身。据传他酷爱饮酒,甚至喝醉后在京城大街上唱歌跳舞,吟诵自己所作的诗歌。刘伶曾先后担任过桂阳令和湘东太守等职务

  • 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东晋末世皇后一个比一个悲哀,让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何法倪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五篇:穆章皇后何法倪、哀靖皇后王穆之、废帝孝皇后庾道怜文:小A斯蒂芬原文【16】: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父准,见《外戚传》。以名家膺选。升平元年八月,下玺书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

  • 鸠摩罗什告诫众弟子:佛教至高无上,劝阻世人行恶,奉劝世人行善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鸠摩罗什

    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作家未央、梁瑞郴、水运宪、王跃文、阎真、蔡测海等鼎力推介:读懂了这“佛家三部曲”,就会对佛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每一个诚心向佛之人,不可不读!南无阿弥陀佛! 话说姚兴物色了十二位绝色女子要鸠摩罗什收下,鸠摩罗什生死不从,

  • 鸠摩罗什:7岁跟母亲出家,被逼破色戒娶妻生子,却成为千古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鸠摩罗什

    佛门有五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戒邪淫、斩情根。男女之情,往往是修行路上的阻碍,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千古高僧鸠摩罗什,自幼皈依佛门,深得佛法真传,被奉为“佛教八宗之祖”,论地位可以比肩唐玄奘。在那个语言不通的时代,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翻译经书,为引进佛文化开了个好头。比如传世经书

  •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破戒守本心,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从古到今无数文化瑰宝被世代相传,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当中,文化都是证明一个国家是否兴旺昌盛过的证据,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具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着无数珍宝,同时那些被口口相传甚至世人们铭记于心的信念,都是华夏人们再难复刻的宝藏,人一旦没有了信念,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信念是人类生

  • 鸠摩罗什娶了十几个老婆,内心苦恼不已,想出了教她们念经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这件事对鸠摩罗什的打击很大,弗若多罗一去,他不知道这部《十诵律》还能否译出来。送走弗若多罗,鸠摩罗什有好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每当看到那些未译完的稿件,他都要痛哭一场。僧肇见状就对他说:“

  • 《金刚经》为何这么火?南怀瑾: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大大娱乐记标签:鸠摩罗什

    《金刚经》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部佛教经典。里面有非常多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句子。当我们心烦气躁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一切烦恼和障碍都烟消云散了。那么《金刚经》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广为人知呢?这还得从它的翻译者鸠摩罗什说起了。南怀瑾大师在为弟子们做开示

  • 鸠摩罗什在历史上究竟是高僧还是淫僧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鸠摩罗什

    当年出自西藏活佛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随着电视剧《宫锁心玉》而火遍大江南北,当时这首诗几乎成为了“全民爱情诗句”。因为写出如此绝美诗句的是个和尚,所以引得许多人对作者仓央嘉措有了更多的好奇心。他是个被钦定为活佛的人,但他心中却对人世间的感情有着炙热的向往,这似乎

  • 鸠摩罗什:被人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鸠摩罗什

    佛学文化,在如今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发现了自己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上的空虚。为自己的精神找一个寄托,为自己的生活找一份信仰,是很多人能够坚持下去的一个很大原因。而在现实的佛教徒心中,对佛学文化的信仰也许就可以支撑着他们闯过人生路上的许多难关

  • 法国大师赛国羽全胜毫无压力,陈柏阳刘毅延续男双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贺云祥标签:刘毅

    来源:杨晨大神就在昨天,2023年的奥尔良大师赛部分双打正常比赛与资格赛一同开战,国羽资格赛全线通关,以6战全胜进入正轮。点击播放昨日国羽战绩:高昉洁 2-0 斯塔德曼 (21-14 21-12)刘圣书/谭宁 2-0 穆勒/拉克洛兹(21-8 21-11)陈柏阳/刘毅 2-0 肯吉·罗万/里奥·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