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历朝历代,这句话当真不假,可是尽管斯人已逝,英雄被历史所掩盖,其所留下的许多东西依旧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值得后世人反复品味。魏晋时期,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混乱时期,便诞生了魏晋风流这种特殊时代下的文人风骨,而刘伶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一员,刘伶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特征:狂。
在史载中,刘伶身高不过六尺,换算成今人的测量标准,也就是身高一米六,而他的相貌也是颇为丑陋,可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矮子,却用一生去追寻老庄之道,宁愿喝酒喝死,也不愿去朝廷与百官为伍。
比起入朝为官,刘伶更爱美酒,虽然家境不好,自己也拒绝入世,没有什么稳定财产,可是他却嗜酒如命。常常坐着一人一车一酒,其后一仆从,扬言道,如果自己醉死了,就把自己给埋了。其实竹林七贤七人,皆是嗜酒之徒,嵇康,阮籍,个个在今天都可以被称为酒鬼。但是,七贤中,刘伶却是喝的最猛的,也是喝的真正忘记了一切,甘愿做酒中醉鬼的。
和刘伶有关的成语,诸如五斗解醒,枕由藉糟,陶陶兀兀,竟无一不和酒沾上关系。有时候,喝酒喝到兴起了,刘伶还要把自己的衣服给脱个精光,然后一边高声纵诗,一边继续来上三五好酒。
外人看来,这自然是疯疯癫癫,不成礼数。所以有人讥笑,指责他不穿衣服,肆意妄为。可是,刘伶却回复,自己是把天地当成了房子,把房屋当成了裤子,你跑我裤子里干嘛。
他的妻子见到自己丈夫终日饮酒,把自己活在酒所构建的世界中,自然也是极为担心。可是怎么劝说也无用,妻子只能以泪洗面,哭着向丈夫道明酒的百般危害,求他把酒戒了。刘伶平日里便听惯了妻子的劝导,这次见妻子哭的厉害,也是无奈找了个借口,说自己戒不掉,需要鬼神祷告后,让他们来帮忙,并且让妻子赶紧准备点祭祝用的酒肉。
一个酒鬼说要戒酒,还要上天来帮助自己戒,这显然不太现实。果然,等到酒肉到了,夫妻二人到了祭祝用的神像前,刘伶爽快的反悔了。他跪着说天生刘伶,酒就是自己的命,一次喝上一斛,五斗酒可以救自己的酒病。最后还补上一句,妇人的话绝对不能听。然后继续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
这般言论和行为,放到其他任何一个正常时代,都会被批判,为后人所指责。可是,在魏晋时代,却显得是再正常不过,并且还成了魏晋风流的代表,为后人所推崇。
但丁曾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照应到中国古代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混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百家争鸣这般的学术巅峰,其中的许多大家与其所创立的学派和思想,影响着后世一个个朝代。
而到了第二个大混乱时代魏晋时期,自汉末后,各路军阀连年征战不断,刘备,曹操,孙权,三家诸侯争斗数载,到头来,却是便宜了曹操阵营的一个臣子。司马懿成功谋权篡位,夺取了胜利果实。打了这么多年,百姓本以为该是一个和平时代了,可以好好休养生息了。可是,司马家耍心机可以,安天下却是没什么本事,最终,活生生造就了又一个大混乱时代。
这段时期,有藩王割裂交战的八王之乱,还有君王笑言何不食肉糜的荒唐言行,更多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这样混乱的时代,不管你是王侯权贵,又或者你是一个平头百姓,性命都是一样朝不保夕。和春秋战国时期重视人才,各国为了名声和根基不愿随意屠杀百姓不同,魏晋时期,人的性命如同草芥。
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文人不再想着怎么去救国图存,也不像历朝历代一般争着出名,以隐居博名声,换得终南捷径。当时的隐士隐居,当真是为了避世,他们纵情山水,肆意饮酒,不在追寻如何治国安家平天下,而开始追寻享受和与政治无用的艺术。文学,绘画,书法...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大放光芒,一个个文学上的大家如同流星,照耀了一个时代,刘伶便是其中一员。
其他时代的有识之士动辄探讨天下大势,潜龙在渊时也不忘为之后进仕大展身手做准备,可刘伶他们呢,探讨着玄学和艺术,追寻着当下的享受,却丝毫不想着如何改变时代。他们本是时代的佼佼者,却将时间和才华,用在了沉沦上。
刘伶在王戎下参军时,秉持着无为而治,也就是啥也不做顺其自然,最终无所为而被罢官。之后刘伶在民间因为隐居纵酒,以及文人之间的高谈阔论有了些名声,朝廷再次征召,可刘伶直接喝的大醉,脱光衣服在外裸奔,最终刘伶一生再与仕途无缘,沉醉于自己的酒香之中。
有一次大醉之后,刘伶昏迷不醒,跟在他后面的仆人以为主人喝死了,急忙抱着刘伶回了家中,一日不醒后,家人悲痛欲绝,眼见着仆人当真要寻地掘坑,履行主人的要求,将刘伶给埋了,他这才清醒过来,再次高呼,再来一壶美酒。
在那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贫困而居无定所,饥寒交迫,因为战争和混乱性命朝不保夕。可是偌大一个王朝,往上是皇帝听闻百姓没有吃的,问何不食肉糜,往下是刘伶这些才子整日醉生梦死,嗑着五石散,痛饮美酒。从上到下,有为改变现状而奔走的,但更多的是止于自保,构建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魏晋风流,与其说是风流,倒不如说是一场空幻。在最混乱的时代,这些文人雅士要么寄情山水,要么沉醉酒香,和这个疯狂的时代一起,开启了一场狂欢。